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軍權被奪
- 我,華雄,不給關羽溫酒
- 通遼任君
- 2550字
- 2024-06-06 13:21:34
華雄聽完董卓的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難以名狀的郁悶,目光不善的掃了一眼李儒。
要是沒有李儒插這么一腳,不但張濟今天要死,等自己收攏兵權后直接清君側殺了董卓。
他早已受夠了這種提心吊膽、整日生活在陰謀詭計中的日子。
要說之前武力值低,他閉門不出、與人打賭是保全性命,逼不得已。
可現在武力值上來了,竟然還要過這老鼠般的生活!
任何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所謂的“賞賜”對他來說,更像是一種變相的懲戒。
拿走兵權,讓他去掌管長安的民生,這算哪門子將軍!
此時,董卓的聲音再次響起,打破了華雄的沉思:
“愛將,為何久久不語??難不成是不滿意咱家的賞賜?!”
董卓今日喜怒無常的性情暴露無遺,方才還笑得合不攏嘴,此刻卻因華雄的沉默而面色陰沉。
“末將豈敢有所不滿?”華雄正色回答,卻在此時故意將話題引向張濟,
“只是末將心中有個疑問,不知相國對張濟此人將作何處置?”
他眼見董卓試圖將此事輕描淡寫地搪塞過去,便決定當著在場所有文官武將的面再次提起。
既然已經撕破了臉,還真當自己是軟泥捏的?隨意剝奪兵權后還讓自己乖乖道謝?
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
他就是要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親耳聽到,董卓是如何公然包庇謀害同僚的罪人,讓這樁丑聞成為眾人皆知的事實。
給所有人心里面都扎上一根針!
讓他們明白,就算董卓不殺他們,也會有董卓親信替他動手。
李儒聽后,立即意識到了這一舉動的嚴重后果,額頭上冷汗涔涔,這擺在臺面上的陽謀他也無能為力。
董卓則顯得頭腦簡單,他根本就沒有深思過這些后果,只是隨口找了個借口:
“那截殺你的人馬,怕是那些諸侯派來的,想讓我們內部產生矛盾。待我查明真相,再做定奪。”
此言一出,臺下的眾大臣都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唾沫,心中暗自擔憂,下一個會不會輪到自己成為那個“被截殺”的人。
這滔天大罪就這么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了?!
在場的官員們都是聰明人,張濟剛才那心虛的模樣,明顯就是做賊心虛。
王允更是氣憤難當,這時當所有人都是蠢驢嗎?!
心中悲痛萬分的吶喊:大漢亡矣!
他站在人群中,面色通紅,后背不住地顫抖。
眼球布滿了血絲,時不時抬頭狠狠地瞪向董卓,心中的怒火幾乎要噴薄而出,恨不得將董卓碎尸萬段。
人群外,
蔡文姬也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驚得目瞪口呆。她實在想不通,華雄明明是一代功臣,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
一個沒有兵權的大將軍,那還算什么將軍?雖然她不懂軍事,但也知道雜兵與精銳之間的天壤之別。
如此大的功勛,如此能征善戰的將軍,竟然被剝奪了兵權?
而且,在明知張濟確實犯下刺殺有功之臣的罪行后,董卓竟然還選擇庇護他?
這如何令人信服?!這...未免也太過荒謬了!
蔡文姬緊握雙手,心中充滿了對華雄遭遇的不平。
而華雄聽著董卓給出的理由,只是淡淡一笑。
他的目的已經達到,甚至一件雙雕,就在剛才又收到了王允的破防。
【智將破防成功】
【智力+10】
【當前智力:210評價:一知半解】
【智力突破200,獲得一次探察機會,不消耗智力】
此刻他只需等到這場鬧劇結束,借此機會趁熱打鐵去往王允府邸與他合謀。
就在這時,董卓突然打了個哈欠。
盡管此刻正值中午,但他昨夜在后宮的享樂早已讓他疲憊不堪。
突然,他想到剛才來時見到的女子,馬上又來了精神。
董卓心中琢磨著,那位女子究竟是哪家的千金,長得如此嬌艷動人,讓他的眼神都不禁迷離了幾分。
他的目光在眾人中來回掃視,想要捕捉到蔡文姬的身影。
壞了!
華雄見董卓這副癡迷的模樣,立刻警覺起來,知道董卓的脾性,
不想讓他對蔡文姬產生什么不良的念頭。
于是,他恭敬地拱手道:
“相國大人似乎已有倦意,末將衣衫不整,在此當著文武百官,恐有辱風化。不敢再叨擾相國午休,末將可否先行告退?”
董卓被華雄的話打斷,又忍不住打了個哈欠,心中想著今日還是算了吧,等睡醒了再去尋那位佳人也不遲。他笑著回復道:
“也罷,咱家整日被各種雜事煩得頭疼,今日就暫且作罷。你且退下吧!”
大臣們如獲大赦,紛紛擦拭著額頭上的細汗,恭送董卓離開。
待董卓走后,每個離去的人都面容陰沉,各自懷揣著不同的心事。
等人走得差不多了,賈詡這才松了口氣,他急忙同蔡文姬走向華雄。
蔡邕見自己女兒竟沒有奔向自己,反而徑直走向華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滿。
女兒自小聰慧過人,怎么會與這華雄有過多交集?
尤其剛才華雄在朝堂之上公然挑戰董卓,更是讓他對華雄的行事風格感到不悅。
此子行事毫無章法,簡直就像市井之徒一般!
朝堂之上波譎云詭,他擔心女兒與華雄過多牽涉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可能因此遭受牽連。
不行,不能讓文姬跟這種人走得太近!蔡邕擺了擺衣袖,加快步伐朝他們走去。
此刻,蔡文姬也忘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心中滿是對華雄遭遇的憤慨。
她緊盯著華雄,一雙美目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為他打抱不平:
“華將軍!我雖一介女流,但也明白公道自在人心。你立下赫赫戰功,卻還被如此對待,實在令人不忿!憑什么!”
說到此處,蔡文姬的語氣愈發激動。
蔡文姬情緒激動,望著華雄說道:
“家父雖只是文臣,但在朝廷任職,頗受相國賞識。我這就去求父親在相國面前為你辯解!”
華雄瞧見這氣鼓鼓的蔡文姬一時間說不上話來。
他沒想到蔡文姬因為自己遭遇不公如此惱怒,進展快的讓他手足無措。
正當他想要開口時,旁邊突然傳來蔡邕嚴厲的呵斥聲。
蔡邕聽到女兒要為華雄出頭,眉頭緊皺,語氣嚴厲地說道:
“你一個女子,懂什么朝堂之事!相國的決定,豈容你議論!”
蔡文姬被父親的話打斷,想要為華雄解釋,卻又被蔡邕打斷:
“不在家好好呆著,竟然跑到朝廷重地來!也不知你是怎么進來的!住嘴!快回家去!別在這丟人現眼!”
蔡文姬還解釋自己為何在這,繼續被蔡邕揮手打斷。
蔡邕轉向華雄,拱手道:
“將軍,小女年幼無知,方才所言只是出于一片善心,并無他意。我這就帶她回府,若有冒犯之處,還請將軍海涵。”
華雄看著蔡邕,心中有些不爽。
他還沒來得及開口,蔡邕就已經自以為是認定自己想讓他幫忙。
他挑眉看著蔡邕,開口解釋:
“蔡中郎,蔡小姐其實...”
然而蔡邕再次打斷了他的話,臉上露出歉意:
“華將軍,小女不懂朝堂之事,方才的言論還請您不要放在心上。我這就帶她回去,多有得罪,告辭。”
說完,蔡邕便拉著還想掙扎解釋的蔡文姬,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大殿。
華雄和賈詡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雙雙陷入沉默。
許久之后,賈詡疑惑地問道:“恩師,這……怎么感覺好像是我們在求他似的?”
華雄也有些懵,撓了撓頭,再次確認道:
“那個....咱們走的時候,蔡煜好像是被關進大牢了吧?沒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