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鐵骨錚錚
- 外祖魏忠賢,人們稱我小千歲
- 鍵盤戰斗家
- 2058字
- 2024-06-04 14:17:32
汪文言走到哪里,張大千就跟到哪里,還有時不時出現的李彪,對此汪文言心知肚明,也沒放在心上。
張大千很好奇,年輕人藏不住話,最近和汪文言熟絡了不少,輕易的打開話匣。
“汪先生沒日沒夜的忙,小子看在眼里,卻又說不出汪先生在忙什么。”
張大千試探的問道。
難道此人沒有什么才能,自家千戶看走了眼,不過張大千又認為自己看錯了。
汪文言神色憔悴了些許,聽到年輕人的好奇,不但沒有埋怨,反而笑了笑。
對于張大千這個人,汪文言還是比較喜歡的。
從小勤勉,練就一身的武藝。
沒有沾染上毛病,一個比較清白的后生。
“我做的事,你多學著點,對你日后有好處,現在你用不著,因為你還只是小兵,等你以后出息了,升官了,就用得上了,那時候你也明白了吧。”
汪文言笑完,又去忙著找人。
七個大莊子,還有其余的小莊子,每個莊子都要動起來,平整土地的,開墾荒地的,改造梯田的。
汪文言選拔出來的一批人里,逐漸有幾個得到了他的信任。
王本從京城回來后,很快跑了一趟上馬村,然后又去了上灣村,已經半個月沒見到自家小孩。
終于回到西平村,喘口氣的功夫也沒有,就被汪文言叫來。
看著比以前更黑的漢子,汪文言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王本得到了大攬總的肯定,也不覺得苦,精神抖擻,臉上神采奕奕。
“俺覺得最大的問題是耕牛不足。”
“耕牛少,開墾需要更多的人,能騰出來的人力無法完成大攬總的交代。”
“那上馬村任務重,幾千畝的田地,耕種之余,還需要進行平整,沒有趁手的工具,也缺乏耕牛,所以慢了些,恐怕會影響結果。”
王本說話伶俐,吐詞清楚,不像其余的莊稼漢。
大多數百姓在陌生人面前,特別是面對比自己身份更高的人,說話吞吞吐吐,仿佛嘴里含了口水。
沒聽清楚還不能問,問了,說話反而更模糊。
汪文言露出贊賞的眼神。
能勤勞做事,不投機取巧,已然是難得,還能在勤奮做事之余,動用腦子去發現問題,那就更加難得。
汪文言認為人與人都一樣。
差距就在這里。
不過發現了問題,汪文言也沒有辦法。
工具、耕牛都是欠缺的,這些問題不是莊子自身可以解決,而且莊子里的糧食也不多了。
人們要干活,干體力活,沒有報酬,只給吃的。
一天只有兩頓稀。
多日下來,莊子里誰不是怨聲載道,連災民也是如此,罵莊子里是扒人皮的黑心鬼。
雖然如此,汪文言不敢松懈。
他不知道今年的災情會不會過去。
但是多年來的生活經驗,讓他懂得了一個道理,當遇到壞的處境時,凡事要往最壞的一面去做打算。
所以如果今年的災情沒有過去,那京畿各府的災民,以及災難程度,讓汪文言不敢多想。
兩萬畝的土地,就算每日喝粥,頂多也只能讓兩三萬人不餓死而已。
一個昌平府就有二十幾萬人。
像那保定府,更是有好幾十萬,可偏偏遭災的都是這些京畿地區人口大府。
如果情況到了最壞的地步,那么京畿各府最嚴重的災民,至少十萬打底。
所有的災民加起來,估摸得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
按照自己的計劃,通過高強度的勞作,把各處莊子里的田畝,擴充到一倍,也只能養活幾萬人而已,連最嚴重的災民數量的一半都不夠。
想到此處,汪文言內心竟然有點埋怨。
反正你是侵占別人家的田地,侵占兩萬畝也是侵占,侵占十萬畝也是侵占,何不多侵占些呢。
汪文言被自己內心升起的想法嚇了一跳。
自己是怎么了。
難道在莊子里呆久了,自己人也變傻了不成。
以前的自己,也沒有如此在乎過百姓呀。
汪文言有些迷茫。
年輕的時候在縣衙當小吏,許多坑害百姓的手段,他也不是沒有做過,畢竟只是小吏,自己做的就是那些事。
那為何現在自己變得這么在乎百姓了呢。
什么時候開始變的?
汪文言沉默了。
自己活了一輩子,倒頭來,竟然自己不認識自己了,這倒是天下第一奇聞。
無論如何,莊子里的事情要解決。
汪文言只能告訴楊報國。
王本去過京城,于是讓王本送信。
……
七個莊子加上周邊鄉村里零散的田地,莊子里招募當地的百姓有三千余人,吸收的災民也超過了本地百姓,也有了三千余人。
將近七千人,壯勞力有兩千八百人,其余婦孺小孩老人有四千余人。
正常的光景,兩萬畝的田地,誰家也不會請這么多長工,一年之中農忙的那兩三個月才會請短工。
按照莊子里的模式,養活七千人,其實只種地的話,綽綽有余,不過是一年到頭沒有多少積蓄。
天下沒有哪個地主會這么干。
佃戶一年到頭落不到東西,地主也發不了財,變成了大家都窮。
汪文言知道楊報國的目的,楊報國也沒指望靠莊子發財,所以才有了兩人的默契。
現在短時間內,要開荒更多的土地出來,還在農忙的時候,反而人手不足了。
王本再一次來到京城,到了魏府,沒有像第一次那么失態,也沒有唯唯諾諾到話也講不清。
看完了汪文言的書信,楊報國苦笑。
好嘛。
信里竟然有點埋怨自己當初下手不夠狠的意思。
連魏忠賢都說這件事自己辦的心黑手辣。
汪文言心里,自己倒是軟弱了。
人的思想,永遠是跟著立場變的。
汪文言以前是私利。
現在的汪文言,變成了公利。
已經有了歷史上那錚錚鐵骨,為了心中的大義,詔獄里嚴刑拷打之下,卻寧死不屈的精神。
這才是自己想要的人啊。
雖然為了公義,自己日后會殺很多的人。
可殺人不是目的。
更不會摧毀天下人的鐵骨。
否則。
這樣的民族,失去了精神,談什么傳承呢。
楊報國準備進宮。
自己回來京城,是為了權勢。
現在嘛。
也得多做點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