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配置全球資產
- (英)安德魯·克雷格
- 1894字
- 2024-05-28 14:40:26
中文版序言
通讀這本書,我發現其最大的特點是指出了宏觀經濟和個人財務的緊密聯系。正如書名《如何配置全球資產》所示,我認為這本書的精髓就是投資需要全球化視野。
作為一名國際商貿的老兵,我在土耳其、美國、英國等國都做過大量的商貿對接,也和非常多從事國際貿易的同行成了好朋友。無論來自哪個國家,我發現他們的共性是:邏輯清晰,善于溝通,而且非常豁達。投資是一件相對復雜的事情,但是當我們具備了全球視野后,會更容易看清楚事情的本質。另外,當我們出門甚至出國多了,我們也逐漸掌握了簡短而準確的表達方式。溝通是解決爭端最有效的手段。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與正確的對象,在對的時間說對的話,是很重要的一項技能。投資有時候拼的也是一種信息差,那到底“差”在哪里?實際上一部分是經驗和眼界。當我們見識多了,信息渠道豐富了,這種信息上的不對稱會相對少一些,我們作為個人投資者也能少走一些彎路。投資也需要好的心態,其實人生也是這樣。虧錢的時候出門散個心,賺錢的時候帶家人去旅游。見識廣了,經歷多了,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大大小小的決定也不難做了。所以投資不只需要全球化的視野,還需要大家走出去,擁有全球化的閱歷。
當前國際關系日漸復雜,地方保護主義不斷興起。很多人都在問全球化還能不能繼續下去,其實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國際關系也像經濟一樣有周期性。人類文明也并不是一直往前的,有時候甚至是前進一步,倒退三步。另外,全球化的概念也在擴展,本土化和去全球化是兩個不同的事情。我個人覺得,做好本土化有益于實現全球化,但是全球化本身是不可逆的。因為人類社會在發展,科技已經打破了地域的界限,縮短了距離。就好像這本書中提到的,我們中國的高鐵讓世界震驚。互聯網、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這些都是全球化的科技,也必須是在全球化的環境下才能發展。股神巴菲特說“某處總有牛市”,在這本書中被多次引用,我們中國也有句老話,叫“東方不亮西方亮”,這表示的是一個意思。這些都在告訴我們,在全球范圍內分散投資的好處。
這本書讓我覺得非常有道理的一個觀點是:個人必須對財務予以重視。《孫子兵法》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對個人來說,財務是個人的生死大事,存亡之道,所以一定要慎重對待。英國學者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也提到,人是經濟動物。但是無論中西,我們的教育中的確忽略了一些經濟金融基礎知識的傳授。通脹、利率、匯率和國家債務,這些宏觀經濟范疇的概念實際上和我們個人的財務狀況息息相關。這本書中建議,我們不但要充分重視這些宏觀指標,而且可以利用這些知識來增加我們的財富。因為在海外工作多年,我個人對匯率是很敏感的。比如英國的匯率在20年前兌人民幣為15∶1,但是目前為9∶1,最低時大概為8∶1。這意味著如果20年前在英國工作掙錢,會比現在賺得更多。當然我們還需要注意通貨膨脹的問題。國際慣例是,通過提高利率來控制通脹。英國2022年通脹率超過10%,所以英格蘭央行就把基本利率從0.25%拉到了5.75%。英國通脹率目前已經降到了4.6%左右,但是國債、個人抵押貸款和企業貸款仍然承受巨大壓力。所以通過利率等手段調控經濟,是一把雙刃劍,這對我們個人的理財投資也是影響重大。這本書的作者安德魯多次提到要跑贏通脹,透過購買大宗商品類基金等方式來跑贏通脹,這個方法是新穎的,也把專業期貨的概念融入個人理財層面來。《如何配置全球資產》這本書的投資邏輯,也體現了我們中國樸素的辯證法,比如安德魯在書中對“危機”兩字做出了“危中有機”的闡述,正如老子說過的“福禍相依”。英文中crisis和opportunity是兩個單詞,這兩個概念是各自獨立的。但是投資界的“組合”與“對沖”是具有東方色彩的投資邏輯,我們中國投資者更要好好加以應用。
我喜歡這本書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強調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實際上,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也許你希望通過理財來實現財富自由,也可能希望通過積累財富來實現階層躍遷。實際上,教育是最好的途徑。我這里說的教育,更準確地是指“終身學習的態度”。就像安德魯描述的,他通過訂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和眾多免費的新聞郵件,來獲得最新的數據和資料。投資本身就是一場考試,收益率就是最后的成績單。所以我們需要不斷、主動學習,提高自己的技能并對自己的財務負責。
雖然《如何配置全球資產》是一本個人理財類圖書,但是我覺得它適合各種類型的讀者。目前通信交通都非常發達,這個世界被稱為“地球村”。所以我想這本書也是希望告訴大家,只要你具備全球視野,掌握適當的工具,并不斷努力學習,我們在“村”里做投資理財,也是可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
金旭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會長
前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公使銜商務參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