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家事國事,哪有那么清楚的?
- 我大明第一忠臣,權勢滔天過分么
- 魚今天退休了么
- 2059字
- 2024-06-14 17:30:00
正經的貪污?
還能有這個說法?
蔡洪春有點瞠目結舌,貪污的人還能有正經的?正經人里有貪污的?
看著一臉懵逼的蔡洪春,樊野也是哈哈大笑起來,他招呼著蔡洪春坐下來,然后才說道:“別急,師兄也要來了,咱們等等師兄。”
蔡洪春這才神色一凜。
師兄?
何公詠?
他端正的坐直了身體,這個時候的蔡洪春腦子里還想著自己的“立場”。
不多一會兒,見到蔡洪春進來,所以等著的何公詠見著蔡洪春良久都沒出來,心里也著急了,當即也快步走向了樊野的屋子。
這可不行。
老師派他來是干什么的?不就是怕這小子直接投了嚴黨?
“咚咚咚——”
敲門聲伴隨著何公詠客氣的話傳來:“大人,下官有點事情想與您商議,不知現在是否合適?”
這是試探。
樊野只是笑著說道:“師兄啊?快進來吧。”
等到何公詠進來了之后他才開口說道:“你我都是自家人,客氣什么?”
“多勻啊,將我擬定的紅票事務給我師兄瞧一瞧。”
“這福利署雖然是我領頭,但事情卻是要咱們三個一起商議的嘛,別等到時候傳出去搞的整個福利署就我說了算一樣。”
樊野的神色雖然笑瞇瞇的,但何公詠以及蔡洪春都是手下一抖,這是想把他們兩個都摻和進來啊。
既是一種認可,也是一種威脅。
意思就是告訴這三個人,咱們才是一伙的,或者說,咱們三個才是被串到一根繩上的螞蚱。
只是相對于蔡洪春的了然之外,何公詠有些迷惑。
這小子哪里來的底氣,覺著自己跟他是一伙的?
憑這張擬定事務的折子?
他低下頭看過去,卻只見十分尋常的一張紙上寫著幾個大字。
何公詠比起來蔡洪春還是要差了許多,畢竟他這幾年是在翰林院當庶吉士,而蔡洪春則是實打實的從六部、內閣輪值的老油子。
他抖了一下,沒看出來這其中的奧妙。
“這....”
樊野則是笑瞇瞇的,何公詠是個什么人,他今天接觸了幾句就有把握了,現在則是截住了何公詠的話頭:“大家都是自己人,本官也不與你們說兩家話。”
“福利署的紅票事務利潤非常龐大,大部分是要填進去給六部、諸多衙門以及內閣的,這各方面都要錢,但即便是從咱們手指縫里漏出來的這點,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這錢其中三成是要孝敬給陛下的,直接與節禮事務的錢一起走陛下的內帑。”
“剩下的那四成是兩位閣老一人兩成,至于他們怎么分給手下的人,本官不知道,本官也不想知道。”
他望著兩人,眉宇中帶著些許冷色:“剩下的兩成,是本官的。”
“你們也別問憑什么本官可以拿這兩成,因為本官是福利署的署長,這錢是本官應拿的。”
“剩下的一成么.....”
樊野臉上的冰冷瞬間消解:“那便是多勻以及師兄的了。”
“兩位意下如何?”
表面上是問他們,實則是讓他們問一問背后的那兩位。
蔡洪春與何公詠對視一眼,都看出來了對方眼里的慎重。
樊野的態度很簡單了。
他只想撈錢,什么事情都不想插手。
之前所說的“四成”也是一個交代,這四成里面你們誰本事大誰就拿得多,誰都奈何不得了誰,那就正好一人一半。
蔡洪春當即點頭。
來之前嚴嵩就已經交代過了,所以他也不會說什么。
而何公詠則是猶豫了一下:“這....大人拿兩成下官倒是沒什么意見,只是這...我與蔡大人....”
聽著這話蔡洪春有點著急。
千里當官只為財,這個傻子自己不要也就算了,怎么還能把別人碗里的也往外扒拉呢?
只是還沒等他開口,樊野就說話了。
“師兄。”
他的聲音刻意加重了一些:“這從地方到朝廷,從六部到內閣,就是一張巨大的蜘蛛網。”
“會吐絲織網的人都在上面。”
“你不拿,蔡大人怎么拿?你和蔡大人不拿,我怎么拿?我不拿,兩位閣老怎么拿?兩位閣老不拿,陛下怎么拿?陛下不拿,六部的人和司禮監的人怎么拿?”
“師兄不要自誤啊。”
意味深長的話語一下子讓何公詠面色漲紅,片刻后才終于道:“下官知道了。”
而等到他急匆匆的離開之后,蔡洪春才舔著臉笑著:“大人,這半成確實是有點多了,再者說下面的人是不是.....”
“依我看啊,我與何大人一起拿半成,剩下的半成給衙門里的兄弟們?”
樊野微微搖頭:“不必你們出,我拿的兩成里勻出來半成就是了。”
他瞇著眼睛:“下面的人吃到了,咱們才能吃好,咱們吃好了,上面的人才能吃飽啊。”
說到這里,樊野的話里面又轉了個彎:“蔡大人啊,這錢可是得好好拿著。”
蔡洪春一身冷汗的彎腰:“大人放心,小的一定會好好拿著的。”
樊野這才露出了一副孺子可教的神色,擺了擺手讓蔡洪春下去了。
走出這道門,蔡洪春整個人才是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
這錢拿著燙手么?
燙手。
拿了這錢,他和樊野就真的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了,對這邊就得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然這錢能讓你白拿?
但這錢能吐出來么?
不能。
還是那句話,千里當官只為財,他在內閣和六部混了那么多年,為的是什么?
不就是這白花花的銀子么?
松了口氣,蔡洪春就麻溜的往嚴閣老的府上去了。
.........
玉熙宮
家事、國事、天下事,什么事能瞞得過在這玉熙宮清修,從未出過玉熙宮一步的嘉靖?
什么事情都瞞不過。
所以當蔡洪春和何公詠出門的時候,錦衣衛就把消息傳回了大內。
嘉靖不置可否,唯有在聽到那句“三成”并入“節禮錢”一同入內帑的時候,臉上才出現了一絲微不可查的笑容。
于是,在呂芳說有人上了一道折子,參樊野貪污的時候,嘉靖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家事國事,哪有什么清楚明白的。”
“那池子魚把水都攪弄混了,換一池子干凈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