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賢才來投
- 穿越戰國,我信陵此次要當王
- 小寧之希望
- 2212字
- 2024-06-05 20:34:41
楚國某深山中
鹖冠子看著他的這位得意弟子,少年被趙武靈王所看重,可惜卻還是被迫離開,問道:“龐煖,你又打算下山,是要去魏國嗎?”
“正是,老師,學生現在也在老師您這又學了50多年,學生認為自己的才識足夠可以使魏國強大?!饼嫙湸鸬馈#嫙?,戰國末期縱橫家、兵家,曾擒殺燕將劇辛以及合縱五國伐秦)
鹖冠子微微點頭說道:“龐煖,你現在也有七十六了,既然又在我這里學了近50年,那我再問你用兵之道,你覺得用兵之道在于什么?”
“百戰而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勝,善之善者也。但不戰而勝在于國強,學生打算出仕魏國,現在魏國國力已衰,不戰而勝已經不適合魏國,因此學生認為強國需以不戰而勝為主,攻伐為輔;弱國需以練精兵、高筑墻為主,合縱為輔?!?
鹖冠子微微的點頭,笑著說道:“龐煖,你現在已經成長不少了,你剛才說的非常對,但是弱國還需廣積糧,所以對于一個弱國來說,精兵、城防、糧草為重中之重,只有精兵和城防還不行,不然就像長平之戰趙國無糧支撐,被逼無奈主動出擊,遭此大??!”
“學生明白了。”
鹖冠子又說道:“龐煖,這是為師從鬼谷子那得到的《本經陰符七術》,這書中集中了養神蓄銳之道,你可以好好研讀,為師相信應該對你有幫助的。”
“多謝恩師,學生告辭了?!?
…………
書房內
魏無忌扶著荀況坐在首位,荀況也是對魏無忌這禮賢下士的行為感到很滿意。
魏無忌坐在一旁,如同學生問老師一樣,問道:“荀子先生,您也是知道的,以前我魏國也是稱霸天下,武卒之威,天下誰能敵!但是現在我魏國已經衰落了,寡人想使魏國重新復興起來,不知先生有什么可以教我的嗎?”
荀況說道:“大王可知兵乎?”
“當然知道。”
荀況隨即說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魏國之衰在于兵事之察?!?
“那請問先生認為用兵的方法在于什么?”
“我所聽說的古代的方法,大凡用兵打仗的根本在于使民眾和自己團結一致。如果弓箭不協調,那么后羿也不能用它來射中微小的目標;如果六匹馬不協調,那么造父也不能靠它們到達遠方;如果民眾不親近歸附君主,那么商湯、周武王也不能一定打勝仗。所以善于使民眾歸附的人,這才是善于用兵的人。所以用兵的要領就在善于使民眾歸附自己罷了?!?
(關于荀子知兵一事,是根據《荀子·議兵篇》得知)
魏無忌微微的點頭同意,又問道:“魏國衰落,現在寡人想使魏國強大,該如何強國呢?”
“一國的強大在于富國、法行、強兵、王霸,不知大王想聽哪一個?”
“能說一說富國嗎?”
荀況欣慰的笑道:“大王果然不同凡響,之前我說的強國之道,幾乎所有的國君都是先聽王霸或強兵,唯有大王卻先聽富國之道,一國之強的根本在于國富??!那請大王聽我細說。”
“國富在于五點,節約、農時、名分、護民、禮制,推行節約費用的制度,所以糧食財物會有盈余,有盈余國就會富足;不誤農時,春不耽誤播種,秋不耽誤收割,那么農田就會得到合適的打理,百姓也就富裕了,百姓富裕國家也就富裕了;名分在于賞罰分明,賞罰得體,百姓和官吏就會積極,百姓和官吏積極了,那么農田就會被多施肥并且得到精心的耕作;農田被多施肥并且得到精心耕作,那么生產出來的谷物就會增長上百倍,護民在于實施百姓富足的政策,整頓關稅、商稅,并用刑罰制約,商賈就不會欺詐百姓,按情況收田賦,百姓就不會有怨言,百姓沒有怨言,不被奸商所欺詐,那百姓就會親附國君,那離天下一統也就不遠了,禮制在于制定律法,以法懲治奸惡之人,以禮約束百姓行為,以禮義苛察官吏,這樣國家就會安寧,國家安寧財富就可以得以積累,財富積累國家也就富裕了。這就是富國之道!”
魏無忌欣喜道:“先生之言已經說到寡人的心坎上去了,寡人決定任命先生為司寇,與相國一同進行改革,還請先生能夠答應。”
“大王竟然重用臣,臣必定誓死報效大王!這是臣的著作,共計三十二篇,特意獻給大王!”
魏無忌高興的說道:“寡人得先生如同文王得姜太公!”
“大王,今天心情不錯??!是有什么好事嗎?”
魏無忌看著他這位堂弟安陵君魏武,笑著說道:“今日寡人聽了荀子先生的話,使寡人茅塞頓開,荀子先生果真大才也!魏國復興有望了?!?
魏武想了想說道:“大王,臣有一個門客,叫唐雎,年齡也快70了,但此人可不一般??!絕對是大才!不知大王想要見此人嗎?”
“哦!既然有才華,那就叫這個人來見寡人,如果真的很有才華,寡人絕不吝嗇!”
“是!”
…………
安陵府
唐雎正看著《論語》一書,此時魏武就走了進來,唐雎趕忙站起身,恭敬的說道:“見過安陵君?!?
“先生不必多禮,我知道先生的才華,因此將先生舉薦給大王,大王晚上邀請您去見他,我就在此先恭賀先生了!祝愿先生馬到成功!”
“多謝安陵君舉薦之恩!”
魏武笑道:“沒事,先生請起?!?
晚上
魏無忌看著這位年有70的唐雎,也是對此十分敬仰此人,要知道歷史上他就憑借一張嘴保住了安陵國。
魏無忌恭敬的問道:“唐雎先生,請問有什么可以教寡人嗎?”
唐雎答道:“大王,臣認為魏國要想復興在于奪回河東!在此之前魏國的發展方向應該面向東方,現在秦國這幾年恐怕是不會攻伐我們,衛國、魯國以及泗下十二諸侯,這些國家雖小,但是聚攏在一起足有六百里的土地,大王可以先滅衛,聯合楚國分魯,再趁機攻伐泗下十二諸侯,然后奪秦國的陶邑,占中原以威天下!再聯合楚、韓、趙、燕攻伐秦國,奪河東之地,霸業即成!”
“好!先生謀劃的不錯,寡人拜先生為客卿!與相國一同對魏國進行改革!”
“多謝大王!”
…………
“到大梁了沒有?”
“父親,已經快到了?!?
“嗯,龐籍,到了之后叫我一下。”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