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私分國有資產罪 第396條第1款
- 監察機關101個職務犯罪立案標準與法律適用(圖解版)
- 《最新執法辦案實務叢書》編寫組
- 636字
- 2024-05-28 16:30:14
刑法規定
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數額較大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立案標準
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涉嫌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累計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
重點解讀
(1)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數額較大的行為。“違反國家規定”,是指違反國家有關管理、使用、保護國有資產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國有資產”,是指國家依法取得和認可的,或者國家以各種形式對企業的投資和投資收益、國家向行政事業單位撥款等形成的資產。“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是指由單位負責人決定,或者單位決策機構集體討論決定,將國有資產分給單位所有職工。如果不是分給所有職工,而是幾個負責人暗中私分,則不應以私分國有資產罪定罪處罰,而應以貪污罪追究私分者的刑事責任。
(2)根據《關于辦理國家出資企業中職務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國有公司、企業違反國家規定,在改制過程中隱匿公司、企業財產,轉為職工集體持股的改制后公司、企業所有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私分國有資產罪定罪處罰。
法律適用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一、(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