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實干
- 外祖魏忠賢,人們稱我小千歲
- 鍵盤戰斗家
- 2119字
- 2024-06-01 14:44:54
上馬村到下馬村,下馬村到上灣村。
上灣村過了一條河。
小河有座獨木橋,只能夠一個人經過,楊報國在人群的中間,一行人走過了這座小橋。
走了小半日,眾人來到馬坊村。
上坡上。
有幾群羊。
“這羊是誰家的?”
“自家的羊。”
張大千好奇的問道。
莊頭答道。
聽到是自家的,楊報國忍不住看了眼,山坡上有幾群大小不同的羊群,羊群外有羊倌,視線里能看到的羊群,大概有百來只。
“千戶原來也不知道啊。”
張大千忍不住笑道。
李彪瞪了眼。
楊報國聳了聳肩。
自家到底有多少東西,自己還真不知道。
“此地土地肥沃,莊子里災民多,其實也可以開墾,只是要下不小的力氣。”
汪文言突然說道。
“聽到沒,記下來。”
楊報國吩咐。
旁邊的莊頭還有管事不敢怠慢。
聽到汪文言主動說話,楊報國接著說道:“你既然有想法,你可以來主持。”
汪文言又閉上了嘴巴。
楊報國繼續勸道,“莊子里的情況,這些時日你也了解了不少,最難的是缺人才,想要把這么多的莊子管理好,一般人沒有這個能力。”
“你這人油鹽不進。”
“我家大人如此看重你,你卻給臉不要臉,敬酒不吃吃罰酒。”張大千不爽的罵道。
汪文言理也不理張大千。
楊報國無語。
李彪扯了扯張大千這小子,讓他閉嘴。
張大千還不服氣。
如此這般,眾人最后到了西平村。
西平村旁邊是沙河。
幾條溪流小河延伸,讓此地水源豐富。
岸邊有許多的柳樹。
“這顆大樹最老,我們本地人叫做苦人樹。”
村里的老人也來陪同。
老人牙齒不多,吐詞不清,“不知道多少窮人在這棵樹上受過苦,哪個窮人不合地主的心思了,就要被扯在這顆樹上吊起來。”
楊報國一行人,聽到老人的訴苦,原來還有這么多說道。
張大千是京城里長大的,雖然也有親族在鄉里,到底隔了一層,不知道這許多事。
反而是汪文言沒有表情。
以前做小吏的時候,他也參與過。
鄉里是大戶幫助縣衙收稅。
這里頭的道道多了去,搜刮百姓的手段,汪文言都熟悉。
“以前有個叫永貴的,他家娃在山上給地主放牛,因為丟了牛,把他家的婆娘拉出來,綁著兩手吊在這棵柳樹上打,當著鄉親們的面,一邊打一邊罵。”
“永貴氣不過,晚上一家子就在這棵樹上上吊自殺了,可慘了,舌頭吐得這么長。”
那老人比劃道。
“這人真該死。”
“既然有膽子自殺,還帶上一家人,要是我的話,絕對先滅了地主家的滿門。”
張大千破口大罵,氣的不輕。
老人搖了搖頭。
大話誰不會說。
一路很少說話的汪文言,忍不住說道:“逆來順受慣了,早就已經麻木,世間不平的事情多了去,又有幾個人敢豁出去的。”
“的確。”
“可不應該是這樣的。”
“明初的時候,太祖皇帝下旨,鼓勵百姓們告官,把為害鄉間的貪官污吏捉拿去告狀,誰敢阻攔當做同案犯對待。”
楊報國看向汪文言問道。
“如果有人官官相護,那就去京城,太祖皇帝親自出面,到了如今,為何又變成這樣呢。”
汪文言答不上來。
因為他的心里有太多的答案。
楊報國只說了一句。
“人窮志短啊。”
汪文言沒想到楊報國會是這么認為的,一時間不知道對錯。
“想要讓世間不平的事減少,首先是活下去,接下來把日子過好,百姓的日子過好了,世間就太平了。”
“反之,百姓們日子過得不好,就活不下去,越是活不下去,越是被欺凌而不敢反抗,不公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
“現在。”
“我們先讓百姓們活下去。”
楊報國嘗試說服汪文言。
不同于以前,這一次,汪文言沒有繼續沉默,而是微微的點了點頭,如果不是仔細觀察,很可能就忽略過去了。
楊報國笑了。
這塊硬骨頭,終于被自己啃動了。
……
鄭府的門檻很高。
正廳。
懸掛著精美的珍珠燈,有四五尺高,全用珍珠穿成,每一顆珍珠大小一致。
珍珠燈的裝飾,使用的華蓋和雙帶皆用寶物,帶下復綴以小珠流蘇一尺多高的小珍珠燈。
光這一套燈具的價值,已經足夠普通人家幾代人的生活。
而鄭家這樣的珍珠燈,聽說有許多盞。
李伯升跪在地上。
等著鄭養性的發落。
“起來吧。”
“你現在都不是我的人了。”
鄭養性諷刺中,還有一絲悵然。
“屬下不敢。”
李伯升連忙說道。
鄭養性搖了搖頭。
“我們鄭家已經不行了,沒曾想,那小子硬是從鄭家摳出了一鍋肥肉。”
樹倒猢猻散。
曾經鄭家門口的駐馬樁不夠用,來拜訪求見的人絡繹不絕,好大的聲勢。
沒曾想。
一朝落敗。
劉僑在錦衣衛大肆排擠鄭家的勢力,鄭養性都不知道自己手里頭還有什么人。
周百戶這樣的老滑頭,鄭養性不在乎。
大多數才是周百戶。
誰贏跟誰。
就是墻頭草。
不中用。
疾風知勁草。
結果呢。
先是李彪,現在又是李伯升。
那魏忠賢的外孫,真是要把鄭家的羊毛薅干凈啊。
鄭養性雖然有些不爽,可也無能為力。
他不想斗了。
斗來斗去,斗不贏的。
人家當官的是代代接替,層出不窮。
剛剛斗完了這個,還沒等清凈片刻,下一個又來了,誰能頂的過這車輪戰。
以前的鄭家都不行,何況現在的鄭家。
鄭養性的要求很簡單。
在魏忠賢祖孫頂在前面的時候,趁機讓鄭家全身而退。
“你回去吧。”
鄭養性揮了揮手,想了想,又說道,“你放心去辦事,趁我在錦衣衛還有點分量,我也盡量成全你,也算是全了我們的情誼。”
李伯升感動的熱淚盈眶。
鄭家的確沒有虧待他們,雖然在劉僑打壓他們的時候,鄭家選擇了退讓。
但這并沒有說明鄭家做錯了。
他們這些民間的粗漢子,不是靠鄭家的提拔,哪里有今日的身份和地位。
“屬下告退。”
李伯升重重的磕了個頭。
然后離開。
看著李伯升離去的背影,乃至消失不見,鄭養性仍然久久出神。
他仿佛親眼看到錦衣衛屬于鄭家的時代在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