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極不看好這末代王朝的前途,他深知一場席卷天下的紛爭將不期而至,若要想護得自己和身邊人的安寧,必須及時獲得足夠力量。
江云查看賬冊,眉頭漸漸皺起,心里嘀咕:
“可武道到了修勁力階段,就需要配備秘藥,收集奇獸資源,陸勝已經(jīng)替我打探過了,是有旁門左道在私下售賣奇獸資源,但這價錢....”
江云撥弄著算盤,得出一個數(shù)字后,在賬冊中寫下:
“六月總支出銀錢61兩.....收入62兩銀子....余有現(xiàn)銀674兩,余糧315石.....”
江家六月的收支,雖然略有盈余,但總的來說并沒有賺到多少錢。
“按照陸勝說法,到了修勁力階段,我胃口會暴漲,從一日半斤肉食漸漸增長到一日兩斤肉食,這樣的話,到七月就會多出約莫2兩銀子的支出,此外,我還需要采購奇獸資源用于制作秘藥練武。
一份秘藥需要10兩銀子.....瑪?shù)?,該死的奸商!?
江云抬手掐了掐眉心。
他是打算去灰色地帶去獲得奇獸資源,相當于是去黑市采購。
在黑市出售的東西,基本都是正常價格的五到十倍,根本沒有便宜的可能。
無奈的嘆了口氣,江云又重新算了算賬:
“江家目前還有674兩銀子的存款,拿出600兩用于采購奇獸資源,應(yīng)該夠我使用兩個月,而兩個月以后,就到了九月秋收的時候,那時候我就能從田地里收上來糧食....”
江家雖然落魄了,但好歹也是一個小地主,在清南縣這里,江家也坐擁良田二百畝。
而這二百畝田地,都是需要租賃給佃農(nóng)來耕作。
區(qū)分于自耕農(nóng),所謂佃農(nóng),就是沒有自己的田地或者自己的田地稀少,便去地主那里賣力氣的農(nóng)民。
佃農(nóng)會在地主的田地上耕作,會將田地產(chǎn)出的糧食按一定的比例交付給地主,作為租賃田地的費用。
江云和自家佃農(nóng)約定分成比例是“六四分”,一年耕種到頭,佃農(nóng)拿走收成的四成,作為自己來年的口糧,剩下六成歸于江家。
實際上,放在大慶朝廷內(nèi),江云這種“六四分”已經(jīng)快成了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大善人了。
大多數(shù)地主比例是“八二分”,甚至“九一分”,佃農(nóng)耕種一畝地,到自己手上的糧食可能都不足三斗。
原因無他,大慶王朝的土地兼并太嚴重了,
在很多富庶的地方,有田者十分之一,無田而佃耕者十分之九,
太多農(nóng)民沒有自己田地,哪怕地主開出“九一分”的條件,也會有很多佃農(nóng)搶著來干。
因此,拿出“六四分”的江云在清南縣的佃農(nóng)看來,簡直大善人般的存在,佃農(nóng)們都非常積極的來給江云種田。
當下,江家二百畝良田上,就有著十多戶人家在耕種。
江云撥弄著算盤,一邊算賬:
“今年偏旱少雨,糧食收成可能不會太好,一畝地按1石糧食產(chǎn)出來算.....和佃農(nóng)分成后,我這二百畝地能收到120石糧食。
除了佃農(nóng)的交付的糧食外,還有掛靠在江家這里的自耕農(nóng)的田地.....”
按照大慶法律,凡祖孫三代里出過舉人或進士的家庭,可免除一些田稅、徭役、人頭稅
這是大慶王朝用來拉攏士大夫階層,并吸引廣大書生積極科舉入仕的手段。
江云沒參加過科舉,可他的爺爺和父親生前都是進士功名,按照大慶律他也能擁有免稅的特權(quán)。
江云擁有免除兩千畝田地田稅的特權(quán),除了自家二百畝良田外,他還有一千八百畝的免稅額度。
而大慶朝當前的田稅寫在紙面上的是十分之一,但實際上在貪官污吏們巧立名目的層層盤剝下達到了驚人的十分之四五。
因此很多沒有功名的平頭百姓,為了躲這些苛捐雜稅,會把自家田地掛靠在那些有科舉功名的老爺們身上,以此避稅。
江云也是如此,除了自家二百畝良田的收入外,他還另有一千八百畝掛靠在自己戶籍下田地的收入。
江云給這些掛靠田地的農(nóng)戶們方便,農(nóng)戶們也拿出十分之一收入作為給江家的回報。
他撥弄著算盤,在賬目中寫下:
“....算上掛靠在江家的自耕農(nóng)的部分,應(yīng)該有180石糧食收入....總共會有300石糧食收入,扣除掉家中口糧所需的100石,按照市價,一石糧食4兩銀子來算,等秋收后,我應(yīng)該會有800兩銀子左右的收入。
如果由于采購奇獸資源調(diào)配秘藥,那也夠我練到年底了....”
江云噼里啪啦瞧著算盤,嘀咕道:
“如果一切都能按照我的設(shè)想正常發(fā)展的話,我今年應(yīng)該是不愁缺少練武資源了.....只是隨著我的武道精進,所需資源會越來越多,到時候江家現(xiàn)有家產(chǎn)恐怕也不夠我修行了吧?”
“算了,我就先練著,到時候再想如何開源納財?shù)穆纷影?...”
把賬單算明白后,江云長長的呼出一口氣。
放下算盤,他感慨一句道:
“當家才知柴米油鹽貴啊.....”
伸展一個懶腰,江云收起賬冊。
......
然而在七月,江云正和陸勝一家子吃完午飯,江家的下人略顯焦急前來匯報道:
“家主,隔壁的上焦村在焦溪那里修渠,焦溪流到我們下焦村這里就要斷流啦!”
焦溪,一條流經(jīng)上焦村和下焦村的溪水,這兩村的田地除了天降甘露供水外,還靠著這條焦溪供水。
江家名下的田地則都是在下焦村一帶。
相對于上焦村,下焦村位于焦溪的下游。
上焦村要是修渠引走了焦溪的水,那流到下焦村這里水可就大大減少了。
江云是知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七月小暑了,而從上一個月芒種時節(jié)起,清南縣這里就鮮少下過雨,干旱的厲害,在這種時候,焦溪的供水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可家里的下人卻匯報,焦溪的水要流不到下焦村了?
如果田里的莊稼都旱死,農(nóng)戶們沒了收成,那江云上哪去找自己練武要用的800兩銀子?。?
江云立刻就上心了,追問道:
“這是官府批準上焦村修的渠,還是上焦村私自修的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