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無妨。”
周謙一伸手,朝著幾人做出了一副請的姿勢。
“周謙,你可有師承?”
恭王問道。
“沒有。”
周謙搖了搖頭,“小的時候有先生幫忙啟蒙,但不算得師承,后來就是……自學了。”
周謙翻遍了原主的回憶,都沒找到有任何的師承。
一方面是原主天資的確愚鈍,還經常想什么做什么,三分鐘熱度,沒有老夫子看得上他。
另一個,就是原主家里實在窮的揭不開鍋。
拜師的束脩都拿不出來,誰要?
“哦?”
恭王雙眼一亮,“既然沒有師承的話,你現在已經成年,豈不是連個表字都沒有?”
“表字?”
周謙一怔,隨即反應了過來。
在古代,一般男子成年之后便要由老師或者是長輩給起一個表字。
也會有一些人先不取,而是等鄉試金榜題名之后,主考官見他沒有表字會主動給他取一個。
這代表的意義可就復雜多了。
一來,主考官親自取表字,傳到十里八鄉的面子上也有光。
二來。
接受了主考官的表字,無論你承不承認,在接下來的仕途生涯中,你就和這位主考官有了不可切分的關系。
當然,在你獨當一面之前,這位給你取表字的主考官也會將你視為自己人,給你機會,給你庇佑。
算是雙贏。
見恭王一臉期待,周謙搖了搖頭。
“小子沒有師承,所以暫時還未取表字。”
“好,好啊!”
恭王哈哈大笑。
一把按住周謙的肩膀,笑著道,“既然你還沒有表字,那我來給你取這個表字如何?”
周謙一怔。
按照流程來講,不是主考官給自己取表字嗎?
怎么恭王主動要給自己取表字?
“你是不是覺得應該是由邱大人給你取表字的?”
看見周謙臉上疑惑的神情,武忠開笑著問道。
周謙點了點頭。
武忠開深深看了一眼恭王,嘆了口氣對著周謙說道。
“你小子,當真是撞了大運了。”
“若是老夫當年有一個王爺給我取表字,我今日的成就何止于此啊?”
嘆了口氣。
武忠開見周謙依然是一副懵懂疑惑的表情,才解釋了起來。
“你小子,還不明白嗎?”
“邱大人雖是主考官,但他本身根基尚淺,護佑一般的舉人足夠了,但以你的才能,他忽悠不住。”
“而本官雖是郡守,給你取表字也夠格,但本官給你取了表字就意味著你已入了本官一系。”
“朝堂之上難免黨同伐異,對你未來不利。”
“只有王爺,無派無系,或者說……王爺就是陛下一系的,不偏不倚是為正統,朝堂之上不會有人針對你,反而都會來結實你。”
“且論庇護。”
“在座的諸位,誰比得上恭王這棵樹大?”
“……”
周謙雙眼猛然一亮,霎時就懂了這其中的彎彎繞繞。
“你還愣著?”
見自己說了這么多,周謙還愣著。
武忠開推了周謙一把,“還不快謝過王爺?”
周謙趕緊抱拳朝著恭王鄭重行了一禮,眼中滿是感激,“多謝王爺栽培之恩,小子一定謹記這份恩情。”
見周謙恭敬行禮,恭王臉上笑意更甚。
將周謙身子扶正。
恭王淡淡一笑。
“你和鈞兒乃是至交好友,又是咱們寒山郡的解元,自然算是本王的門生,本王自當庇護于你。”
“且以你的才華,用不了多久,本王或許還要仰仗你才是。”
“不必客氣。”
說完,恭王摸著下巴思考了片刻。
忽然雙眼一亮,對著周謙說道。
“你名中帶一個‘謙’字,是為謙虛,也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意思。”
“但你小子身上有這么多的本事,卻是有些謙虛過度了。”
“雖然你有著難能可貴的老成穩重,但也有些失去了你這個年紀該有的狂傲。”
“既如此。”
“謙為謙虛,詡為狂傲。”
“你的表字就叫文詡,如何?”
周謙聞言將這兩個字喃喃了幾遍,雙眼一亮,大禮拜謝,“多謝王爺賜字。”
“自今日起,我便姓周名謙字文詡!”
恭王哈哈大笑,雙手將周謙扶了起來。
撇著嘴佯裝不滿道。
“都給你賜字了,還不知道叫我什么?”
周謙恍然,“多謝老師賜字!”
“哈哈哈,好!”
恭王哈哈大笑,心中滿是暢快。
這種暢快是多元的。
一來,未有教導之功便收了這么一個絕世天才,雖要庇佑,但周謙又能惹多大的禍呢。
他日周謙成名,自己這個老師也會一起被世人所知。
算起來,還是自己占了便宜。
再者說,周謙素描和書法造詣了得,又和林醒白吳千石成了忘年交。
以后不管是要誰的書法字畫,都要容易許多。
且有林藥王保駕,何愁百病?
最主要的是……
恭王知道自己這個當皇帝的皇兄對周謙也是贊賞有加,但他近水樓臺先得月。
先將周謙收為了弟子,先和自己關系近了一步。
他有些期待。
等哪日他那個皇兄知道了這一切,不知道會是怎樣一副精彩的表情。
……
取完表字,這鹿鳴宴也差不多結束了。
周謙又應付了一圈知道他被恭王取了表字前來祝賀的人之后,便告別了恭王幾人。
帶著林醒白和吳千石從汀香園后門離開。
一路坐著馬車回到了自家那個四進院子。
待周謙將二老和楊曉蕓互相介紹,寒暄一番之后,便由楊曉蕓給二老安排了住處。
二老本就上了年紀,今日又經歷了這么多事,還喝了這么些酒。
洗漱一番倒頭就睡。
周謙也沒好到哪去。
迎來送往地喝得頭昏腦漲,在楊曉蕓幫忙洗漱了一番之后,也是倒頭就睡。
……
周謙睡得香甜無比,可他卻不知道的是。
鹿鳴宴結束之后,關于他的種種傳說迅速在整個清水縣傳播了起來。
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還未到晚上,周謙在鹿鳴宴上的種種事跡便已經傳遍了整個寒山郡。
且往外傳的速度不減。
以一對十,作十種風格詩詞,力壓十位舉子,以一己之力包攬鹿鳴宴歷年鹿鳴詩前十。
自創瘦金體,乃書法大家。
自創素描畫法,畫王吳千石折節相交,自愧不如。
甚至這日周謙在鹿鳴宴上歷經之事還被編成了故事,在郡里各個茶樓由說書先生巧舌講述。
一時間,周謙風頭無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