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72.合縱征高句麗
- 三國召喚之扶漢于傾頹
- 半吊水文筆
- 2410字
- 2024-07-26 08:17:54
“這個屬性和特質,能力應該是沒有問題,到時候再讓公孫度看著他,速仆丸應該會老實歸順。”
劉備默默想著,隨后又開口道:“但即便加上速仆丸的五千人,你我聯手后的軍隊就差不多有一萬八千,對比高句麗的八萬大軍,還是有些捉襟見肘。”
慕容華都又回答道:“太守,僅憑借你我兩家之力,自然難克高句麗,但是三韓和扶余都與高句麗有血海深仇。”
“太守可遣使與三韓、扶余約定共伐高句麗,不管他們的國王答應還是不答應,哪怕只是做做樣子給高句麗看,高句麗為以防萬一也肯定會派遣軍隊看住三韓和扶余。”
“如此一來,扶余和三韓便可為你我牽制住兩支高句麗的軍隊。”
“雖然扶余和三韓近些年對高句麗連戰連敗,但未傷及根本,底蘊仍存,高句麗想要看住他們,至少也要一路調遣兩萬人。”
“如此算來,你我只需迎戰高句麗四萬軍隊,雖然人數仍是我軍兩倍以上,但華都入城時,見劉太守麾下將士皆是龍精虎猛遠勝高句麗,再輔以我鮮卑騎兵之勇,破敵致勝確是不難。”
“好小子,算到的竟然還不少,計劃也算周全,看來還真是被歷史埋沒的人才。”
劉備內心贊嘆道,隨后向慕容華都回答:“也好,那這聯軍主指揮是何人?六千騎兵在何處?開戰理由又該如何說?”
“劉太守用兵如神,手下猛將如云,這主指揮一職自然是要由劉太守擔任了。”
慕容華都心知自己有求于劉備,所以果斷將主指揮交給了劉備,隨后又回答其他問題道:“華都唯恐太守不見,故而把騎兵都留在二十里外,議后自然會去把騎兵帶回來。”
“至于那宣戰理由,太守可以說公孫王遷徙是想帶領族人遷入遼東做漢民,卻不想半路竟然被李元昊截殺,以為拯救大漢百姓為理由攻打高句麗。”
劉備聞言點點頭,說道:“也好,理由雖然有些強行,但也夠用了。慕容公子,接下來就勞煩你去將那六千騎兵帶來了。”
開戰理由說白了就是個比較重要的噱頭,合不合理并沒有那么重要,能不能上升到開戰的程度反而是最重要的。
慕容華都起身拱手行禮后便離開了,在他走遠之后,劉備便向狄青和韓擒虎詢問:“漢臣,擒虎,你們覺得這個慕容華都能力如何?可不可信?”
韓擒虎撫須說道:“此人雖為鮮卑,但眼光宏大,能有合縱伐高句麗這個想法,說明此人絕不是泛泛之輩,至于可不可信,末將認為主公不可不防。”
狄青亦是對慕容華都評價極高,之間他說道:“末將觀此人謀略不在叔夜之下,但畢竟還是夷狄之人,主公還是小心為上。”
“嗯,我明白了。”劉備點點頭,心里也算有數了,隨后揮手招來傅士仁,對他說道:“士仁,速去告知廷玉,一會要是有大批騎兵來了,讓他莫要驚慌。”
“只需讓那些騎兵將戰馬留在城外,讓他們步行進城,至于那些戰馬,一會讓馬廄的民夫去接手照看即可。”
“遵命!”
傅士仁拱手一禮,隨后便去將這些事情告知欒廷玉。
傅士仁走后,劉備又大手一揮,說道:“總持,拿筆墨竹簡來,本太守要修書三封!”
沈光很快便拿來了三份竹簡與筆墨,將墨硯交給侍從,侍從磨墨后,劉備沉思片刻,隨后動筆寫下了一封書信。
……
伯固王安啟:
公孫王之民欲徙漢地為民,諸子無跡,重之而不能尊強,愿子速歸遼東;不然,太守自往索民于丸都。
祝順
大漢劉遼東手書
……
劉備的筆鋒十分犀利,因為自己身為大漢官員,自然是要有大國威嚴,面對高句麗這種邊陲小國,該硬氣的時候就得硬氣起來,而且自己的目的還是要和高句麗開戰。
更何況高句麗平日也沒少來遼東劫掠,大漢與高句麗的關系自然也是相當惡劣。
寫完給高句麗的宣戰信后,劉備又給扶余和三韓寫了一封約定共伐高句麗的書信,并約定各憑本事攻城,高句麗的城池誰先打下來那就是誰的。
三封書信都寫完后,慕容華都也帶著六千鮮卑騎兵進城了。
劉備讓他們分批次進城,并按一千人一營的規格分散駐扎在城中各地,雖然他和慕容鮮卑現在也算是盟友,但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小心一點是沒有壞事的。
……
翌日凌晨,慕容華都便出城前往遼東屬國說服速仆丸,同時劉備建議他先去襄平找功曹公孫度。
公孫度是當地豪強,富甲一方且人脈廣大,慕容華都與他一起去,詔安速仆丸會更輕松一些。
同時,劉備又召集了慕容華都的六千鮮卑騎兵,打算趁此期間跟他們認識認識,這樣日后帶他們作戰也好指揮。
劉備先是掃了一眼在座的鮮卑騎兵,他們雖然身無甲胄,但個個都身強體壯,跟精銳的差距也就只有裝備太差的問題。
“列位鮮卑勇士,你們少族長昨日已經與本太守聯盟約定共伐高句麗。”
“常聞鮮卑人悍勇難當,多善騎射,正巧本太守麾下也有幾員將領手癢難耐,不知列位可敢與我部下的這些將領一戰否?”劉備向各個鮮卑士兵詢問道。
鮮卑人身為游牧民族,自然是有著尚武傳統,所以劉備便有自己派人與鮮卑士兵比武這個想法。
“既然太守部將有如此雅興,那我慕容承便來一會。”劉備話音剛落,便有一個提著彎刀的鮮卑騎兵出列向劉備請戰。
劉備見這么快就有人出戰,于是對沈光說道:“總持,去吧。”
“遵命。”
沈光拱手一禮,隨后拿著戰戟也縱馬出列對慕容承說道:“請賜教。”
“請。”
二人說罷,便各自拿著兵器朝對方殺去。只見那慕容承手中彎刀奮力劈向沈光,沈光的戰戟后發而至。
結果慕容的彎刀還沒碰到沈光,沈光便將其一戟拍下馬來。
“承讓。”沈光一招解決慕容承后自謙一句,隨后又向其他鮮卑騎兵說道:“還有哪位要來一戰?”
“我慕容昕卜來!”
“還有我慕容然!”
鮮卑人當中最勇猛的慕容承雖然敗了,但這群鮮卑人并不害怕,反而是相當興奮,一個個都搶著要和沈光比試。
沈光無奈,只能與鮮卑人接連比斗,雖然大都是一招擊敗,但久而久之,臂膀也有些酸痛。
“夠了!還不退下!”
見眾人接連與沈光比斗,卻又占不到一點便宜,隨慕容華都一起來的慕容衍頓時只感覺臉上無光。
但這并不代表他對沈光有意見,相反他相當認可與鮮卑士兵大戰十余場還立于不敗之地的沈光。
于是,慕容衍親自來到劉備面前,說道:“劉太守麾下猛將如云,我等不及。”
“昨日之事少族長已經跟在下說了,太守既然是主指揮,那么我等必然聽令于劉太守,日后盡管發號施令,我等必然從之。”
劉備聞言相當滿意,說道:“很好,本太守日后還需你們奮勇殺敵,這討伐高句麗才有勝算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