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返程
- 從斬蛟開始橫掃十六國
- 文心三言
- 2076字
- 2024-06-06 18:01:20
院內陷入了短暫的沉寂,片刻之后才傳來了謝安那悠然的聲音。
“恭喜沈長史,能得如此猛士,此次北上無憂矣!”
“汝之槍法真如常山之蛇,不同凡響!只是老夫這院子,不修葺一番,還真不好交給下一任太守嘍!”
沈勁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唯唯稱是。
突然他好像又從剛才的話中捕捉到了什么信息,問道:“聽府君的意思,朝廷這是要對府君另有擢用了?”
謝安倒也不藏著掖著,直言道:“不錯,前幾日家中已有書信,言朝廷要將我征為侍中,恐怕起身也就在這旬月之間了。”
沈勁聞言連連道賀,侍中可是三品高官,隨侍皇帝左右,出入宮廷、與聞朝政,清貴無比,非親信貴胄不能任。
謝安出仕未滿三年便任此高位,除了本人在之前便譽滿天下外,背后的陳郡謝氏想必也出力良多。
再加上朝中的褚太后還是謝家的外甥女,謝安此次入朝恐怕不只是做個侍中那么簡單,搞不好日后還另有重用。
想到這些,沈勁愈發覺得今天來對了。
劉引的表演結束后,沈勁以出征在即,軍務纏身為由,婉言謝絕了謝安留下他們宴飲的好意。
隨即便帶著兩人匆匆離開了。
太守府中,看著下人們收拾一地狼藉的竹林,謝安轉身向身邊的謝玄問道:“幼度,你以為今日所見沈長史如何?”
謝玄思量片刻后,道:“沈長史為國赴難,氣魄固然值得稱道,不過他身邊的那個副部曲督一表不俗,雖出身卑賤,但卻不像久居人下之人。”
“我偷看過他看您的眼神,真如虎豹一般,而且他身上的勇力、膽魄也非常人能及,尋常軍將見到您,哪里會像他這般放得開?沈長史帶他北上,真不知是國家之福,還是國家之禍!”
“幼度何出此言?”謝安有些好奇。
跟著叔父走進內室,謝玄繼續說道:“若洛陽之戰真如沈長史所言,可憑堅城大破賊虜,那此人驅馳軍前,正可報效國家,為克復故土之先鋒,此誠為國家之福也。”
“但若朝廷情愿自棄中原,坐看此等勇悍之士困守孤城,只怕折此猛士事小,萬一……”
說到這里,謝玄戛然而止。
畢竟別人不知道朝廷什么尿性,他們這些核心的世家大族還能不知道?
朝廷若真有心經略中原,又怎會只在洛陽留下區區陳祐和兩千弱卒。
不過謝安的表情卻不見任何變化,只是淡淡道:“幼度,你啊……有些多慮了!不過你既有此擔心,日后出仕不妨擇勇銳之士,編練一支強兵,以你之才略,或許平定天下之任,就在你的肩上!”
似是被這句話激起了斗志,謝玄也有些當仁不讓的意思:“叔父之托重于泰山,但侄正有此意。”
“只是可惜一把百煉鋼刀,就要這樣白白折在洛陽!”
……
謝家叔侄的對話劉引自然不可能聽到,現在他正與沈勁乘著馬車,踏上了回程的路。
“恩師,您既有心與謝家交好,卻又為何不留下和他們一同宴飲,咱們出征雖急,但這點時間還是有的吧。”馬車上他問出了內心的疑惑。
“哦?”沈勁先是愕然,但旋即又反應了過來,“二郎,你不懂,這宴飲之事可不是吃頓飯那么簡單。”
“如謝侍中這等身份,自然不可能只是他們叔侄兩人作陪,像郡中、縣中大小僚屬少不了也都要來參與。”
“屆時吟詩作對、投壺搏戲,又不免耽擱半天功夫。”
“還有侍中府中歌伎甚多,讓她們纏住,咱們只怕是今天都走不脫了。”
“到那時,大伙少不了還要服石放浪形骸一番,等藥力發散掉,都不知是什么時候了。”
“上上下下還都在營中等我調度,我雖有心結交謝氏,但孰輕孰重還是分得清的。”
劉引聞言,也若有所思:“恩師說的甚是有理。”
那些歌伎他對付三五個倒也沒什么問題,但服五石散還是算了,這玩意可傷身的很……
只是他也沒有想到,這大晉上上下下,竟放浪成了這幅樣子。
謝安、謝玄叔侄已是江南第一流人物,竟然也不能免俗……
這也難怪,大環境如此,已然積重難返,不和光同塵,又該如何?
……
又是一路奔波,等返回營中時已是日頭偏西。
但大營之中仍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開拔在即,將士們的家人都趕來送行。
沈勁所募兵士大部分都來自吳興,其中更有不少都聚居在沈家的田莊之中。
這樣一來可以穩定軍心,二來也可以起到人質的作用。
臨別之前,家人們將一些換洗衣物交給自己的兒子、丈夫,而士卒們也將用不到的錢物交予家人,對即將在戰場上廝殺的他們來說,這些錢財只能算是身外之物。
整個大營也被一股悲戚之情籠罩,所有人都知道這一去或許就是永別。
除了這千二百人的軍隊外,沈勁又從家中抽調了數百田客,作為輔兵。
這些人沒怎么接受過訓練,但幫助運送輜重,做些后勤工作也已足夠。
他們不需進入洛陽守城,只消跟隨到達豫州,等軍隊上船之后便可自行返回。
豫州此時還基本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下,縱然偶爾有鮮卑人露頭,也只是小股偵騎,構不成什么威脅。
到達豫州之后,他們將坐船北上,走水路前往洛陽。
這樣做有兩層好處,一是通過水路運送輜重、人員,能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力物力的損耗,可以讓士兵們在路上養精蓄銳,而不需再經奔波之苦。
二是走水路也能減少來自燕國軍隊的威脅。
自天下大亂以來,鮮卑鐵騎在一場場血戰中打出了赫赫威名。
憑沈勁這支千余人的軍隊,在平原之上若是遇到了鮮卑人的大股騎兵,那可就真是進退兩難的待宰羔羊了。
打,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很難打的過。
跑,又肯定跑不了。
只怕是還沒走到洛陽城下,便會被敵人給蠶食殆盡。
所以思來想去一番后,沈勁決定在國境之內走陸路,盡量加快行軍速度。
而過江之后便走水路,養精蓄銳、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