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青史留名
- 靈氣復蘇:道爺要成仙
- 冰壹壹
- 2117字
- 2024-08-31 00:37:00
“真的想好了?”
“自然是想好了。”
“不后悔?畢竟,這是一條連我自己都覺得有些沒底的路。”
“靠我自己,連路都看不見。”
“那便走吧。”
顧長生跟在緋紅色身影背后,最后看了一眼這個他生活這么多年的地方,隨后轉過身,不回頭的離去。
顧長生跟在緋紅色身影背后,一晃,便是過了幾年的時光。
這些年,他跟著他走南闖北,行過軍,打過仗,也曾看見路邊凍死餓死的百姓,也曾看見富商官吏強取豪奪。
這些場景他不是第一次見,可見了多少次,都是看不慣。
而那道身影,這么些年,除了顯得老態了一些,卻是沒有任何的變化。
剛正、不屈。
甚至有的時候就連顧長生也勸他稍微圓滑一些,可他從來都沒有聽過,無論是在官場上還是在戰場上。
在戰場上這種性格并無過錯,可換到了官場上,卻是讓他處處碰壁。
畢竟,活人心,比那從戰場上爬出來的鬼還要惡毒。
有的時候他也有苦悶,經常會找他喝酒聊天,問他找沒找到他的答案。
顧長生看著他那副醉態,始終都在搖頭。
就連他都把自己灌醉,想要逃避這個世界,顧長生又憑什么呢?
終于,在無數個以醉作醒的夜晚中,他迎來那個他早就料到的圣旨。
圣旨寫了什么顧長生不知道,只知道第二天,他便收拾東西,和他同乘著一輛馬車,出了京城。
一路上他都很沉默,他身上的緋紅官袍已經不見,反而是穿著和他一般的衣衫。
顧長生也沒有打擾他,只是靜默的趕著路。
直到到了地方,他才下了馬車,不言不語的將自己關進了一間小屋。
顧長生并沒有如他一般任性,來之前便已經將情況打聽清楚。
雖然這龍場驛丞官位不大,但最起碼不至于受苦受難。
唯一要擔心的,可能就是之前他的那些仇家尋仇了。
與顧長生所料不差,他們才到龍場三天,大大小小的刺殺就不下十數次。
可這期間都是顧長生在護著他的安全,他則是將自己關在屋子里,每天除了一餐飯食,便也不見他露面。
外面有傳言,說是這位京城來的驛丞大人怕了,所以躲在家里不敢出來。
也有傳言,說他顧長生是皇上派來的錦衣衛,武功高強,就是為了引出別有用心之人。
可顧長生知道,他并非是怕,而是在做著什么事,一件能讓他脫胎換骨的事。
這樣的狀態,直到一天夜里,才發生改變。
顧長生依舊如往常一樣,守在他的門前。
可屋門卻突然被打開,時隔如此之久,他終于踏出了門,來到了院子中,坐到了顧長生的對面。
剛一坐下,就迫不及待的拿過桌上的酒杯,給自己倒了一杯酒,喝了下去。
這一幕,讓顧長生愣了愣。
“你怎么出來了?”
“我為什么不能出來呢?”
顧長生看著眼前的人影,似乎有哪里變了,又似乎沒有改變。
但他卻并不在意,反而手中把玩著酒杯,似是在詢問顧長生,又似乎在詢問自己:
“我這幾天其實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該如何將自己從那種焦慮的狀態抽離出來。”
“憂國憂民、官位得失、人生虛名……”
“太多太多的煩惱吵得我連睡覺都睡不著。”
“我甚至一度生出,這些東西和我,又有什么關系。”
“自從我這么想,情況還真的有所好轉,我還以為,我其實就是這么一個沒有責任擔當的家伙。”
顧長生聽后,笑著搖了搖頭:“若你真是如此,當初也不會救我。”
聞言他同樣放聲大笑:“是啊,我不是那種人。”
隨后,他站起身,周身似乎開始散發出一種奇怪的波動。
“所以啊,我不再聽從我內心的想法,他就像是一個賊,偷走最真實的我,讓我無法窺見本我。”
“我將一切的妄念全都摒棄,在心的基礎上,重新去認識心。”
“所以,我成了!”
他興奮的回過頭,身上的韻律在那一刻達到頂峰。
“你成什么了?”
“知外物、知自身,方可知良知,知良知才能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此之謂,知行合一!”
“如此一來,天下煩惱不再,反而將一切的希望放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加于外物,這樣,很多問題便不再是問題,這便是……”
看著院子中突然出現的一卷金色竹簡,他沉聲道:“我的道!”
金色竹簡光芒四射,顧長生也是看著那竹簡,從桌旁站了起來:“金冊青史!”
青史緩緩的開合,上面記載著無數的人名,直到最后這,上面漸漸浮現了一個新的名字。
王陽明!
王陽明看著自己的名字在金冊青史上留下痕跡,張開雙臂,暢快地高聲大笑。
在那青史消失之時,顧長生看著激動的王陽明,也終于看清了他的面容。
只是……怎么這般熟悉……
王陽明拉著顧長生,將酒倒滿:“長生兄,今天,你可得好好陪我喝上一杯,畢竟,今日之后,我便再無所求。”
顧長生同樣笑著,端起酒杯和王陽明碰在一起。
搖晃的酒液將天空大地顛倒。
顧長生有些醉態的看著王陽明在院子中輕快的踱步,手撐著下巴,眼中露出一絲迷茫。
“你的道找到了……我的呢……”
顧長生并不知道他的道在何方,只是親眼見到了王陽明的道,他有些羨慕。
只是在恍惚間,他的腦海中冒出一個想法。
自己可不可以將王陽明的道記下來……然后觸類旁通,從而追尋到自己的道呢?
這個念頭升起來,便再也不可遏制。
于是,在第二天的時候,便能看見,顧長生手里抱著一本書,跟在王陽明身后時,總會一筆一筆的記下他的每一句話。
然后再自己不斷地琢磨和理解其中的意思。
直到被王陽明發現,詢問他在記什么,有些尷尬的他也只能撓了撓頭道:“沒什么,你這也算是開宗立派了,我準備把你的話記下來,供給后人參習。”
“那叫什么?”
“陽明語錄?”
“不好聽,這名字怪怪的。”
“那……傳習錄如何?”
“傳習錄?”王陽明想了想:“傳而時習之,不錯不錯,就這個了,你也算是我首席大弟子了。”
“屁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