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已經被關在皇宮內七八天的大臣們。
經過數日光祿寺的食材洗禮,又在同僚們陸陸續續被廠衛帶走的恐懼中,終于接到了來自弘治皇帝的旨意。
“今日正常召開朝會!”
由于朝會只是召集了一部分大臣,這些大臣們如蒙大赦,互相奔走相告。
終于能見到皇帝了!
終于能擺脫不拿大臣們當人,又爆戾又獨斷的監國太子了!
大家如同過年一般,在各個值房內爆發出山呼海嘯的歡呼聲……
可等被召集的人剛到了皇極殿,還沒來得及向弘治皇帝表達自己深切的思念之情。
臺階上的太監先開口了,“皇上龍體欠安,今日朝會,由太子主持!”
下面的大臣們一個個都跟吃了蒼蠅似的,被噎得說不出話來。
看了看龍椅上面色不佳,精神有些萎靡的皇帝,看樣子的確沒法主持朝會……
隨后又看向了坐在皇帝下面的太子朱厚照。
朱厚照仿佛又回到了他上一次朝會的狀態,如同過去那樣,笑嘻嘻地跟大臣們打招呼。
“諸位,早上好啊!”
大臣們一時都有些恍惚,難道這么多天被軟禁在宮中,被太子扒了褲子打板子,一個個被帶走調查的大臣,都只是一場夢嗎?
很快,大家就意識到,這是真的,這不是夢。
臺階上的太子再度開口。
“今日來朝會呢,主要是向諸位解釋近日宮中發生的事情,讓大家待在宮內也這么長時間了,也怪不好意思的。”
眾位大臣心里都在罵,“臭不要臉!你哪里像不好意思的樣子,你當初命令錦衣衛打我們的時候可沒看出來一點!”
“諸位也看到了,我父皇如今的身體健康有點小問題,至于為什么呢,我就得給大家仔細說說了……”
于是,朱厚照將那晚的事,配合上安化王邪惡的圖謀,終于讓這些大臣們明白了。
為什么皇宮突然出不去,為什么太子這些天如此地反應過激。
大家受了這么多的苦,竟然全都是因為安化王這個不知死活的藩王!
他在陜西搞陰謀詭計,結果卻害得我們這些大臣受盡苦難!
此刻他們對朱厚照的恨意,全都轉移到了圖謀不軌的安化王身上。
大家都在高聲喊道要嚴懲安化王!
朱厚照連忙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先安靜。
“諸位!先冷靜,安化王當然是要處置的。”
“不過這家伙已經在前日正式起兵造反了,父皇的意思是,面對這種窮兇極惡的藩王,一定要以雷霆之勢鎮壓,以告誡其他不懷好意的藩王!”
“因此,父皇決定,由本宮親自領兵,前往陜西平叛!”
這話一出來,下面本就安靜的大臣,此刻更是靜得落針可聞。
其實大臣們是突然愣住了,皇帝讓太子親自領兵去平叛,他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太子領兵出去,到時候誰叛誰還不一定呢……
可是這種猶疑,在朱厚照看來,就是對付他的無聲抗議。
于是他繼續說道:“當然了!安化王之亂,再急,畢竟還在遠處。
而皇城之內,這些配合安化王叛亂的賊子們,我們卻是要即刻處置的。
帶上來!”
朱厚照說完,就見錦衣衛們押著十幾個被五花大綁的人來到了皇極殿門外。
眾位大臣紛紛回頭望去,只見大部分都是些面上無須的太監,還有一些則是他們熟識的文官和御醫。
之前汪直不是說了,文官們并沒有參與這起事件,朱厚照不也因為沒有文官參與而開心不已嗎。
那么這些人里怎么還是出現了文官?
這當然是朱厚照的小心思,光殺幾個太監估計是鎮不住這群文官的,因此他特地授意汪直,挑幾個罪過大的文官來充數。
只有讓他們感受到切身的疼痛,這群文官們才能聽自己的話。
就在眾位大臣還在觀望,疑惑之時,朱厚照突然一聲令下。
“斬!”
早就準備好的錦衣衛們,毫不猶豫地拔出佩刀,雙手高高舉起,然后一刀朝這些人的脖子處狠狠砍去。
噗呲!!
脖腔處的鮮血立刻噴起半人多高。
一排排的人頭落地之后,咕嚕咕嚕地向臺階下滾去。
“啊!!”
如此血腥的一幕驟然出現,不少大臣都被嚇得失聲驚叫,還有一些大臣們立即就被嚇尿了褲子。
他們明白了,如今皇極殿內這位太子,還是之前那個梃仗所有官員的爆戾太子!
“諸位!你們也看見了,這就是反賊的下場。”
“而且我還聽說,仍然有不少官員與安化王這逆賊有所聯系,對嗎?汪掌印?”
汪直立刻配合地回道:“回殿下,確有此事!仍然有許多與逆賊有聯系之人,因為時間關系,還未徹底查清!”
所有大臣們此刻心亂如麻,他們不知道太子想干嘛,難道是想借安化王謀反的理由,興起大案嗎?
有汪直這樣的狠人在,恐怕大家的情況都不會很樂觀啊……
結果還好,朱厚照略一停頓,繼續說道:“但是大家放心,咱們辦事都是很講究原則的!”
“只要與逆賊沒有關系,我是絕對不會隨意調查的,畢竟諸位都是我大明的股肱之臣,那么現在,大家可以踴躍發言,贊不贊同朝廷派兵鎮壓?”
下面的大臣們個個心里都松了一口氣,同時也在心里狠狠地罵道:“特娘的……你想讓我們支持你去鎮壓叛賊,早說啊!好像誰愿意攔著你似的!”
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看了看錦衣衛手中仍在滴血的長刀,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
接著大臣們全都爭先恐后地回道:“臣贊成!臣贊成!”
聲音之大,好像生怕太子聽不見自己的聲音,把自己當逆賊的同黨,也拉出去給砍了。
其實這次又是朱厚照對文官心理的一次誤判。
他總以為文官為了軍權的事,會一直跟他強硬。
實際上,經過前段時間朱厚照的折騰。
文官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擺脫這個恐怖的監國太子了。
至于什么練兵,什么軍權……
自己付出代價阻止太子有什么用嗎?
吃虧的是自己,得好處的是后來的文官,誰能干這種賠錢買賣?
以前弘治皇帝好忽悠,阻止他練兵的成本低,大家干也就干了。
現在……你看看阻止這個瘋太子,要付出什么樣的代價?
文官們都是及其聰明的人,這點賬算早就算明白了。
由于參加這次朝會的人也是朱厚照精心算計過的,都是些平時就愛騎墻的兩面派。
并且這次朝會,一個言官都沒通知。
朱厚照經過第一次集體上疏之后,他是真見識到這些年輕言官不怕死的精神了。
這些言官都是在地方上干出過成績,并且有直名的年輕人。
別的什么都沒有,就是有一腔熱血。
要是把他們叫上,這次的血腥朝會不但有可能無法震懾到他們,甚至可能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
搞不好當場就臭罵自己一頓,然后慷慨地去赴死。
就算你是皇帝,那也是一點脾氣沒有。
人家為了勸諫你,命都可以不要,你還有什么辦法?
幸虧有朱厚照提前的布置,這次朝會一個反對的都沒有。
此時的朝會經過剛才的一輪人頭滾滾之后,上下格外地一心。
有的大臣說他去計算行軍糧草輜重事宜,有的大臣表示自己可以寫討賊檄文……
生怕不能及時送走太子這尊大佛,求您了,您出去逛逛也行,可別嚯嚯我們了……
朱厚照也十分滿意,看來這事定了!
距離自己心中的期望已經無限接近了!
接來下就是在自己出去之前,整頓好后方,先平了苗逵和汪直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