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指揮敵人
- 大明,開局認爹朱元璋
- 五棵樹中
- 2531字
- 2024-06-13 16:24:11
朱棣毫不在乎。
難題?
能有多難?
無非是敵強我弱,差距巨大罷了。
他大笑幾聲,信心滿滿,對姜晨接下來的問題毫不在意:“說來聽聽。”
姜晨沒有直接說出難題,而是說道:“表哥等一等,我去取來沙盤。”
朱棣揮手,催促道:“快去快回。”
沒一會,姜晨從屋中找出一張碩大的沙盤。
他把沙盤擺放在石桌上,又將手中的一個個的旗子擺好。
他按照前世的記憶,模擬出一場絕境的戰(zhàn)役,赤水之戰(zhàn)!
此戰(zhàn)堪稱真正的十死無生!
片刻后,姜晨把所有的旗子都擺好,又招來了在一旁悠閑無比的表哥。
朱棣朱標走來,將目光投向沙盤。
朱標只是看了一眼,臉色便有些不好看,心中不悅。
只見沙盤中央是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而旁邊則是起伏不定的連綿山丘。
若是只有這些,朱標還不至于不高興。
真正令他不悅的乃是八個方位均是強敵,按照姜晨給出人數(shù),高達四十萬人!
而我軍只有弱小可憐的三萬人!還被包圍在中心。
退無可退,打必定敗。
此局根本無法破解,乃是絕對的必死之局!
朱標覺得這是姜晨在刁難老四,不由開口道:“小弟,此局無解,你這是在刁難你表哥了。”
一旁的朱棣觀看良久,也覺得姜晨這是刁難自己。
他十分不悅道:“這是無解死局,根本沒人能解開。”
他手指指在我軍陣營:“無論我軍去哪里,都最后必將被包圍,到時只有被殲滅一個下場!”
姜晨淡淡一笑,微微頷首:“不,有人解開了。”
朱棣聞言,一臉不相信:“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敵方多出我方十倍人數(shù)!若是偷襲還說不定可以趁機取勝,但這是正面對抗,而且還很倒霉地被他們全部包圍!
這怎么可能解得開!?”
姜晨神色自若:“表哥,你覺得你比藍玉他們這指揮作戰(zhàn)的將軍如何?”
朱棣不明白他為什么會這么問,但還是回答了:“人數(shù)一樣,我未必會輸!”
姜晨繼續(xù)問道:“比宋抗金名將岳飛如何?”
朱棣依舊不服輸,梗著脖子:“未必能差!”
“唐將李靖?”
“老兒,不及我!”
“漢霍去病?”
“英年早逝,戰(zhàn)果少,怎的比?”
“秦國白起?”
“運氣罷了!”
“既然如此,表哥覺得他們可否解開此局?”
“不能!”
朱棣毫不猶豫地開口否決:“此乃天羅地網(wǎng),是絕對不可能戰(zhàn)勝的!”
姜晨手指倒扣,敲了敲桌子,饒有興味地看著他:“可否逃遁?”
朱棣想也沒想,斷言道:“否!”
姜晨看著表哥:“你要不再想象?”
朱棣愣了愣,看著姜晨一臉篤定的表情,不禁有些懷疑自我。
難道真的有人能從如此絕境中逃出生天?
這么想著,他再次將目光投向沙盤。
朱棣看了很長時間,腦海中推演了無數(shù)方法,但最終都以被殲滅為結果。
迫于無奈,他向身邊的大哥詢問:“大哥可有何奇思妙想?”
朱標苦笑一聲,搖頭道:“你太高看我了,領兵打仗我遠不及你。”
朱棣無奈,只好再去看沙盤。
半晌后,他終于放棄了。
“此局若是真有人能解開,絕非人哉。”
朱棣最后給出了一個這樣的答案。
姜晨笑道:“不,那人是人,不是神,不是圣,是人。”
他手指指向中心我軍道:“表哥,大哥,請看解法。”
朱棣和朱標都是一愣。
原以為姜晨只是說說而已,沒想到竟然真有解法?!
二人得聚精會神,觀看姜晨解說。
“先去上方佯攻,之后右方的敵軍必會來襲相助,我軍趁此時渡過赤水河,往左方而去,此刻上方敵軍必定來包抄,我們不用怕,立馬殺他個回馬槍,往后方跑去.......”
姜晨的手指在沙盤上猶如一條敏捷游龍,與敵軍極限拉扯。
朱棣的臉上一開始還滿是不屑,只當作是姜晨胡思亂想。
可隨著姜晨越說越多,他不禁恍惚起來。
怎么會有如此指揮?!
敵人在這種人面前,簡直如同木頭一般!
朱棣甚至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了一個古怪的想法!
此人不僅僅是在指揮自己的軍隊,更是在指揮敵人!
我的天,這世界上怎么可能有如此之人?!
恐怕兵圣也遠不及他!
姜晨口若懸河,侃侃而談,將腦海中的記憶一一脫口而出。
一會工夫,姜晨便全部說完。
朱標看著已經(jīng)逃脫升天的我軍,不由發(fā)自肺腑感慨一聲,那人真乃神人也!
姜晨長呼出一口氣,扭頭望向已經(jīng)目瞪口呆的朱棣和朱標:“表哥,大哥,你們覺得我剛剛說得如何?”
朱棣瞪大雙眼,震驚得久久未能回神,聞言這才開口道:“高,實在是高!我自愧不如!”
他合上自己驚掉的下巴,吃吃問道:“這是小弟所想?”
朱棣雙目熾熱地望著姜晨,若真是這小子的所作所為,未來或許可以將他收到我的麾下!
姜晨很誠實地搖了搖頭:“不是我。”
像這種替名冒功的是,姜晨很分得清,更何況那個人是他一生追求的偶像。
姜晨是不可能做出這種齷齪事。
朱棣追問道:“那是誰!?”
姜晨笑了笑,仰頭望天道:“那人啊……他不在人世。”
姜晨心中補充道:“他呀,在未來。”
朱棣一臉的失落,嘆氣連連。
可惜啊,實在可惜,若是有機會真想和此人聊一聊兵法。
一旁的朱標也是惋惜不已。
朱棣隨口詢問道:“此人當真了得,我敬佩萬分,不知那人可曾留下過什么兵法?”
姜晨想了想,神秘笑道:“有。”
朱棣一掃失落,振奮精神,連忙追問:“什么戰(zhàn)法?你速來說與我聽聽。”
姜晨娓娓道來。
“此法是以多勝少之法,其要訣也很是簡單,敵進我退……”
朱棣心中震撼得無以復加,不禁拍手叫絕。
在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案例還是有的,不過對于浩如煙海的戰(zhàn)爭來說,那就是千萬分之一。
正常兵法都是講究個陣法,出其不意,或是背后偷襲。
專門研究以少勝多的兵法的人很少。
不,不是很少。
是沒有一個將軍會研發(fā),并指望用很少的人數(shù)打敗敵軍。
畢竟在武器裝備差不多的情況下,想要以少勝多,完全就是癡心妄想,白日做夢!
說實話,就連向朱棣這樣的天才兵法家都從未想過這種打法。
因為這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
甚至朱棣對這種兵法聞所未聞!
朱棣思考良久,覺得研究出這種兵法的人足以稱圣。
一想到這里,他便不由感嘆世界上果然還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現(xiàn)在姜晨那小子應該是一副嘚瑟樣吧。
朱棣此刻正背對著姜晨,并沒有看到他是什么表情。
不過朱棣覺得自己想也想得到,肯定是一臉的得意。
但是當他回過頭去時,卻并沒有姜晨臉上看到趾高氣揚的模樣。
朱棣眉頭一挑,有些奇怪。
姜晨看出了表哥的心思,不由笑道:“此兵法并非我所創(chuàng),我為何要嘚瑟?”
朱棣恍然大笑,對這個便宜小弟不禁贊賞有加。
二人又閑聊的片刻,便已經(jīng)來到了中午。
姜晨做完飯,叫醒馬皇后吃飯。
中午,老朱依舊沒來。
眾人也決定不再等他,先行吃飯。
吃飯時,朱棣還在和姜晨閑聊軍事上的事。
一旁的馬皇后看著二人時不時爭吵一下又馬上有說有笑,心中不禁十分歡喜。
朱棣和姜晨剛剛的小爭吵在她看來,壓根不算事,只能算是小打小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