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大朝會(一)告御狀
- 諸天運朝,從成為慶國皇子開始
- 風會子
- 2055字
- 2024-06-06 11:08:45
第四十二章:大朝會(一)告御狀
陳萍萍是誰?
北齊稱為劊子手。
離陽趙勾的老大元本溪,見他更是退避三舍。
北莽蛛網,也是沒少刺殺陳萍萍。
當年,蛛網暗中算計北齊。
也給肖恩設套,逼陳萍萍出手。
最終,陳萍萍堂而皇之。
憑借一己之力。
深入北齊,活捉大魔頭肖恩。
囚禁于監察院的地牢之中。
徹底搗毀,北齊錦衣衛的中樞。
話說白了。
幾大王朝,沒有人不想殺陳萍萍。
可想而知。
陳萍萍的厲害之處。
多遭人恨!
如今,這般惶惶不安的話。
卻是從陳萍萍的嘴里,說出來。
范建他總是覺得,有些身處夢境中一般。
“難怪,大皇子要謀朝篡位。”
“甚至,明目張膽的與我攤牌。”
“也有底氣,來拉攏你這位,監察院的院長。”
“原來背后,有一股暗夜力量在支持。”
“臥槽。”
陳萍萍心里驚道。
其實,他對于范建的話。
一點也不感到意外。
既然李承儒,把話講到這個地步。
那他的目的,根本不難猜。
除了,皇帝之位。
天下之事,還有什么可以吸引李承儒呢?
就這樣。
陳萍萍和范建,一直等待李承儒回京。
可是,范建等不急了。
于是。
他找到范七,質詢大皇子何時歸來。
之后。
范建吃了一碗閉門羹。
哪怕陳萍萍再三詢問。
李承儒,到底去往那里了,何時歸來。
范七總是回答,他也不知道。
院長,精心等待便是。
一日,兩日,三日過去了。
陳萍萍,沒有等到李承儒回來。
反而是等來了。
白陽湖畔,幾方勢力刺殺大慶使團的消息。
這幾日以來。
陳萍萍忙壞了。
伴隨著,監察院的調查的深入。
又輔以現場報告分析。
收集目擊證人的言論。
監察院派往離陽和北莽的暗探,紛紛傳來的消息。
陳萍萍。
也將這件事,復原的七七八八。
最后的結論。
不是,北涼王徐曉出的手。
那就是李承儒出的手。
再加上,李承儒如今不在虎賁大營。
也證實這個觀點。
事實是。
大皇子偷偷在白陽湖胖,謀劃了一場驚天之局。
坑殺多位一品境的絕世高手。
半日后。
監察院將調查結果,上奏給慶帝。
慶帝看后,直接昭告天下。
慶國百姓,當為武道大宗師。
燕小乙,賀。
隨即下旨。
封燕小乙為大將軍,領上柱國之職。
見帝不拜。
可帶甲上殿。
也可贊拜不名。
畢竟。
一位武道大宗師,份量堪比戰略核武器。
這幾日。
西胡那邊,也是安靜不少。
在這個敏感的時候,沒人敢擼慶帝的胡須。
凡是有點眼力勁的人。
誰也不會這樣干。
百姓們。
看見慶帝,如此龍顏大悅。
不過,他們卻看不到。
波濤之下的洶涌。
慶帝的雷霆之怒,馬上砸向離陽和北莽王朝。
慶國,皇宮。
慶帝下旨,文武百官上殿,共議國事。
大朝會。
武將,以秦業為首。
文臣,以林若甫為首。
監察院院長陳萍萍,位于龍椅下方的左邊,
龍椅下方的右邊,一共站著三位皇子。
第一位,太子李承乾。
第二位大皇子李承儒。
第三位二皇子李承澤。
太常寺協律郎,范閑也在。
今天。
這不是范閑第一次上朝了。
但他卻是,第一次參加大朝會。
“陛下駕到。”
慶帝身著天子黃袍,頭戴帝冠。
一身威儀,比以往更甚。
“陛下,老臣心里苦啊!”
慶帝剛剛坐下。
候公公尚未說出,百官。
上奏國事。
只聽見撲通一聲。
林若甫跪在大殿上,烏呼哀嚎。
“求陛下,為老臣做主。”
“否則,老臣今日撞死在金鑾殿上。”
林相之意,也迎來文武百官的低語。
慶帝,端坐在龍椅上。
其實,他心里的殺意,已經抑制不住了。
慶帝看了一眼候公公。
候公公也是秒懂。
“林相,有事好好說。”
“你若真有冤屈,朕必定為你做主。”
慶帝,這話的言外之意。
那就是。
你若有一句不真,朕要你的命。
“陛下,我兒之死另有緣由。”
“臣,望陛下嚴懲兇手。”
林若甫依舊跪地不起。
哪怕候公公多次攙扶,也是無濟于事。
見狀,慶帝頭疼不已。
他看向陳萍萍,也想讓監察院出來頂雷。
可是,陳萍萍一直低頭沉思。
一本正經的裝作看不見,慶帝的暗示。
“罷了。”
“林相,你且說來。”
“朕,好為你做主。”
聽到慶帝的話。
林若甫這才抬起頭來,叩謝圣恩。
“老臣,多謝陛下。”
見到林若甫起身,慶帝的臉上好看了許多。
“來人,快給林相賜座。”
候公公搬來一把椅子。
林若甫也不客氣,直接坐上去了。
“陳萍萍。”
慶帝喊道。
“陛下,臣在。”
“林珙之死,是何調查結果。”
陳萍萍,向前推動幾下輪椅。
看向慶帝,拱手一禮。
“陛下,林珙之死,早已經蓋棺定論。”
“林珙暗中勾結離陽暗探,刺殺太常寺協律郎范閑。”
“監察院并無疑惑之處。”
聞言,慶帝很是滿意。
這個奴才,關鍵時刻還是用的上。
“林相,你聽見了。”
“林珙之死,并無幕后黑手。”
“朕,沒有問罪林府,已是仁慈。”
慶帝的話。
極具威脅之意。
朝堂之上,站立不少林相的門生。
他們也是希望林若甫,見好就收。
萬萬不可,執意問罪下去。
“陛下,陳萍萍有罪。”
“監察院,亦是失職。”
林若甫氣極而怒,大罵對面的陳萍萍。
“監察院,乃是陛下的耳目。”
“天下之事,鮮有不知之事。”
“這個幕后黑手,一定是與監察院勾結,隱瞞消息。”
“不然,監察院為何晚到一步。”
聽見這話。
文武百官,也是吃到一個大瓜。
牛欄街刺殺一案,不簡單了。
這個。
不為人知的內幕,究竟是誰的手筆。
“林相此言何意。”
“難不成,林相知道背后之人是誰?”
陳萍萍與之相對。
兩人言辭之激烈,堪比一場大戰啊!
“陛下,老臣以相位作保。”
“臣之言,沒有一句是憑空捏造的。”
“如今我兒已死,背后之人卻繼續在逍遙法外。”
“老臣,心有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