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行賄罪 第389條
- 監察機關101個職務犯罪立案標準與法律適用(圖解版)
- 《最新執法辦案實務叢書》編寫組
- 1205字
- 2024-05-28 16:30:14
刑法規定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
?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論處。
?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
立案標準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3萬元以上的,應當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行賄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3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1)向3人以上行賄的;
(2)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
(3)通過行賄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4)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實施非法活動的;
(5)向司法工作人員行賄,影響司法公正的;
(6)造成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
重點解讀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以下兩種類型之一的行為:
(1)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這種類型的行賄罪也稱為“一般行賄罪”。
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主動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二是因國家工作人員主動索要而被動給予。但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如果已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財物”包括貨幣、物品和財產性利益。財產性利益包括可以折算為貨幣的物質利益如房屋裝修、債務免除等以及需要支付貨幣的其他利益如會員服務、旅游等。后者的犯罪數額,以實際支付或者應當支付的數額計算。
(2)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行為。此種行賄形式也稱為“經濟行賄罪”,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要素:一是必須發生在經濟來往中。經濟往來中,是指經濟合同的簽訂、履行,或者其他形式的經濟活動中。經濟活動包括生產、經營、銷售等各種活動,既包括國內的經濟活動,也包括各種對外經濟活動。二是必須違反了國家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是指違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決定,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措施、發布的決定和命令。三是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或者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回扣”是指在交易過程中,賣方在收取的價款中拿出一部分回送給買方(或買方的代理人、經辦人)的款項,實際上是賣方給買方的一種優惠。“手續費”一般是指因辦理一定事務或者付出一定勞動而支出、收取的費用。經濟往來中的手續費,名義很多,如“辛苦費”“介紹費”“活動費”等,它是指單位或個人為了聯系業務、促進交易或者進行其他經濟活動而給予對方單位或個人的作為酬勞的財物。
法律適用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9條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行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醫療合規典型案例解析
- 民辦學校(非營利性)稅收法律政策研究與案例評析
- 中國法院2020年度案例: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 中國法院2016年度案例:婚姻家庭與繼承糾紛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礦業權糾紛司法解釋適用指南與案例解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釋義及實用指南
-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制度精義與條文評注(上冊)
- 中國法院2020年度案例:雇員受害賠償糾紛(含幫工損害賠償糾紛)
- 噪聲污染與健康維權
- 商事合同風險及其防范:以案說法
- 中國法院2016年度案例: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釋義(第2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及司法解釋全書:含文書范本(2020年版)
- 民法典重點修改及新條文解讀(下冊):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