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六。
李澤朋來到中環(huán)勵精大廈,向陳耀泰匯報工作。
半年前,他對傳媒行業(yè)一竅不通,不過自從今年初老板說要香港天線發(fā)展《現(xiàn)代日報》時,他便抓住機會,對報紙行業(yè)進行全方位調(diào)查和學習。
上天是不會辜負一個努力的人,李澤朋在三個月前再次獲得陳耀泰的信任,擔任現(xiàn)代出版社的副社長,實際上是代理社長職位,和總編龍昌景一起輔佐陳耀泰籌備《現(xiàn)代日報》。
如今《現(xiàn)代日報》創(chuàng)刊在即,一旦成為香港的大報(十萬以上的銷量),他的地位也將水漲船高。
“老板,昨天晚上您看TVB電視沒有,他們居然在黃金時間播送了《東方日報》的廣告。”
陳耀泰一愣,他是真沒有看TVB的習慣。偶爾看會,就會覺得興致乏乏,這個時代的娛樂節(jié)目根本不如他的法眼。
更何況,他也不會將時間浪費在娛樂上面,至少目前是這種狀態(tài)。
“你的意思是,我們是被TVB電視臺針對了?還是《東方日報》搶先一步呢?”
李澤明很認真的說道:“我覺得是被針對了,香港的報紙歷來都沒有在電視臺打廣告的傳統(tǒng),畢竟大家本來就都是傳媒。《東方日報》早不刊登,晚不刊登,偏偏是在這個節(jié)骨眼刊登電視廣告,而且還是我們希望得到的黃金時間廣告。所以我猜測,這背后可能涉及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至少TVB可能是有意針對我們,這是明確的。”
他們要黃金時間廣告,TVB說沒有。
但轉身過去,就把黃金時間給了《東方日報》,這里面沒有貓膩才怪!
陳耀泰思索一番后,說道:“《東方日報》極度親~臺,而TVB的常務董事和總經(jīng)理都來自邵氏兄弟,依靠臺島的電影市場......這樣一來,事情倒是明白了!”
而且他還知道,前世馬氏兄弟的馬惜珍被港府抓住,是邵老六聯(lián)手三十名鄉(xiāng)紳擔保保釋的馬惜珍。
結果馬惜珍一出監(jiān)獄,立刻放棄保釋金,而逃到臺島,從此逍遙法外。
至于那些擔保的,根本不可能受到法律處罰,什么事也不會發(fā)生,甚至連輿論都不會有。
所以說,有時候行善不過是為了洗刷以前的罪孽。
邵老六從事的電影行業(yè),以及背后的寧~波商會,又怎么不可能不涉黒呢!
當然,黒的可以洗成白的,只要你識時務就行。
就怕你不識事務,一條黒走到底,結果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李澤明點點頭,自信的說道:“不過我覺得問題不大,TVB的廣告未必就是金字招牌。而我們的殺手锏則是免費供應報紙,相信到時候全港報業(yè)都會震動我們的銷量。”
高質(zhì)量內(nèi)容、廣而告之,還有有絕招,《現(xiàn)代日報》不可能失敗的。
“嗯,小小的挫折算不上什么......不過,這個梁子倒是結下來了....TVB....邵老六.....”
實際上,《現(xiàn)代日報》的辦報宗旨是——政Z中立,和《星島日報》、《明報》差不多的方針。
當然,《星島日報》的政Z中立,確確實實的中立,胡仙的辦報宗旨是‘不做裁判’,也就是在敏感~政Z新聞上不發(fā)表針對性的言論,只講述事情的原委。
而《明報》則是喜歡發(fā)表針對性的言論,但它不是針對一方,而是針對所有方面,反正就是犀利點評,但不會倒向一方。
陳耀泰在做這一行的時候,自然也是調(diào)查了不少,他最終的選擇還是朝《星島日報》學習,避免卷入政Z漩渦。
聽到老板的話,李澤朋有些意外,沒想到老板已經(jīng)對邵老六和TVB已經(jīng)很不滿。他倒不覺得老板是螳臂當車,反而覺得老板肯定有機會還回去的,畢竟老板年輕,且如今事業(yè)有成。
接著,陳耀泰說道:“發(fā)行確定沒有問題么?還有創(chuàng)刊號的印刷和運輸,都要萬無一失,別讓人逮住空子。”
李澤朋說道:“嗯,絕對沒有問題,我們已經(jīng)加強了各方面的安保。”
........
東方報社。
馬惜珍開心的走到馬惜如的辦公室,笑道:“哈哈,這錢花得值。大哥,今天的銷量很明顯的增長,我覺得突破15萬份都有可能。更重要的是,總算給現(xiàn)代報社一個顏色看看。爽!”
平常《東方日報》的銷量在13~14萬份左右,從未突破15萬份。
馬惜如感嘆的說道:“不過話說回來,全港那么多做報紙、雜志的,誰想到會去電視臺做廣告,而且還是在TVB黃金時間做廣告。”
TVB電視臺也已經(jīng)成立六年時間了,而麗的電視臺更是有十五年左右的歷史,就從未發(fā)生過報紙和雜志要做電視廣告的。
馬惜珍很得意的說道:“這就是替我們做嫁衣,陳耀泰那小子怎么也沒有想到,TVB的六叔那是向著我們的。”
馬氏兄弟算是撈偏門中最會做人的,他們?nèi)绻龅侥澄徽藛T、社會名流在吃飯,會悄無聲息替別人結完賬,然后就離開。
而如今馬氏兄弟又掌握著香港最暢銷的報紙,自然又增加了幾分影響力,不少香港名流就算依舊是看不起,但也會給幾分薄面。
得意過后。
馬惜如還是說道:“現(xiàn)在就看《現(xiàn)代日報》具體的銷量了,1000萬港幣辦報的噱頭確實大,看樣子估計還是抄襲我們的模式。所以對外可以表示得很輕松,但是內(nèi)部要有強烈的緊張感,大敵當前,不要松懈一分。”
他為什么說《現(xiàn)代日報》是抄襲《東方日報》,主要的根據(jù)就是大量招募編采人員,肯定是重視社會新聞的一份報紙。
其實,《東方日報》在1969年創(chuàng)刊的時候只有十幾人,然后在銷路不佳的情況下,聘請名家寫狗經(jīng),隨后銷量漲到八萬份左右;接下來又大肆招募編采人員,凈化報紙的內(nèi)容,一舉在去年(1972)秋天達到11萬余份的銷量;接下來銷量繼續(xù)增加,如今已經(jīng)是13~14萬份的銷量。
馬惜珍點點頭,說道:“大哥放心,這些我們都知道,流失的人才我們已經(jīng)補回來。再加上我們又在TVB黃金時間大作廣告,相信會給《現(xiàn)代日報》一個迎頭痛擊。”
馬惜如滿意的說道:“商場的事情,自然要用商場規(guī)則來完。上次那個事情,我們就受到很多人的警告,所以以后做事要收斂一些。”
這一次,馬惜珍沒有反駁。
上一次他們確實吃了個大虧,他的堂口損失了大量的人,而且他們兄弟倆還受到很多大佬的警告。畢竟商人集團的利益是一樣的,不容許社團分子進來亂搞,特別陳耀泰如今算得上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