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Python語言歷史
Python之父荷蘭人吉多·范羅蘇姆(Guido van Rossum)在1989年圣誕節期間,在阿姆斯特丹,為了打發無聊時間,決心開發一門解釋程序語言。1991年第一個Python解釋器公開版發布,它是用C語言編寫實現的,并能夠調用C語言的庫文件。Python一誕生就已經具有了類、函數和異常處理等內容,包含字典、列表等核心數據結構,擁有以模塊為基礎的拓展系統。
2000年Python 2.0發布,Python 2的最后一個版本是2.7,Python官方于2020年1月1日停止了對Python 2.7的支持。2008年Python 3.0發布,Python 3與Python 2是不兼容的,由于很多Python程序和庫都是基于Python 2的,所以Python 2和Python 3程序長期并存,不過Python 3的新功能吸引了很多開發人員,他們從Python 2升級到了Python 3。作為初學者,學習Python時建議從Python 3開始。
Python單詞翻譯為“蟒蛇”,想到這種動物不會有很愉快的感覺。那為什么這種新語言取名為Python呢?那是因為吉多喜歡看英國電視秀節目《蒙提·派森的飛行馬戲團》(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于是他將這種新語言命名為Python。
推薦閱讀
- INSTANT Mock Testing with PowerMock
- Java程序設計與開發
- Go語言高效編程:原理、可觀測性與優化
- Developing Mobile Web ArcGIS Applications
- 深入淺出PostgreSQL
-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實戰:統計機器學習之數據導向編程
- The Professional ScrumMaster’s Handbook
- 自學Python:編程基礎、科學計算及數據分析(第2版)
- Continuous Delivery and DevOps:A Quickstart Guide Second Edition
- SSH框架企業級應用實戰
- Shopify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 Java RESTful Web Service實戰
- C++17 By Example
- Building Clouds with Windows Azure Pack
- Java編程指南:語法基礎、面向對象、函數式編程與項目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