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大采購”
- 諸天影視從參加野貓婚禮開始狂飆
- 心動豆魚叉
- 2088字
- 2024-06-15 18:00:00
首先第一個,就是多點觸屏技術。正是基于這種技術,才有了水果手機。
第二個,則是玻璃屏技術。
這個技術是方默曾經找資料的時候,無意中看到過的。
這個技術也是后來菊花廠推出自己的昆侖玻璃的最初版本。
別看小小的一塊玻璃屏,可這東西目前的情況是全球范圍內被壟斷了。
基本上全行業75%的玻璃,都是大猩猩玻璃。
想要不受制于人,一塊屬于自己的玻璃才是關鍵。
只有作為重生者的方默才知道,不被卡脖子,才是未來國產品牌的唯一出路。
而且現如今的手機,基本上都是將屏幕做得很小。
這就讓方默感到十分不滿。
畢竟他已經二十多年沒有見過這種落后的設計了。
自然十分不舒服。
所以擁有自己的玻璃屏技術,才是未來更換屏幕的關鍵。
第三個技術,和手機無關。
但卻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專利技術。
手柄震動技術。
方默之所以要購買這個技術,是因為當前世界范圍內的三大游戲廠商里,除去今年宣布已經不再進行主機開發的世嘉之外,包括索大和剛入局的巨硬,都是采用的這種技術。
但是……
這兩家都沒有相關專利!
這件事是前世方默偶然間翻資料的時候才看到的。
當時索大是從創造這個技術的Immersion公司程序員口中套出來的關鍵性技術。
然后在沒有進行專利申請的情況下就匆忙弄了出來。
當然,它也沒法申請。
因為當時這個專利已經被人家Immersion公司申請成功了。
明年或者后年,這家公司察覺到了PS主機上的手柄技術侵權了他們的專利,一紙訴狀,將其告上了法庭。
而巨硬當時也是跟著索大一同設計了振動手柄。
所以巨硬也侵權了。
他們先找上的是巨硬。
巨硬直接認慫,不但痛快的掏了2000萬美刀,還花錢購入了該公司10%的股份,并且簽下了獨家授權條款。
索大在面臨起訴之后,不止一次想要上訴。
可他們的律師卻完全搞錯了方向,導致最終索大敗訴。
賠償1.2億美刀。
然后……
然后讓人感到戲謔的一幕出現了。
巨硬直接以已經入股該公司為由,起訴了該公司。
最終Immersion公司足足賠償了4000萬美刀!
不但將當初獲得的賠償全賠了進去,就連專利技術也丟了,還虧了一大筆錢。
如此戲劇化的一幕,自然讓人的印象比較深刻。
方默既然要做手機。
那么游戲手機是免不了的。
而游戲手機的相關技術里,最為關鍵的,就是震動技術和陀螺儀。
而與其等到以后被人當案板上的肉去砍,倒不如摻和一腳。
在購買下Immersion公司之后,方默在獲得相應技術之后,就催促Immersion公司開始整理相關資料,對于索大和巨硬進行起訴。
不過因為此時巨硬還沒有正式上市,所以方默的要求是延期到明年年初。
Immersion公司在知道自家專利竟然被侵權之后,表現出了十分的憤怒。
不過好在在安東尼的勸說下,他們決定收集證據,準備到明年好好起訴巨硬和索大。
方默雖然暫時還沒有進入游戲主機的想法。
但是既然如今有技術,有錢,布局一下也沒問題。
而且電子游戲未來可是作為賺錢的產業之一。
“電子HLY”雖然只是一句抹黑的言論,但是其效果,其實也差不多。
前世還傳出過玩游戲把癮戒了的新聞。
所以方默沒有理由不發展電子游戲。
不過對于主機游戲,方默其實并不看好。
實際上,前世也只有這三家一直做下去了。
既沒有第四家,主機事業也在逐漸衰落。
后來都出現跨主機平臺的作品了。
也不知道當年因為主機獨占而留守某個主機平臺的玩家們,是不是成了小丑?
除去這三個技術之外,其他的就是一些產業收購了。
其中就包含了剛剛成立的寶開公司。
其實安東尼能夠找到寶開的三名創始人,還真的有一點運氣在。
寶開的三名創始人剛剛成立公司,還沒有開始第一款游戲的制作,就被安東尼找到。
接下來就沒什么曲折了。
如今加起來只有50000美刀的三名創始人,在聽聞方默要花費10萬美刀收購寶開之后,自然十分高興。
三人很快就入職了。
雖然從老板變成了高級打工人。
但是方默的主要業務是在九州,所以并不會過多干涉相關游戲開發。
反而有些類似于天使投資。
只不過是方默購買下公司,三人各自擁有10%的分紅權。
而當他們離開之后,這筆分紅權就會被回收。
也算是變相的控股了。
但方默不但提供充足的資金,而且還不干涉創作,自然讓三人沒有理由拒絕。
寶開只是眾多游戲公司之一。
第二個則是由原《榮譽勛章》的2015工作室大部分員工組成的Infinity Ward工作室。
這家工作室正是日后大名鼎鼎的《使命召喚》(PS:簡稱《COD》)最初的工作室,也是日后的重生娛樂。
其實原本方默只是戰略性詢問,在得知此時的2015工作室還沒有解散之后,就想著趁著還有時間,將這家工作室挖走。
一方面,是因為《COD》本身的品質擺在這里,IW工作室最巔峰的,就是《COD4》。
雖然這個系列的問題很大。
國內一直到他穿越的時候,都沒有大規模上線。
但是如今既然搶先一手截胡,方默也正好改造一下。
不可否認的是,IW工作室的實力擺在這里。
利用《COD》游戲的影響力,在未來開始布局,顯然才是方默收購這家游戲工作室的根本原因。
而且關鍵是既然買了震動手柄技術,日后開發主機游戲也好,開發手機游戲也罷。
都需要一款能夠鎮得住廠子的FPS大作才行。
《COD》顯然就是最佳選擇。
而為了防止一家獨大,方默還特意讓人聯系了《CS》。
簡單來說,《CS》原本是作為V社《半條命》的一個模組。
經過兩年的研發和更新,如今的《CS》已經成為了歐美社區十分有名的一款FPS類型游戲。
不過這游戲之前只是為愛發電。
如果沒有方默,他們會在未來的某天,被V社招安。
并且在后來逐漸成為V社的搖錢樹之一。
當然,如今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