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極夜期預報讓人們困惑不已。特別是剛剛經歷了一場豐收,人們的心情原本是無比喜悅的。然而,面對居民們期待的目光,我卻無法提供一個科學合理的解釋。實際上,連我自己都希望這不安只是源于疲憊,而白晝會如約而至。
時間就如遠方的銀河不停地流轉,居民們顯示沒有受到我這個年輕人隨心的猜測太大的影響,大家如入常一般的工作、生活、期待美好一天的到來。
或許是近期科研壓力太大,學院領導特意給我放了兩個月的長假。我在家門口遙望著遠方的銀河發呆,身旁人們來來往往,草地上、森林里的孩子們歡快地嬉戲打鬧。這世界似乎永遠如此寧靜美好,災難與饑荒不過是生活中的小插曲,未來終將會好起來。
不用管那瘋狂設想,不用管宇宙中是否有那么駭人聽聞黑暗森林,不用管我們的星球是否有一天會資源消耗殆盡,只好好的享受現在,不也很好么……
“啪嗒”,突然宇宙深處似來那么熟悉的鐘聲,片刻之后,天空間那閃耀的恒星帶給整個星期帶來了熾熱的陽光,這一道閃亮的光芒似乎徹底將這幾日大家心里的陰霾吹散,只聽到周圍巨大的歡笑,孩子們在樹林里游來游去,嘻笑打鬧……我心中的石頭似乎也終于可以放下了,看著那美妙的銀河如同鉆石一般閃閃發光,像一串星星掉入海中。
“又豐收了!又豐收了!”遠處傳來更大的歡呼聲,剛剛經歷大豐收的海面,再次孕育出繁茂的糧食。這次,又是一場豐收。
漁民們再次輕車熟路地“踏”上豐收之路。而我這個猜測錯誤,誤導民眾的失意人,則輕松地往家里游去,也不關心周圍人們的竊竊私語和指指點點,這次總可以安心地睡個好覺了吧。。
等我一覺醒來,假期都快結束了,外面的世界已恢復了黑暗。不知道在我睡著的這一個多月里,日夜更替了幾次,是否規律正常,我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分析這期間的模型數據了。
當我來到學院,踏入學院時,只見到滿桌的凌亂,老師和同學們全都垂頭喪氣,看到我的到來,一個老師迎了上來,告訴了我休眠期間發生的事情。
原來在我睡眠后不久,黑暗很快就到來了,甚至漁民們都還沒有收割完糧食,當時的世界一片欣欣向榮,載歌載舞。
可是之后的連續10天,白晝都沒有再次到來,根據對于“極夜期”的定義,從那一刻開始,我之前預測的極夜就已經開始了……
開始極夜后,像歷史上出現的幾次極夜記錄一樣,海水的溫度越來越低,因為沒有陽光,海底森林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我們需要的氧氣,海水時的氧氣含量越來越少,年老的居民已經需要定時到海面換氣了。
同時,我們還發現,海水面在每天緩慢地下降,這不像黑洞來臨時的急劇下降,而是每天幾米的慢慢下降,與此同時,銀河瀑布也水流量也在逐步減少,導致海浪強度降低,生活區中的氧氣就更得不到補充了。
幸好之前的豐收為居民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根據我們的預測,如果極夜期在三個月內無法結束,至少60%的居民將因氧氣不足而死亡,食物也將耗盡,我們的文明可能徹底消失在這個星球上。
“小皮考克,我們沒有提前叫醒你,是希望你能養足精神,給我們的星球帶來希望。你究竟是怎么預測到極夜期的到來的?”老師的眼中充滿期待和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