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斬暨晏之頭以獻主公!
- 重生孫權:開局帶著江東投劉備!
- 七彩可達鴨
- 1956字
- 2024-05-27 18:34:00
當日下午時分,顧雍就領著陸遜一起闖進了皇宮,準備面見主公。
而此刻的主公劉咸,也同樣收到了來自荊州方向的捷報。
來不及思索太多,劉咸設宴接待了顧雍和陸遜二人。
三人落座,每個人的臉色都很難看……
顧雍剛想開口,卻發現劉咸怎么跟他都是一臉土色的難看表情……
一旁的陸遜當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拉了拉顧雍的衣角,小聲的說道:
“怎么回事,主公大人怎么跟你一樣吃了屎的模樣……”
顧雍一聽這話,立馬轉頭狠狠瞪了他一眼。
事實上,劉咸此刻確實很難受。
因為他完全沒想到,暨晏這個草包,竟然真的打了一場大勝仗!
這是他始料未及的,也是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的。
如果暨晏真的拿下了荊州,那豈不是意味著,自己已經徹底跟劉備翻臉了?
如果暨晏真的圍困了江陵,那豈不是關羽也要死在他的手里?
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劉備不是又要對東吳發動夷陵之戰?
劉咸越想越覺得不對勁,越想越覺得難受。
而顧雍這邊,也沒好到哪去。
本來想等著暨晏大敗后損兵折將,看孫權笑話,順便向孫權施壓,繼而趁機吃下廬陵和豫章那些造反世族的土地。
但現在暨晏這場出乎意料的大勝,也同樣徹底打亂了他的節奏……
君臣三人就這樣坐在席間,每個人的腦門上都是一團黑線,誰也沒有開口,就這樣干坐著……
良久,還是陸遜率先打破了沉默:
“呃,那個,主公大人,想必,您也收到了荊州方向的捷報了吧……”
劉咸依舊黑著臉,沉默了半晌,才勉強點了點頭……
然而不等他說話,顧雍就率先扯開嗓門嚷了出來:
“主公!”
“臣認為,暨晏這場勝仗,有問題啊!”
劉咸聽著這話,頓時眉頭一挑,難掩的流露出兩分喜色:
“哦?顧大人有何高見?”
“你也覺得荊州之勝有問題?”
……
劉咸這一喜,直接把顧雍給整不會了……
按理來說,主公不應該是這個反應才對吧……
但此刻顧雍也管不了那么多,清了清嗓子就接著說道:
“臣認為,暨晏之勝,內有蹊蹺!”
“暨晏本是張溫家奴出身,雖頗有勇力,但帶兵打仗,實屬外行。”
“再加上他手上兵力不足,拿下公安縣城,便是極限,怎么可能繼續攻取南郡,進而拿下武陵,甚至還包圍了關羽的大本營江陵?”
“要知道,江陵乃是關羽集團的核心所在,江陵城居住著關羽全部的家眷。”
“倘若暨晏真的圍住了江陵城,那豈不是說,關羽已經敗在了他的手中?”
“這怎么可能呢!”
“關羽是何許人也,威震華夏,五虎上將之首。”
“就連縱橫天下三十余年的曹操,都對關羽以禮相待,憑一個默默無聞的家奴,怎么可能會對付的了關羽這種角色?”
顧雍越說越激動,到最后甚至站了起來,唾沫星子亂飛……
而劉咸不僅沒有怪罪他的失禮,反而同樣一臉興奮的站了起來:
“是啊!寡人也覺得這里面有蹊蹺啊!”
劉咸原本給暨晏的兵,就是準備讓他在公安附近就消耗掉,然后等著關羽反撲過來攻取廬陵、豫章的。
結果暨晏竟然已經打到關羽的老巢去了。
不僅顧雍不敢相信,劉咸也不信啊……
“對啊,是有問題啊!”
顧雍一拍大腿,瞬間有了一種找到知音的感覺,倒滿了一樽酒就給劉咸敬了過來……
在面對暨晏這場離奇的大勝之下,劉咸罕見的與世家代表的顧雍達成了一致……
……
“那依顧大人和陸大人之見,此事應該如何處置?”
飲完一樽酒后,劉咸也開始回到正題。
“嗨呀,還能怎么處置!”
顧雍一撩袖袍,大聲嚷道:
“依我看啊,這暨晏就是吃了敗仗,折了兵馬,不敢回吳,所以謊報軍功,準備撈一筆賞錢跑路。”
“主公應該立刻下令,定暨晏欺君之罪,然后再遣車下虎士往南郡方向,沿途大肆搜捕通緝,一旦發現暨晏蹤跡,則就地斬殺!”
顧雍說著,又興奮的喝了兩口酒:
“等暨晏死后,再寫信與關羽修好,兩家罷戰,各守其土,然后把重心放在處理廬陵郡和豫章郡那些反賊世家的土地身上,才是上策。”
劉咸認真的點了點頭。
他覺得顧雍這話不是沒有道理。
但這樣一來,廬陵豫章不就落入顧雍和張昭手里了嗎?
他可不想看到這種局面。
“那么陸愛卿,你又有何高見呢?”
陸遜一聽主公問話,一邊輕輕扇著手里的白扇,一邊笑著回道:
“臣以為,此事還需觀望,不能妄下決斷。”
“哦?”
“陸卿此話,是何用意?”
陸遜接著說道:
“暨晏勝過關羽,此事確實不大可能,但倘若沒有一點證據就妄自武斷,也實屬不妥。”
“臣認為,主公應當再派一支精銳之師前往南郡方向,再擇一親信之人,作為主帥。”
“若暨晏敗而邀功,則殺之以正法,若暨晏真奪了南郡,圍了江陵,則厚賞以慰其心。”
劉咸點了點頭。
誠如陸遜所說,才是最好的辦法。
他固然不希望關羽戰敗,但更不想看到顧雍張昭吃下廬陵、豫章……
“陸卿所言甚是。”
“但如今呂蒙將軍在吳郡,步騭將軍在養傷,其余諸將,或鎮守南部山越蠻族,或北固抗曹防線。”
“寡人身邊,實無可派之將。”
“江東一隅,老將太老,小將太小,僅有幾個當打之年的,也都各有職務在身……”
“主公不必憂慮,臣愿率軍前往南郡,為主公督戰!”
“若暨晏之勝為假,臣愿斬其頭以獻主公。”
“若暨晏之勝為真,則臣便率軍投其麾下,聽其指揮,以充作援軍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