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朱棣比老朱好
- 大明,開局認爹朱元璋
- 五棵樹中
- 2437字
- 2024-06-08 16:30:29
姜晨此刻正說得興起,渾然沒注意老朱的異樣。
姜晨大說特說道。
“當今陛下啥都好,但就是禁海錯了。”
姜晨伸手圍著地圖上歐亞大陸的南西邊緣一指。
“爹,這里是歐洲,哪里有許多的小國,他們土地稀少,資源匱乏,若是與他國相爭,必然損失慘重,但若是開海探索,發(fā)現(xiàn)了我剛剛所說的豐饒之地,覺得他們會怎么辦?”
老朱毫不猶豫道:“必然據(jù)為己有!”
姜晨順著他的話說下去。
“是吧,這世界上適合種植,且有礦產(chǎn)的地方終究是少數(shù),而在那些國家占據(jù)后,必然野心膨脹,攻打世界各國!爹,他們在飛速發(fā)展,咱們?nèi)ピ诠什阶苑猓扇〗5拇胧阏f禁海到底是對還是錯?”
老朱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久久沒有說話。
禁海一直是他覺得最為正確的選擇。
畢竟在他眼中,海上貿(mào)易只會導(dǎo)致國貧商富。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認為一個國家的根本在于種地,而不是經(jīng)商。
但現(xiàn)在聽到姜晨的話。
老朱不由開始反思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到底是不是對的。
他微微搖頭,將這個問題拋給了姜晨:“那你覺得應(yīng)該怎么做?”
姜晨無奈道:“當然是開海嘍,命令下海,去經(jīng)營商貿(mào)。”
他繼續(xù)道:“歐洲那些國家人口稀少,且不團結(jié),不像我們,人口眾多,工業(yè)發(fā)達,我們可以用絕對的優(yōu)勢去經(jīng)商,販賣本土的產(chǎn)物,比如陶瓷,絲綢等等,他們這些蠻夷做的,我們大明的子民為何做不得?”
姜晨惋惜不已。
大明一直都是后世人心中的痛。
明明有很好的工業(yè)基礎(chǔ)和得天獨厚的海船技術(shù)。
但就因為朱元璋的一道祖訓(xùn),而從此不入海,故步自封。
這種選擇直接導(dǎo)致大明慢了世界一步!
最后的結(jié)果便是歐洲的彈丸之國通過開海變得富有強大。
再加上他們的工業(yè)改革,直接一躍成為另一個層次的存在。
而曾經(jīng)強大的大明依舊待在原地。
錯過了一個又一個一步升天的機會。
姜晨嘆了口氣,去收拾碗筷:“不過這些話也就只是和你們說說罷了。”
老朱聞言,好奇地詢問:“如果有機會讓你面見陛下,你會和他說這些嗎?”
姜晨搖了搖頭,堅決道:“不會。”
老朱一愣,原以為姜晨必定信誓旦旦地說會,但沒想到他竟然這么說,不解問道:“為什么?”
姜晨瞥了老爹一眼,臉色古怪道:“老爹,你也是藍玉手下的千戶,怎么會連這點事都不明白呢?”
老朱一愣,不明白他在說什么。
姜晨放下碗筷,解釋道:“爹,伴君如伴虎啊,若是當今陛下知道此事,先不說他信不信我說的話,就說我敢大逆不道,反駁他的決定,那是一百個腦袋都不夠掉的!”
姜晨道:“我死不打緊,到時候若是連累了你們,我可是追悔不及。”
老朱眼角跳了跳,明明姜晨并沒有直接罵他,但話卻是極為難聽。
老朱忍不住反駁道:“當今陛下圣明,更是愛民如子,不會這么不講道理吧?”
姜晨回想歷史書上關(guān)于老朱評價,微微搖頭:“陛下是對沒有威脅的百姓講道理,但是像我這種手握先進技術(shù)的千戶后代,就未必如此了。”
他想到了什么,莫名有些悲哀:“我覺得最好的現(xiàn)狀就是陛下信了我的話,又將我收為義子,在把我身上所有的東西抖落出來后,滅咱們九族。”
說罷,他又嘆了口氣:“這就是我為什么不給當今陛下獻上地圖了。”
此時,周圍人的臉色都不怎么好看,尤其是老朱的臉色,青一陣紅一陣。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在姜晨的心中竟然是如此殘暴的模樣,心中即是憤怒,又是傷心。
朱標的臉上則是一副擔憂的神情,雖然他也覺得姜晨說得對。
但當著皇帝的面罵皇帝本人,還是太不妥當了。
一旁的朱棣則是有些幸災(zāi)樂禍,好小子,讓你膽大妄為,待會兒父皇就來收拾你!
馬皇后則是幽怨地瞪了老朱一眼。
平日里讓你少砍人!
現(xiàn)在倒好,連自家孩子都對你畏之如虎!
馬皇后下定決心,一定要和老朱聊一聊今后的事。
避免等她和姜晨相認時,會因為老朱的事,而嚇到孩子。
姜晨幽幽嘆息:“所以我才打算等朱棣造反后將抗生素制鹽術(shù)什么的獻給他。”
說到朱棣,姜晨憂愁的臉上多了絲光彩。
“雖然都是伴君如伴虎,但燕王朱棣的性格就好很多,至少我不用擔心自己會突然有一天被誅九族就是了。
而且朱棣人心向漠北,是個不折不扣的戰(zhàn)斗狂人,對他來說,只要咱們能給他提供好處,今后必然不會虧待了咱們。”
正在幸災(zāi)樂禍的朱棣頓時臉色一僵,眼角瘋狂抽動。
我草!
不帶你這么報復(fù)人的!
老朱聞言,好奇地瞥了眼一旁臉色變化極快的朱棣。
這小子竟然比我好?
不過老朱也沒放在心上,轉(zhuǎn)而看向姜晨,不信邪道:“如果我大明不開海,今后必然落寞?”
姜晨點了點頭。
“這還用說?不開海,便一定會落后,而落后可是要挨打的。”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搖頭道。
“大明不開海,咱們周邊國家便會開海,到時敵強我弱,大明必會毀在敵國手里,可能是財錢無數(shù)的商人,也可能是腐敗官員,但我覺得最可能的還是北邊的韃靼。”
老朱未急,朱棣就先急了。
“胡說!”
朱棣憤怒不已,滿面通紅,好似吃人的猛獸,渾然沒有剛剛擔驚受怕的模樣。
旁邊的老朱皺眉看著初露無上威嚴的朱棣,腦海中突然想起姜晨預(yù)言藍玉會夜半攻城的事。
如果姜晨的話都是真的話,那么朱棣真的會造反?
老朱看了眼旁邊連忙起身安慰朱棣的老大,又看了眼恍若無上至尊的朱棣。
他心中很是不安。
姜晨對于表哥會發(fā)火,一點也不驚訝。
畢竟表哥就是鎮(zhèn)守漠北,驅(qū)逐韃靼的將軍,讓他知道韃靼人會滅亡大明,自然是萬分憤怒。
這畢竟是他堅守的底線。
不過姜晨知道歸知道,卻是一點也不慫。
我說的全部都是史實!
何錯之有?
所以姜晨當機立斷反駁了回去。
“不是胡說!你好好想想我剛剛說的話,如果我大明不開海,必然會落后,而那些韃靼人,必然會趁機南下!將我大明滅亡!”
姜晨又補充了一句:“如果現(xiàn)在大明不能把韃靼人趕盡殺絕,今后之事,必定如我所說!”
朱棣面目赤紅一片,想要反駁。
但姜晨所說句句在理,他無論如何也反駁不了。
最后只好氣鼓鼓地坐下,丟下一句十分犟脾氣的話:“若是如此,那等我北上之后,必然將韃子全部趕盡殺絕!”
老朱難得地出來打了個圓場。
他看著姜晨嘆息一聲:“就算真如你所說,大明必須開海才能富有,但現(xiàn)在百廢待興,沒錢沒糧,我們就算想下海也是沒這能力啊。”
姜晨聞言,不由一笑:“這你就不用擔心了,我之所以勸你們投靠朱棣,一來是朱棣人好,不會亂誅九族,二來便是大明國庫需要時間的沉淀,三來,我這里有幾個好東西,可助朱棣解決天下缺糧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