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聯網概論(第3版)
- 韓毅剛 肖純賢編著
- 943字
- 2024-06-06 18:24:05
1.6 物聯網的發展趨勢和組網結構
物聯網的組網結構取決于物聯網的發展階段,根據物聯網的智能程度,物聯網可分為以下3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物聯網概念和產業興起的初創階段。這是目前物聯網所處的階段,這一階段不宜閉門造車,應該盡量把各行各業的技術和應用納入到物聯網產業鏈中,包括很多需要人工干預的行業管理系統。這個階段的承載網絡不宜僅限制在互聯網,可以包含各種通信網絡和通信技術,各行業可以組建自己的行業專網,其開放性會受到很大限制。初級階段的物聯網可以包容萬象,以便集思廣益,探索物聯網的內涵,加快物聯網的建設速度,形成產業規模。
第二階段可以定性為無人干預的全自動處理的局部網絡系統和互聯網的有機結合。這個階段符合通常認定的物聯網概念,所有的物聯網系統通過互聯網實現互聯互通。在第二階段,目前很多所謂的物聯網系統和應用都將被排斥在物聯網之外,如需要人工干預的條碼和二維碼系統、不通過互聯網而直接使用其他通信網絡的系統,以及僅單向獲取互聯網資源的智能家電等。
第三階段是以智能處理為特征的理想形態,該階段取決于智能技術的發展和對智能概念的定義。實際上,這也是所有網絡和系統的終極發展形態。鑒于多種冠以智能的技術最終都很快成型而未能壯大的教訓,物聯網退守到由無線傳感器網絡和RFID構成的局部網絡范圍內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第1章物聯網組成結構及其與體系結構的關系1.6節
物聯網的組成結構和體系結構是對物聯網不同角度的劃分,二者的區別參見視頻。一般來說,現階段物聯網的組成可以分為傳感系統、傳輸系統和監控管理系統3部分,如圖1-10所示。物聯網應用系統目前的建設重點是傳感系統和監控管理系統,兩者之間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

圖1-10 物聯網的組網結構
傳感系統包括感知層的所有設備,這些設備可以直接接入傳輸系統,也可以利用短距離無線傳輸網絡或有線網絡把感知設備組成局部網絡,再接入傳輸系統中。傳感系統由公司和單位自己建設,實現特定的目標,其區域特征或行業特征明顯。
傳輸系統就是各種公用網絡、專用網絡和互聯網等,這些網絡提供遠程的數據傳輸。傳輸系統一般使用現有的基礎設施。感知系統通過各種接入技術連接到傳輸系統上。
監控管理系統用于遠程監控傳感系統中的各種設備,通過對傳感系統數據的智能處理,為管理和操作人員提供決策依據,側重于人機界面。
- Multisim & Ultiboard電路設計與虛擬仿真
- 電容探測原理及應用
- 中級財務會計:第二版(21世紀高等繼續教育精品教材·會計系列)
- 蔡雯《新聞編輯學》(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合同法
- 管理統計學
- 數控編程技術(第2版)
- 數據結構(Java語言版)
- 國際商務單證實務(第七版)
- 網頁設計與制作案例教程(Dreamweaver CS5+Div+CSS+JavaScript)
- 2019年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
- 黃甫全《現代課程與教學論學程》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案例分析
-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