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文水鈲子
  • 武曉輝
  • 2038字
  • 2024-06-06 11:04:02

第一節 文水岳村地理環境、社會文化環境

一、地理環境

文水縣,位于太原盆地西緣,呂梁山脈東麓,東靠汾河,與祁縣、平遙相望,西依呂梁山,北與交城、清徐相鄰,南與汾陽接壤。面積 10687 平方公里,現轄 7鎮 5 鄉,人口 39.66 萬。春秋屬晉,稱平陵縣,戰國為大陵。西漢設大陵縣,別置平陶縣。北魏廢大陵縣置受陽縣,平陶縣徙往今平遙。隋開皇十年(590)改受陽為文水縣。唐天授元年(690)因文水是武則天故里,改名武興縣,神龍元年(705)因境內有文峪河水故得名,改稱文水縣。1958年并入汾陽縣,1959 年復置縣。1971 年 5 月,呂梁地區革命委員會(現為呂梁市)成立,文水縣屬之至今。文水縣地處黃河中游,物產豐富,具有發展農業生產、鑄造農業文明的優越自然地理環境。山川兼備,境內有大陵山(也叫子夏山,相傳孔子的弟子子夏在此講學)和大西溝嶺等山脈,屬呂梁山脈,文峪河、磁窯河、汾河三條河流由北向南縱貫全境。氣候以大陵山為界,西部屬溫帶濕潤區,東部平原四季分明,屬暖溫帶大陸性半干旱區。人民歷來是“男重耕讀,女勤紡織,俗尚節儉,商多遠出”。早在夏代奴隸社會時期,文水的耕作業上升為主導地位,從出土的彩陶和灰陶可鑒,這里布滿了“龍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遺跡。岳村位于古官道旁,距縣城約 0.5公里。文水鈲子就生發于這樣的環境中。聰慧而質樸的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積累和創造了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獨特文化藝術。

從文水縣上賢、西峪口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的石斧、石削等物可證,文水縣的文化事業歷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至遠古時期。在歲月長河里,這座古老的縣城之名由先秦時的大陵、西漢時的大陵縣、北魏時的受陽縣、女皇稱帝時的武興縣、唐朝時的文水縣到宋、元、明、清、民國直至今日的文水縣,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進程。同時,也留下了不少的文物名勝、古跡碑牌等文化勝跡,比較著名的有則天圣母廟、劉胡蘭紀念館等。

二、人文環境

俗話講:“風行自上,俗成于下?!薄帮L俗民情”即是在長期的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民眾所共同認可和遵守的行為方式。其中“風”通常指因自然地理環境上的區別所造成的人在行為習慣上的差異,而“俗”更多的是指不同地區社會文化方面的差異而引起的行為規則的不同。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區的民情觀念、節日習俗及人生禮俗等都是當地自然條件及文化傳統的間接反映,體現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由于長期從事農業活動,文水人形成了戀家、不喜遠行的鄉土觀,當地至今流傳著“三日不見自家煙囪,食不香甜寢不安”的民謠。同大部分北方地區一樣,文水重要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立春、填倉、龍抬頭、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臘八節、祭灶神等。元宵節前后,城鄉皆張燈結彩、放花炮、鬧紅火,用炭火壘砌“塔塔火”。

文水民俗的獨特之處是在農耕文化的影響下,在山西自然環境的局限下,當地百姓世世代代都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中生活,為了生存,不得不求助神靈的護佑,希望神靈能幫助自己實現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愿望。于是在遇到災旱之年,民眾便會自發地組織起來向想象中的神靈祈求降雨,拯救生靈。在文水,百姓求雨的對象是一位龍女轉世的民間神祇——麻衣仙姑。當地人將這一求雨活動稱為“接姑姑”。接姑姑的祈雨活動最早在桑村開展,后發展到北關、堡子村、南關、私平、岳村、莫村、韓村、麻家寨、楊家寨、武家寨、樂村、橋頭、東更祠、西夏祠、北夏祠、拳義鎮、馬村十八個村社,后來又增加了東街、西街、南街、北街、土堂、里洪六個村社,當接麻衣仙姑祈雨活動發展成為文水縣內二十四村都參加的祀神活動后,各村又衍生出獨具特色的紅火。在我國傳統的祈雨過程中,鑼鼓樂是不可缺失的,于是在“接姑姑”活動中便出現了如“橋頭鼓、馬西鏡、文水鈲子”等多種鑼鼓樂。究其原因大致是鼓與雷的關聯較多。在《山海經》中有多處記載,如《山海經·大荒東經》載:“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p>

鈲子老藝人閆海樹參加表演活動

社火表演

三、藝術形式

“文水鈲子橋頭鼓,要看紅火接麻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文水人依靠自己的智慧發展創造出多種民間藝術形式,內容多與祈雨祭祀、十八村接“麻衣仙姑”等有關。形式豐富多變,曲藝種類有文水蓮花落、文水三弦書、跌雜則、順口溜等;民間音樂有富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打擊樂、吹奏樂、民歌;舞蹈類有民間舞蹈和跑豹子等。在眾多的藝術品種中,鑼鼓打擊樂尤為豐富多彩,多與農耕文化祈雨民俗聯系在一起,村村自成一派,如文水鈲子、馬西鐃、社鼓、橋頭大鼓、閆家社福勝鑼鼓等。

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和人文社會環境孕育了獨特的文化,也為文化的生存發展提供了適宜的空間條件。文水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沉淀造就了尚德崇禮、重孝崇善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加上地處黃土高原,靠天吃飯的農業生產狀態,特定的地理環境為文水鈲子這種古老民間藝術的成長與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州市| 怀安县| 恩平市| 招远市| 兰溪市| 武清区| 孟州市| 南木林县| 海伦市| 年辖:市辖区| 东山县| 榕江县| 枣强县| 梁平县| 清苑县| 泰兴市| 瑞昌市| 定南县| 邳州市| 穆棱市| 三明市| 台中市| 新疆| 航空| 滕州市| 建宁县| 巴彦淖尔市| 旌德县| 石楼县| 略阳县| 小金县| 上饶县| 衡水市| 武穴市| 饶阳县| 义乌市| 灵川县| 文安县| 响水县| 新化县|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