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來到吳王府,徑直走到書房外,他把不準朱允熥叫他來的目的,不會因為早朝的事兒吧?
“舅爺,進來吧!”
“末將參見吳王殿下!”
“舅爺,不要多禮了,坐吧!”
待胡六奉茶出去關好門后,朱允熥凝重的看著藍玉。
“舅爺,可堪一戰(zhàn)?”
藍玉被朱允熥的問話驚住了,沒聽說有戰(zhàn)事啊!
他是涼國公,如有戰(zhàn)事發(fā)生,現(xiàn)肯定已被召入宮里了。
“殺!!!”
藍玉站起身,雙拳抱于胸前,一個“殺”字就是回答!
“舅爺威武,坐吧!
北邊將有戰(zhàn)事發(fā)生,咱準備奏請爺爺,讓舅爺領兵出戰(zhàn),俞通淵熟悉嗎?”
“老伙計了”
“好!舅爺這段時間好好研究高麗和倭國的情況,可能是水路兩軍協(xié)同作戰(zhàn),這關系到咱后續(xù)計劃,不容有失!”
“是,殿下!”
藍玉松了一口氣,他還以為朱允熥要。。。
第二日下朝回到吳王府,高麗使臣已經(jīng)候著了,這是怕他有事兒“忙”去了,不在家嗎?
朱允熥穿著吳王服飾,走進會客廳,龍行虎步,氣度非凡。
“下國使臣趙浚(李芳遠),參見上國吳王殿下!”
“使者免禮,看座!”
趙浚雖然年近半百,眼睛炯炯有神,身著高麗官服,留有胡須,溫文爾雅;
李芳遠眼神內斂,儀表堂堂,眼睛里不時冒出精光,鋒芒畢露。
“使者先生求見本王,所為何事?”
“稟大明吳王殿下,下臣到訪應天數(shù)日,想盡早拜見大明皇帝陛下!請殿下。。。”
“唉,爺爺因父親去世傷心過度,如無緊急要務,本王見一面都難,煩請貴使稍安勿躁,本王會擇機奏請此事!”
趙浚無語,麻煩你找個合適的借口可好?你爺爺每天上朝,這不是什么秘密。
“尊貴的吳王殿下,高麗國內內憂外患,下臣確有要事需奏請大明皇帝陛下,煩請殿下代為通報,高麗永世念殿下大恩大德!”
“哦?煩請貴使仔細說說,否則爺爺問起,本王說不明白,說不定會壞事兒”
“這。。。”
“貴使是信不過本王?來人,送客!”
“不不,殿下誤會了,下臣道來便是!”
這次被送客,下次登門就不見得準許了,國內拖不起。
“吳王殿下,國內王族昏庸殘暴,奢侈無度,民不聊生,群臣擁戴門下侍中、和寧伯李成桂為王。
可國內仍有反對者存在,加之倭寇犯邊,下臣奏請宗主國大明皇帝陛下冊封,以穩(wěn)定下國局勢,請王爺幫忙!
高麗國感激不盡,以后但凡宗主國有命,舉國上下毋有不從!”
狗屁的群臣擁戴,李成桂是達魯花赤李椿(孛顏帖木兒)的次子,歸順高麗,說白了就是外人。
篡權能得到高麗臣民支持才怪,不過這和他有什么關系?
“本王明白了,貴使先回會同館,本王盡量促成此事!”
“是,下臣告退!”
高麗使臣離開后,胡六拿著禮單走進來交給朱允熥。
朱允熥一看,好東西不少嘛!光10支高麗參就價值不菲,更何況還有諸多奇珍異寶,估計是高麗王宮的東西。
當然瓷器和馬匹是少不了的,高麗進貢的清單里面就一些土特產,人參、美女、瓷器、馬匹,
“殿下,翠玉樓傳來消息,王爺交代的事已辦妥,消息已經(jīng)進京!”
“哈哈,天助我也,準備一下,咱要進宮!”
既然情報進京,估計朱元璋已經(jīng)看到了,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爺爺,孫兒有事奏請爺爺同意!”
“臭小子,是關于高麗使臣的事情吧?”
“嘿嘿,爺爺料事如神!”
“屁個料事如神,你剛見過高麗使臣,就來了,咱還能猜不出?”
“爺爺,高麗變天了,門下侍中李成桂篡權,倭國扣邊,高麗想獲得爺爺冊封”
“亂臣賊子想請封?”
“爺爺,孫兒認為可以冊封!”
“理由!”
“爺爺容稟:
第一,李成桂廢除高麗國王,現(xiàn)大權在握,這是改善和高麗關系的契機,不管冊不冊封,李成桂都將成為高麗新王。
第二,高麗原本是前元藩屬,表面歸順大明,其實是親近前元,前元雖然茍延殘喘,對高麗來說依然是龐然大物。
李成桂不是前元王族,既然請求冊封,肯定是親近大明的,對咱們更有利。”
“哈哈,孫兒看的通透,咱心甚慰!”
朱元璋本就有意冊封,高麗的消息在使臣進入大明境內時,驛站已經(jīng)快馬加鞭將高麗訴求上報了,之所以拖到現(xiàn)在,他就是要看看朱允熥如何處理此事。
“看看這個,如果你是咱,會如何處理?”
朱允熥拿起奏疏,石見銀山的消息朱元璋果然收到了,朱允熥一喜,他正發(fā)愁如何提及此事,瞌睡來了遞枕頭。
“爺爺,孫兒有個想法”
朱允熥說完后眼珠子左右看了一眼,朱元璋會意,揮手讓閑雜人等退下。
“爺爺,孫兒認為這是一個機會”
“具體說說”
“高麗遭倭國扣邊,咱們作為宗主國,出兵保護不過分吧?”
“國庫可沒有多余的銀子”
“爺爺,咱們保護高麗,總不能讓咱們自己掏銀子吧?高麗出點軍費糧草是應該的,這在民間叫保護費!”
“嗯?”
“倭寇犯邊的地點在合浦,距離倭國本土兩千多里(一千公里),咱們的戰(zhàn)船抵達肯定沒問題。
既然要替保護高麗,為除后患攻擊本土是最好的選擇,再說了海盜盛行,大明沿海苦倭寇久已!
據(jù)孫兒估計,五萬大軍加上水師一部分足以。
有銀山銅海,咱的國庫想不富裕都難!”
朱允熥越說越興奮,朱元璋怔怔看著他的嫡孫,啥時候他老朱家的人變得這么陰險了?
標兒溫文爾雅,這大孫子能將無恥美化到如此地步?貌似文官的嘴也能堵住。
關鍵是情報顯示倭國有巨量銀礦和銅礦,他窮怕了,想不動心都難。
“孫兒,你是什么時候變得這么無恥的?”
“嘿嘿,爺爺!您這么說就不對了,咱傳承您的血脈,估計是血脈里自帶的”
“臭小子,你太爺爺他們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咱也是苦哈哈出生,一生忠厚老實。。。”
朱允熥滿頭黑線,就你還忠厚老實?
忠厚老實的人能當上皇帝?
他發(fā)現(xiàn)他的這位爺爺其實也蠻無恥的,不過他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