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報警控制單元的組成、原理及功能

一、開關量報警控制單元

開關量報警控制單元是由輸入回路、延時環節和邏輯判斷環節所組成的,其邏輯原理框圖如圖2-1所示。其中,輸入回路用于接收開關量傳感器送來輸入信息(即觸點是閉合還是斷開),并且在輸入異常時發出報警信號;同時還可接收“試驗”信號,當輸入試驗信號時同樣輸出報警信號,以模擬監測點的設備故障。延時環節用于對報警信號產生適當的延時,實現延時報警功能,以避免誤報警。邏輯判斷環節用來完成邏輯運算、狀態記憶和報警控制。

圖2-1 開關量報警控制單元的邏輯組成框圖

在監測點參數處于正常范圍時,開關量傳感器的觸點閉合,輸入回路不輸出報警信號,因此報警指示燈處于熄滅狀態,也不啟動聲響報警、分組報警和故障打印。當監測點的運行設備發生故障,或其相關參數越限時,傳感器觸點斷開,輸入回路送出報警信號VF,經延時環節和邏輯判斷環節后發出報警。報警內容通常包括:1)控制報警指示燈,使之快速閃亮、慢速閃亮、常亮或熄滅;2)啟動公共報警系統,向集控室和機艙發出聲光報警;3)輸出分組報警信號至延伸報警單元,進行歸類分組后控制延伸報警箱實現分組報警。4)啟動報警記錄打印機,記錄故障發生的時間和報警內容。邏輯判斷環節除了接收報警信號外,還接收閉鎖、消閃、閃光和試燈信號。

在發生報警時,值班輪機員首先應按“確認”按鈕(也稱消音按鈕,意即報警已被確認,聲響可以停止),以消除聲響。然后,按消閃按鈕,若是長時報警,則邏輯判斷環節將使報警指示燈從快速閃亮變成常亮,以指示故障狀態。此時,輪機員應進行相應的報警處理措施。待故障排除后,監測點參數恢復正常,傳感器觸點又重新閉合,報警指示燈由常亮變為熄滅。若在尚未按下確認按鈕時,監測點參數已自行恢復正常,傳感器觸點已重新閉合,邏輯判斷環節將使指示燈從快閃轉為慢閃,進入短時故障報警狀態,這時,先按下消聲按鈕進行消聲,再按下消閃按鈕,指示燈將從慢閃轉為熄滅。有些監測與報警系統還設有失職報警功能,在發出延伸報警的同時起動失職報警計時器,若值班輪機員在3min內到達集控室進行報警確認,則計時器復位,否則計時滿后將發出失職報警。

開關量報警設定值是由開關量傳感器來實現的。例如,采用壓力繼電器作為壓力傳感器時,其上限報警設定值為繼電器的下限設定壓力與幅差之和,而下限報警的設定值就是其下限設定壓力。

二、模擬量報警控制單元

模擬量報警控制單元主要由測量回路、比較環節、延時環節和邏輯判斷環節組成,其原理框圖如圖2-2所示。

圖2-2 模擬量報警控制單元的邏輯組成框圖

測量回路把模擬量傳感器送來的模擬量信息轉換成相應的電壓信號,作為監測點參數的測量值ui,并在模擬量傳感器發生短路或開路時,向自檢單元發出傳感器故障信號。比較環節用于故障報警鑒別,它將測量值ui與電位器R整定的報警設定值UL進行比較,若參數越限則輸出報警信號至延時環節。選擇開關S1用于測量值與設定值的選擇顯示。在功能試驗時,比較環節接收到“試驗”信號,模擬監測點參數越限,此時若能發出參數越限的報警信號,則說明控制單元工作正常;否則,說明控制單元有故障。延時環節和邏輯判斷環節的作用與開關量報警控制單元中的相應環節完全相同。延時環節一般只設置在需要延時報警的監測通道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西县| 威宁| 兴和县| 呼玛县| 衡阳县| 工布江达县| 靖西县| 石泉县| 永和县| 仙游县| 苏州市| 隆回县| 玉林市| 于田县| 巴马| 阿拉善左旗| 正定县| 闽清县| 虎林市| 福鼎市| 韶关市| 贵定县| 安图县| 峨眉山市| 伊春市| 阿克苏市| 全南县| 邵阳市| 郎溪县| 达尔| 额敏县| 隆子县| 云林县| 湘阴县| 出国| 稻城县| 湖州市| 渑池县| 大化| 许昌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