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妃可是正經的古代女子,哪里見過這樣的場面,以為是太子殿下又搞出什么幺蛾子,雖然太子已經很久沒有這樣抱過自己了,但是這時間地點都不對啊。
“誰看見了?誰看見了我不揍他,放心吧媳婦,沒人看見。”李承乾完全當周圍的宮女太監不存在。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一旁的太監宮女都嚇傻了,這太子爺安穩了幾天,現在怎么又開始了。
當即一個個開始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說著“奴婢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看見!”
李承乾頓感無趣,本來就是一句玩笑話,搞成這個樣子,李承乾當然也不會去解釋,抱著媳婦就回房了。
一旁的宮女太監跪了一會兒,發現沒事,松了口氣的同時,也覺得太子妃多好的女人啊,怎么嫁給了太子這樣的紈绔子弟。
豪門不是那么好進的啊。
梅開三度。
“殿下你好像變了?”蘇妃看著眼前躺在一旁的男人。
李承乾滿不在乎的說道:“哦?我變了?你說說變好了,還是變的不好了。”
李承乾此時也不怕被人看出自己和以前不一樣,因為沒有人會懷疑大唐皇室嫡長子的血脈,只要是老李家的種,性格行為有些變化也改變不了什么。
“當然是變好了,以前的殿下雖然時常把自己的身份掛在嘴邊,其實是有點不自信的,而現在殿下雖然自稱是我,但是看的出來,殿下已經比以前自信多了,而且最主要的是對臣妾更好了。”蘇婉一邊說一邊就和做了虧心事的小丫頭般縮進了被窩里。
“殿下不會責怪臣妾這樣說吧,臣妾只是胡言亂語罷了。”
“哈哈,媳婦你還真是可愛啊。”“啵”李承乾抱著自己的媳婦親了一口,夫復何求啊,想起上輩子累死累活也不被心愛的女人看得起,而此刻只是一點溫柔就可以讓這樣一個知書達理的好女孩開心不已。
生活啊,又有誰生來不想做個富家公子呢?奈何投胎技術不過關啊。
那個給自己秘籍的老人,不會真的是神仙吧,還是巧合。
李承乾經歷一番運動之后,身體依然很有精力,就要起身。
“殿下,讓臣妾來服侍您,站好。”
“啊...”
蘇婉剛剛想起身給李承乾服侍穿衣,但是奈何剛站起來就倒下了。
李承乾看著已經羞紅了臉的俏媳婦,再次大笑起來,看來自己的媳婦身體可是沒有自己的身體棒啊。
蘇妃想叫侍女進來服侍太子殿下穿衣,可是又怕侍女看到自己現在的樣子。
隨后果斷的被子蒙過頭,做一只鴕鳥,什么也不知道。
李承乾現在也學會了自己穿衣,這大唐的服裝還是挺耐看的。
就在李承乾和自己的小媳婦你儂我儂的時候,皇宮里的太極殿上可沒這么溫馨。
一身龍袍的李世民高坐于臺階之上,兩旁還有一個太監候著,不過腰一直是彎著,沒有直起來過。
“陛下,那吐蕃的鳥人竟然敢加害與長孫皇后,甚至妄圖毒害陛下,老臣只有五萬兵馬,必將踏平那吐蕃,讓其沒國,讓那些鳥人也明白我大唐的厲害。”
叫的最兇的當屬盧國公程知節了,李二陛下的鐵桿,只要不惹的陛下生氣,什么御史文官文城大將,老程都不放在眼里。
一說到打仗還對于另外一邊的那些文臣謀士擠眉弄眼,那是有些得意。
一旁的文官看到程咬金那得意的樣子,也沒有人上前去彈劾他,顯然是有前輩努力過,但是沒有用。
這老程可是李二陛下好不容易收服的鐵桿大將,沒做什么太出格的事情是不可能擼掉的。
而朝堂之上隨著程咬金的帶頭沖鋒。
越來越多的武將不甘寂寞,接二連三的開始揚言自己可以帶兵滅了吐蕃。
而那些文臣大多也沒有出言反對,畢竟這可是要加害大唐皇室,不揍他能行?
李二陛下看著這難得文臣武將沒有互相唱反調的,還是很舒服的。
“老臣愿意領兵五萬揮師吐蕃,揚我國威。”軍中大佬李靖李老頭出來了,一時間大殿上沒有其他武官出言爭奪了。
雖說李靖是前朝降將,大唐武德年間還是前太子李建成的首席大將,李二陛下和滿朝的武將對于這號人物都沒有太多的接觸與好感。
雖然看起來沒有二兩肉的老家伙,六十多歲的高齡了,平常也是不是腰酸就是背痛,就連早朝都有時候不來,與朝堂之上的無論是皇帝還是大臣都沒有什么交情;但是架不住人家實力就是強啊,領兵在外,戰必勝攻必取,一生都沒有正面敗績,這點大家都不得不服。
三國時期大家都看呂布不爽,但是有人前來單挑,若是呂布請戰,一般不會有人去搶的。
李二陛下看著下面請戰的李靖,心里也很郁悶,要說大唐真正能在千里之外大規模作戰且有著必勝把握的,整個朝堂也就兩人,一個是李靖被稱為大唐軍神可不是浪得虛名,另外一個就是自己了。
但李世民知道自己比不上李靖,自己打仗都是先等待時間,做好一大波準備工作,比如大唐立國的最重要的一戰擒雙王,王世充和竇建德兩人,那可真是拼的是后勤是糧草。
而李靖則不同,那真是快刀斬亂麻,刀刀致命,能有機會就不會再等待更好的機會,能一個月解決就不會兩個月,而這萬里奔襲肯定是不可能比后勤的,肯定是要速戰速決。
“好,就以李靖李將軍為西征大元帥,李道宗為副手,加以侯君集為先鋒,率領五萬精兵并節制西邊衛所的府兵,這一戰只可勝不可負,揚我國威,壯哉我大唐,就交給你們了。”
李二陛下雖然對于李靖還是有點戒備,但是確實李靖才是最佳人選,而李道宗是自己表弟可以信任,而且李靖,李道宗,侯君集三人在一年多前已經率兵打下了吐谷渾,這次吐蕃地形地貌差不多,應該問題不大。
“臣領旨,必將踏平吐蕃,揚我國威。”李靖當即就跪下領旨了。隨后李道宗和侯君集也都跪倒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