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泰,聽說你最近發(fā)財了呀!”
三嬸、南嬸等人,看到陳耀泰西裝革履的天天早出晚歸,抓住機會八卦起來。
陳耀泰看著幾個鄰居,心里面倒沒有討厭她們八卦,所以很平常心的說道:“發(fā)什么財,我就是換了一份工作而已。”
三嬸湊上來,‘關心’的說道:“什么工作?”
陳耀泰笑道:“運氣好,跟著中文大學的一名教授做事!公司是做高科技產(chǎn)品的,我呢,就做做老板的助理,跑跑腿什么的......我得去上班了,各位嬸、叔慢慢聊!”
隨后,他逃離了現(xiàn)場,留下一群鄰居在八卦。
三嬸:“看樣子新工作不錯,穿得人模狗樣的!”
南嬸:“可不是嘛,有時候走到他們家門口,里面都傳出來肉味。還有那個欣丫頭,也舍得買新衣服啦。我看這個耀泰,是跟了一個好老板,人家欣賞他!”
輝叔:“你們這個消息都不算什么.....我聽那些小子講,上次黑仔帶著人找耀泰的麻煩,結(jié)果耀泰根本不怕,直接以一挑五,將他們暴打一頓?!?
三嬸:“吹牛.....黑仔和耀泰人家是發(fā)小,不至于找人家麻煩。而且耀泰是書呆子,什么時候練會拳腳啦!”
一時間,關于陳耀泰的消息,也是在李鄭屋邨的美薇樓流傳。
陳家的種種變化,根本逃脫不了大家的眼睛。
陳耀泰倒是知道這些,不過他目前還沒有搬出李鄭屋邨的想法,畢竟這邊對于母親和妹妹更安全。大家都是鄰居,不至于說直接害人。
當然等陳耀泰的資金充足時,肯定是會搬出李鄭屋邨,去港島那邊居?。ǜ蹗u、九龍、新界、離岸島嶼)。
........
上午。
陳耀泰來到紅磡的一處工業(yè)大廈,隨后走進一間僅800平方尺的工廠,這里便是他和關祖饒合作企業(yè)的辦公和研發(fā)基地。
選擇在工業(yè)大廈里面,是因為租金便宜,每個月僅需要1000元租金,一年租金才1.2萬,這是可以接受的。若是選擇中環(huán)的寫字樓,同樣大小的樓面,要貴近四倍,兩人的經(jīng)濟實力不允許。
兩人已經(jīng)約定好,各出1.5萬元成立一家公司(股份各50%),先將‘電視信號接收器’進行研發(fā)。當然,陳耀泰也可以研發(fā)自己的‘隨身聽’,但都僅限是初步研究。
因為兩樣產(chǎn)品,所需要的研發(fā)資金是巨大的,更不要說投入生產(chǎn)的資金;所以他們一開始只能確定研究的方向和大概,僅此而已。
還很空曠的工廠里,關祖饒很有激情的說道:“耀泰,公司的名字有沒有想好?”
通過幾天的接觸,他也很佩服陳耀泰的能力和想法。
陳耀泰站在一旁,毫不猶豫的說道:“干脆就叫‘香港天線’,因為電視信號接收器是一個很好的噱頭,這樣有利于以后的上市集資效應......至于我說的‘隨身聽’產(chǎn)品,研發(fā)的難度比天線還大,我們可以有實力后再進行研發(fā)和生產(chǎn),當然今年可以先去申請一下產(chǎn)品專利,晚點我來試著找人構(gòu)造一下結(jié)構(gòu)?!?
他根本不懂具體的技術,但如果是申請‘隨身聽’產(chǎn)品專利,說不定找?guī)孜皇找魴C專家,再憑借他的結(jié)構(gòu)概念,就可以實現(xiàn)。
香港在收音機領域,可是出口重要地區(qū),每年要出口幾百萬臺,相應的人才還是有的。
當然,陳耀泰根本就不在意什么天線、隨身聽產(chǎn)品,他在意的是資本市場的運作!
“香港天線,這個名字倒是不錯,行,就叫香港天線......我們先辦理公司的手續(xù),和購買一些辦公設備再說.....至于‘天線’的研發(fā),我打算在學校里帶人研發(fā),等有初步的概念和技術后,再考慮和人談上市的事情?!?
關祖饒又何嘗不擔心,陳耀泰撇開他去單獨運作,所以在‘天線’的研發(fā)上,他打算避開陳耀泰,自己掌握初步的技術。
當然,他的小心在陳耀泰看來,有些多此一舉。陳耀泰對天線的原理和構(gòu)造,恐怕比他都精通,他前世就親自只做過‘魚骨天線’。
簡單的商議后,兩人開始正式籌備公司。
一開始的工作也很簡單,注冊公司,將產(chǎn)品的概念和技術稍微打磨一下,不然‘騙’不到人的。
而陳耀泰心里已經(jīng)有一個準確的‘時間表’,什么時候去談合作,什么時候籌備上市,什么時候正式上市,都必須達到他的預期。
否則這個項目,注定會失??!
最近他也是打聽了一些消息,比如‘香港天線’最好的合伙人選,當然是‘九龍會’的陳普芬。
這是因為‘九龍會’規(guī)模最小,這家證券交易所是‘區(qū)議員’陳普芬在今年的1月5日,才和其他人共同創(chuàng)辦的,該會在皇后大道中的萬邦大廈經(jīng)營。
如今‘九龍證券交易所’成立已經(jīng)三個月,因為規(guī)模最小,交易量最低,所以又被人戲稱‘3.1會’;意思是該會只有其他交易所的成交量0.1,所以四會加起來就是3.1了。
這樣一家小型證券交易所,顯然是更容易達成合作,分出去的蛋糕也能接受。
.......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陳耀泰和關祖饒開始正式注冊公司、購買辦公設備、招募職員、確定研發(fā)方向等工作。
一切進行的非常順利,兩人也是信心十足!
期間,陳耀泰還提出‘魚骨天線’的設計,立即讓關祖饒將他的研究公開在公司里,因為他突然明白陳耀泰不比他懂的少。
這樣一來,陳耀泰也參與到‘天線’技術的研發(fā)工作中,當然他是半吊子水平,跟著關祖饒偷學很多技術而已。
當然從整個技術層面來說,他們所謂的‘技術’,其實就是國外抄襲來的,并不是什么創(chuàng)新的。哪怕是魚骨天線,在日本也早就有‘八木天線’類似的技術。
說到底,他們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技術,全靠扒的別人一層皮。
但由于香港本來就是一個山寨產(chǎn)品生產(chǎn)基地,所以關祖饒自身還是很信心十足,想研發(fā)一款真正的優(yōu)質(zhì)天線,來進行生產(chǎn)和銷售。
唯有陳耀泰根本不關心產(chǎn)品研發(fā)和成型,他只關心包裝得到不到位!
這天。
陳耀泰坐在紅磡的‘香港電線’辦公室里,在辦公桌上擺放著技術類的書籍資料,以及小型收音機、銅線、電阻等。
他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出身的理科生,如今也搞起研發(fā)工作來。當然也不是真的在研發(fā),只能說是在學習相關的資料,讓自己不至于技術是一竅不通。
辦公桌上還擺著雜志和報紙,陳耀泰已經(jīng)將這里完全視為上班的地方,有時間都會準時來工作和學習。
反倒是關祖饒,他是中文大學的教授,平常是要上課的,所以只是偶爾來香港天線有限公司。
陳耀泰也不是天天在公司,偶爾去港島中環(huán)關心一下股市。在提取1.5萬的資金后,他在股市的成本是10.5萬。
不過在這二十天時間里,他投資的股票又漲百分之十幾,所以他持股的市值又回到12萬左右。
在陳耀泰的計劃中,‘策劃香港天線上市’是最重要的計劃,但‘股市投資’則是他最大的保障,是讓他還有資本去成為香港大富豪的根基。
所以,他還是很關心香港目前的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