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緒論

稅收是一個古老的經濟現象。自從人類社會有了國家即有了稅收及其稅收關系。它反映的是國家作為一個社會組織體,為保障國家的正常運行,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并獲取財政收入的活動及行為,進而在國家與自然人、各類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之間形成稅收關系。然而,國家要從國民收入中獲取財政收入,稅收只是一種形式,其他的形式還有收取規費、獲得企業上繳利潤、發行國債、發行公益性彩票、獲得捐贈等。這就有一個問題,稅收作為國家收入的一種形式,與其他收入有何本質區別?經過幾千年的實踐,稅收的本質越來越清晰,其具體的表現就是各國基本上的“一稅一法”。也就是說,國家收稅要依托法律機制實現,它涉及在民主法治基礎上的稅收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法律監督等一系列的法律和法治問題,并且,其核心是確定國家與納稅人之間的權利(權力)與義務關系。由此,與稅收現象相伴而生的是稅法現象的普遍性。尤其在當代社會普遍推行市場經濟體制的背景下,稅法是否完善,成為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中國亦然。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而新時代的標志之一,就是實現國家治理、政府治理、社會治理的法治化,其中完善稅法及稅收法治是重要的內容之一。

與此同時,與稅法現象相對應的是有關稅法的教學問題。總結起來,大致包括三個層面:一是面對全社會的普及性教學;二是經濟領域對稅收及稅法知識的專業性教學;三是法學專業學習中的稅法教學。其中,第一類的普及性教學可通過大眾普及教育進行,不需要普遍地進入大學課堂。對此,我國通常采取普法途徑實現;第二類經濟領域的教學,則需要在財政、會計、審計類專業設置專門的課程予以學習、教育,而且,在國家組織的經濟師、會計師等職業考試中,《稅法》是必修、必考的課程之一;第三類在法學領域的專業教學中,稅法的教學則比較尷尬。在以往的法學教學中,稅法知識僅僅在憲法教學中強調“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鮮見《稅法》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開設。但隨著經濟法學的興起,我國稅法的學習和教育被涵蓋于經濟法學的教學之中,并常常作為財稅法的重要內容。然而,隨著國家稅收法治的逐漸完善,稅法范疇的獨特性、稅法理論與體系的完整性、稅法獨特的分析工具和方法以及稅法知識的實用性、綜合性和邏輯自洽性使它可以形成一個獨立的學科,展示于大學法學課堂之上,進而被有些學者稱之為領域法學。[1]另外,有學者將財政法和稅法知識結合,形成《財政稅收法》,以滿足于法學教學需要[2]。為此,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法學界學者,主要是經濟法學者進行了不懈努力,推動了中國稅法和財稅法教學的發展。

本書作者一直從事法學專業《稅法》選修課的教學和稅務實踐工作。經過較長期的《稅法》教學發現,針對法學專業的《稅法》教學存在一些鮮明的特點。一是課時有限。作為一門主要與核心課《經濟法學》配套的選修課,其課時大約在30—32課時之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很難消化復雜的理論及其較多的實務知識。教師應當簡明扼要地闡明稅法原理,并通過課堂講授與課后互動的方式彌補課堂學習之不足;二是法科學生學習稅法的主要困境在于對各稅種稅率適用的計算;三是目前的教材內容龐大,且夾雜了一些學者的個人觀點,偏離了編寫教材的規范要求,未能全面闡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稅收法治的運行模式,使教師和學生不得要領,有脫離實際之感;四是我國法科學生學習稅法,重在于緊密聯系實際,簡要地掌握我國稅法規定的知識,不僅要見“森林”,更需要見“樹木”,但目前尚沒有這樣的教材;五是通過教學發現,法科學生學習稅法可以通過對各稅種稅法結構或要素知識的系統學習,掌握分析稅法的基本方法,為今后有機會應用稅法知識處理稅法實務奠定基礎。其與經濟類專業學生學習稅法不同,不必過分糾纏于對稅收的計算;六是隨著中國法治建設的推進,按照黨中央的部署,全國人大立法規劃將所有的稅收立法,提升到法律的高度,有許多新的情況需要重新梳理。

基于以上理由,本書作者按照國家建設法學本科一流專業的教學改革要求,編著了這本《中國稅法教程》。該教程主要針對法學本科專業學生學習之用,也可以作為廣大讀者了解研究中國稅法的參考。教程編著的立足點或突出特點在于:一是力圖講清楚稅收及稅法的基本理論和實踐邏輯;二是力圖簡明地闡述中國現行的稅收基本制度、稅種及其立法的歷史與現狀;三是力圖在稅法基本分類基礎上,以稅法結構分析的基本方法,總結歸納各現行主要稅種稅法的基本原理和內容。使法科學生能夠簡要地、比較性地掌握各稅種稅法的知識點。這種教程的編寫及教學方法,在作者的稅法教學實踐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在更廣泛的教學應用中,能否達到預期目的,還有待教學實踐之檢驗。

全書共包括十章內容。第一章財政稅收的基本邏輯;第二章我國稅法的表現形式;第三章稅收基本制度;第四章稅收法律關系;第五章商品流轉稅法;第六章收益稅法;第七章財產稅法;第八章資源與環境保護稅法;第九章行為稅法;第十章進出口稅法。其中,前四章集中闡述我國稅法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制度,后六章則闡述各稅種相關知識。

需要說明的是,一是本書是對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稅法理論和實踐的集中闡述。二是關于稅法有廣義和狹義之說,狹義的稅法僅指依照《立法法》出臺的正式法律文件;而廣義的稅法除包括正式法律外,還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稅收政策、政府規范性文件、司法解釋與指導案例等非正式的法律。對此,本書采納廣義說闡述中國稅法原理和實踐。三是本書對有關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及相關規范性文件的應用,盡量采用截至本書出版之前的最新規定。如果相關法律文件有修訂或修正則以最后修改的為準。由于稅收立法步伐的積極推進,在教學使用本教材時,一些法律和政策文件,可能已經修訂或修正,但不影響本教材有關稅法原理及分析方法的運用。屆時,無論是教師組織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可以結合最新的規定予以研習,并從中進一步掌握我國稅法的歷史演進。而本教材也將及時跟進國家立法的步伐予以修訂。四是本書之所以定性為編著,其體現為前四章以著為主,后六章以編為主。


[1] 劉劍文主編:《稅法學》(第5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9月版,第10—15頁。

[2] 劉劍文、雄偉著:《財政稅收法》(第7版),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水| 仁布县| 武川县| 通道| 鄯善县| 万年县| 丹凤县| 廊坊市| 石城县| 肥城市| 鹤庆县| 花莲县| 长岭县| 应城市| 湘西| 温州市| 漠河县| 诸暨市| 富裕县| 迁安市| 从江县| 南部县| 乐昌市| 东兴市| 垣曲县| 武定县| 栖霞市| 富裕县| 潞西市| 获嘉县| 视频| 铜鼓县| 新安县| 大同市| 红安县| 南和县| 桑植县| 嘉定区| 隆昌县| 湘潭市|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