第23章 山頂有什么東西?(求追讀)
- 別人辛苦趕山,你來搞批發?
- 平和爆米花
- 2865字
- 2024-06-23 22:01:20
王姨不是沒見過這么多松露,但是她還是第一次在一個人身上見到這么多松露。
“挖的。”李平山揉了揉臉,有些局促。
“挖的?一挖挖這么多??這得有兩斤了吧?”
王姨瞠目結舌。
此時她有些后悔剛才跟李平山吹牛逼了,因為不算那些紅菌和紅見手,僅算黑松露的話,對方的收獲就明顯要大于自己。
“別用那種眼神看著我,這些都是小航帶我挖的。”
李平山苦笑起來,他指了指一旁滿臉純真的李智航,一副“真正的大佬在這里”的表情。
王姨仍然不信,她拉過來李智航的背簍一看,頓時陷入了沉默。
那里面不光有紅見手,甚至還有雞樅和四斤左右的松露!
半響后,她狐疑地看向李智航:
“你真是第一次挖菌子?”
“我也沒說我第一次挖菌子呀。”
李智航露出了無奈的笑。
雖然他過去看過很多菌類相關的知識,但是真正自己上手確實還是第一次。
但是此時此刻的場景,如果他實話實說,就真的顯得有點裝13了。
裝13遭雷劈,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
最關鍵的,說了肯定也沒人信啊!
王姨低頭回憶了下:
“好像還真是,你還真沒說過,是王姨誤會了。”
然后她也席地坐下,喝水沉默了一會兒。
她數次張嘴卻沒有說話,過了大約十分鐘才似乎是下定了決心,終于滿臉糾結地開口:
“小航……你,看這附近哪還有貨?”
面對王姨的問題,李智航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既然王姨開口了,鑒于德子叔和自己老爹的關系,所以他肯定要帶她一起玩。
但是他又不想一下子因此出名,否則必然會有人嫉妒。
李智航皺了皺眉,露出擔憂的表情:
“你們可千萬不要告訴別人。”
“那當然,姨都懂,你放心就好。”
王姨立刻點頭,上次李智航和李越因為一窩虎頭蜂的恩怨她一清二楚,也知道李智航想悶聲發大財。
“兄弟你放心,我李平山這個人做生意多年,懂得規矩,我從你身上得了好處,自然要為你保守秘密。”
李平山雖然沒有親眼目睹那日李智航吆喝一眾村民陪自己去村務室要賬的事情,但是他也能猜到李智航的想法。
這二人的人品李智航早就已經觀察過,本就相信。
在得到了他們的保證后,李智航點點頭,指向靠近伏蛟嶺主峰方向,距離自己三人大約一百米左右的高處道:
“我猜那個方向應該有,但不保證,等王姨休息好我們一起過去看看。”
“姨已經休息好了,咱們走吧。”
王姨一聽這話,麻溜站起背上竹簍,露出了笑容。
李平山亦是如此,李智航點了點頭,三人一起向著那里走去。
就這樣,原本滿口要帶飛“挖菌新手”李智航的兩位老師傅,都被他反向“收編”麾下,成為了李智航的隊員。
由于臨近正午,日上三竿,早先山坡泥土里的水分蒸發了不少。
這也使得沿途的道路不再那樣濕滑,三人跋涉的速度比之前快了許多。
一路上李智航都憑借【自然號令】的感知,引導王姨和李平山盡量避開附近時不時出現的山民,走著一些無人問津的小路。
畢竟深山里沒有攝像頭,要是有人眼紅他們的菌子上來搶奪,勢必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雖然憑借李智航的身體素質,他并不怕有人挑釁,但是能少一事還是少一事。
畢竟掙錢,可是天大的事!
但走著走著,李智航忽然隱約聽見了“哐哐哐哐哐”的轟鳴聲傳來,聽起來像是挖掘機或拖拉機之類的東西。
“怎么,前面在施工還是在砍樹?”
他停下腳步,有些奇怪。
“我聽附近的村民說主峰下面在施工修路,不讓過去,所以這兩天所有人都聚在南峰和東峰。”
先前王姨去過那邊,所以比較了解情況,此刻回答道。
李智航聽罷,露出恍然的神色,他點了點頭,繼續邁步向前走去。
臨興鎮本就在山區地帶,此時隨著海拔的進一步升高,周圍的針葉樹開始變多,氣溫也降低了一度左右。
但是三人俱是內心火熱,根本不在意這溫度的差異。
然而走著走著,李智航卻忽然有了一種異樣的感覺。
他抬頭看向越來越近的伏蛟嶺主峰,瞳孔地震。
因為那主峰的山頂區域,正讓他有一種強橫無匹的直覺反饋!
自從來到伏蛟嶺,他還從未感受過這種強度的反饋。
而且隨著三人的靠近,這感覺還在變得越來越明顯。
“是什么東西?”
李智航心思電轉,心中變得火熱起來。
如此強烈的反饋,大概率預示著那里有非常值錢的資源。
他非常想要去看看。
但據王姨所說,眼下伏蛟嶺主峰的進山路正被封鎖,很難闖入。
不僅如此,那座主峰從山腰開始坡度就極為陡峭,憑人力很難繼續向上攀爬。
所以這么多年來幾乎從未有附近的鄉民抵達過主峰的頂部,也沒有人知道頂部到底有什么。
但這兩個問題對李智航來說,都不值一提。
擁有【動物形態】技能的他,可以在十分鐘內變身成為巖羊或貓頭鷹!
巖羊是一種長期生活在懸崖峭壁上的生物,因為特殊的身體構造,它們即便在近乎九十度的山壁上,也能如履平地般行走、跳躍!
先前李智航尋找雞樅菌時能夠輕而易舉地攀上艱難的山路,就是動用了在人形態下的巖羊能力賦予。
雖然這種狀態的能力加成會減半,但是也已經完全夠用了。
而封路的問題也挺簡單,他可以變為貓頭鷹走空中繞過封鎖,雖然只有十分鐘,但也完全夠用。
李智航想通個中關鍵,恨不得現在就沖去對面的山頂。
但考慮到自己眼下還帶著兩個人,他只能暫時作罷,看之后兩天有沒有機會自己只身前往。
反正菌子下貨的時間有最少半個月,在這期間他隨時可以趁采菌的時候順便前去探索。
隨著三人距離預定位置越來越近,李智航也再次打開了直播。
過了個飯點后,直播間的人數雖然有所減少,但是似乎仍有不少人根本就沒有離開,在等李智航開播。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海拔大約2200米的位置,大家可以看到周圍的針葉林明顯變多,我們現在穿著長袖針織衫都明顯感覺到了涼意。”
“在主播的實力收買下,王姨也再一次加入了我們的隊伍,我們正在向下一處目標地點前進,馬上就要到了。”
李智航把前置攝像頭轉向了王姨,后者跟大家揮了揮手,一副很自然的樣子。
互動間,三人來到了目的地。
“哇,這地方菌子有點多哦!”
這一片區域和先前李智航遇到的菌種較為單一的狀況不同,而是散落著好幾種不同的野山菌。
僅他面前這處數尺見方的區域,粗略看去就最少有白牛肝菌、青頭菌、和干巴菌三處菌落。
白牛肝菌也叫白蔥牛肝菌,也是牛肝菌科的一種,與紅蔥牛肝菌類似。
但不同之處在于,雖然白牛肝菌也屬于廣義上的見手青,但是它是無毒的,可以安全食用。
白牛肝菌的常見做法包括香煎、煮湯、炒肉等等,味道非常鮮美。
而青頭菌則是紅菇科的一種菌類,形狀與香菇類似,但是菌帽呈現淡淡的苔蘚青色。
這種菌類在所有的菌類里鮮味能排到前五,尤其是與肉類同時烹制時,那香味不算第一也絕對能進前三。
對于老派吃家來說,青頭菌最佳的做法就是配著青辣椒、大蒜和腌制火腿共同炒制。
這種做法可以將火腿和青頭菌的香味有機融合并放大,雖然傳統,但是非常經典。
而干巴菌是屬于革菌科的典型菌種,形似珊瑚,呈扇狀散開。
與絕大多數革菌科近親一樣,干巴菌的質地呈現出干燥的革質,這賦予了它與眾不同的風味和充滿韌性的口感。
因此除了炒制外,它最普遍的做法則是與韭菜花共同窖制,作為一種調味增香的佐餐醬料食用,添加到火鍋蘸料里非常鮮美。
這三種菌類對李智航來說都有用。
其中白牛肝菌雖然價格只有三四百元一公斤,但是可以和紅蔥牛肝菌配合一起寄給霜之哀傷,作為互相的補充和調劑。
而青頭菌和干巴菌則都名列李智航的“價格天榜”,是真正的經濟菌類,能賣大價錢的那種。
這讓李智航頗為欣喜,他對水友們分別介紹了一下三種菌子,便立刻開始了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