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未來規劃
- 諸天影視從參加野貓婚禮開始狂飆
- 心動豆魚叉
- 2323字
- 2024-06-19 18:00:00
但沒辦法。
作為港片的最后輝煌。
這部片子方默是必然要拍的。
至于說未來如何……
王三日那人很神奇。
只要有錢,只要有命題,他就能夠寫出不錯的本子。
再說,麻煩的也就是這幾年。
等到方默準備籌備的網文平臺建立起來,并且迅速擴張之后,就意味著自家有了源源不斷的劇本。
到時候哪里還需要如此麻煩?
直接改編那些人氣產品就好了。
而且也不需要那些什么玩個性的導演,商業片就只是需要工具人。
你愿意那你就是導演。
不愿意那就滾蛋。
一個個只想著花投資人的錢去表現自己的個性的全都滾蛋!
什么第五代、第六代,全都滾!
方默懶得理會那群只知道無病呻吟的家伙。
你想要表達自己,你可以自己投資或者去坑別人。
反正別在他這里轉悠就行。
其實有一說一。
老謀子不碰劇本,那他就是國師。
馮褲子其實本事還可以,不過這人嘛……
為人不評價。
至于最后一位所謂的大導演……
嘿嘿。
老老實實不碰劇本,還可以保證不賠,碰了劇本就是賠。
不過……
誰讓這位爺拍一部戲就建一座城呢?
你以為為什么很多人明明知道他拍戲賠錢,卻還是愿意投他?
你們猜那些用來拍戲的城池們,最后會變成什么?
然后是江紋。
江紋是一個很特殊、很個性的導演。
所以他拍得片子,充滿了自我表現欲。
所以他的片子,商業成績就一般了。
實際上,哪怕是“讓學”鼻祖的《讓子彈飛》,其實票房也就那么回事兒。
不到七個億。
還不到同年《阿凡達》的一半。
而《阿凡達》不就是一群房地產商在宇宙里強拆的破故事么?
說實在的,別說和國內相比,就連在海外的口碑也不怎么樣。
但誰讓人家的特效做的太好了呢?
不過說起來,國內游戲業還真的要感謝《阿凡達》。
正是因為《阿凡達》的爆火,讓整個內地都開始重視起電腦特效來。
從而為國內培養了大量的電腦特效的苗子。
這也是后來動畫電影能夠崛起的根本原因。
否則《阿凡達》之前國產特效的巔峰水平是什么?
答案是2001年的《蜀山傳》。
可《阿凡達》都已經是2010年的作品了!
你就知道這十年期間,國內對于電腦特效的不重視程度了。
但其實,這之中還有著另外一道副線。
那就是國內電子游戲行業的衰退。
眾所周知。
電腦特效的就業場景一般為兩個。
一個是影視劇特效。
另一個就是電子游戲。
前者因為《蜀山傳》、《風云2》的巨虧,直接導致大部分的特效公司都沒了。
后者則是因為隨著網吧時代的興起,網絡游戲的興盛,輿論對電子游戲的抵制,直接導致國產單機、主機游戲的消失,從而導致游戲相關的電腦特效行業也悄無聲息的消失了。
如果說主機、單機市場,相當于文藝片的話,那么網絡游戲、網頁游戲和手機游戲就相當于商業片。
當文藝片不存的情況下,商業片又能有什么發展?
就連好萊塢后來都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情況,更何況是亞洲甚至是國內?
兩條就業出路的封閉,直接導致整個國產特效徹底死絕。
后期雖然偶爾也有《愛情公寓》這種突然間出現的巔峰。
但那也僅僅只是曇花一現。
而且之所以會出現曇花一現。
而且也就僅僅只是一集的一部分。
加起來不會超過十分鐘。
就這樣的情況下,就燒掉了300萬。
如果換成電影,又要花掉多少?
一部90分鐘的電影,三分之一都是特效,過分么?
不過分。
也就是30分鐘。
如果按照《愛情公寓》的標準,那就是2700萬。
但問題是……
同時期的戲,哪怕是所謂的國產大片,它真正的制作費用也僅僅只有可憐的1000萬。
什么?
有些片子的制作成本能夠達到5000萬?
呵呵。
十萬元一頂的假發。
二十萬元一根鋤頭。
你猜猜那些片子是怎么達到5000萬的制作成本的?
都說五毛特效。
這些特效當然不只有五毛錢。
但是這些特效不超過500萬才是真的。
一部投資上億的大片,特效加起來不超過五百萬?
要么就是投資四個億,特效加起來才一千萬。
就這樣的垃圾,還有臉吹噓什么國產大片?
呵呵。
然而電腦特效這東西,不是說今天制作,明天就能出的。
國內的特效水平,大幅度達到日韓程度的時間點,是在15年。
那么這一年出現了什么呢?
答案是STM出現在了國內。
所有這一條條線連接起來,才誕生了后世那種十分畸形、奇葩的情況。
當然,這也僅僅只是方默個人的猜測,至于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
不過這個年代,特效可以從國外挖。
電腦可以直接購買。
只要愿意砸錢,并不是什么麻煩的事情。
但問題是……
真人電影的關鍵不在于特效,而是在于真人。
尤其是女性藝人。
這個年代,國內女性藝人的數量是遠遠大于男藝人的。
而這個年代崛起的男藝人,說實話,能夠在后世仍舊紅火的,還真的不多。
大多數要么有問題,要么出事了。
所以問題來了。
想要捧人,那么捧誰的性價比比較合適?
答案當然是女藝人。
尤其是85花。
但目前為止,85花普遍的年紀才15歲。
而且其中也許還要去掉許半夏。
那就意味著85花里,一個真正意義上能打的都沒有。
要么方默等到十幾年之后的95后上位。
要么就是去力捧80后女藝人。
除去四大花旦之外,真正受到關注的,也就是這個時代的這些女港星了。
而這些人里面,考慮到未來也好,考慮到現在也罷。
最終能夠繼續紅下去的,其實也就是那么幾個。
具體到實際上,恐怕不會超過兩個人。
哪怕是方默面前已知的這四位里面,真正走下去的,其實也就三個。
還不包括現在年紀和名氣最大的黎珈而。
而且這還是女藝人。
然而問題是,就算是傻子都知道,娛樂圈真正賺錢的,其實還是男藝人。
然而問題來了。
這個時期算上已經決定轉型幕后的哥哥之外,80后男藝人還有幾個?
其中又有幾個值得力捧的?
不考慮未來的負面新聞來說,謝廚子和陳老師這倆人是否應該力捧?
這可都是問題。
前者算是最后一位巨星。
可惜私人情感反而成了其人生的代表作。
后者更是成了全國青年的啟蒙。
從而讓未來的風氣敗壞開了個頭。
雖然在這件事里,他是受害者。
但還是那句話,如果不是他的原因的話,也不會毀滅了近一半的港星星途。
但現在的問題是,這兩位都不是TVB捧起來的。
所以是否繼續捧兩人,也不是方默能夠阻止的。
撓了撓頭,方默只感覺一陣為難。
不過相對于方默的為難,整個港島卻一下子熱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