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血戰大汶河
- 大明:請東林諸君赴死
- 冬日里的暖陽喲
- 2109字
- 2024-07-17 23:10:21
“轟轟轟——”
當乞活軍的大陣,被漢軍火器打散,將士們與沖入陣中的蒙古騎兵,展開慘烈的肉搏戰時,圖格爾率領著八旗的精銳部隊,也加入了戰局之中。
戴家壩一線十幾里的河段,在建奴八旗加入了以后,全都成為了雙方拼死鏖戰的血肉磨坊。
建奴這次入寇大明腹地,八旗兵確實是只有兩萬余人,可跟著他們一起的蒙古騎兵,還有尚可喜率領的漢軍,加起來也高達六七萬。
雖然在人數上和乞活軍比著少一點,可這些年征戰的繳獲,以及大明王朝官兵主動的投誠,讓建奴軍隊的武器裝備,比乞活軍精良了太多。
特別是火器和盔甲,乞活軍根本就沒辦法和建奴相對比,開封城內確實是有不少儲備,可那質量說起來簡直就是一言難盡。
真正能用的火器,只有幾百支重新鍛造的火繩槍,可也被周遇吉派去加強兗州的城防。
至于合格的盔甲,乞活軍裝備的不足全軍的十分之一,只有可憐兮兮的五千多副。
其他的雖然看著是盔甲,那防護效果也就是個心理安慰,就連蒙古騎兵軟弓射出的箭支,都有機會將其射穿。
乞活軍能夠擋住蒙古騎兵的第一波進攻,所能夠依靠的,完全是自己那密集的步兵陣型,和死戰不退的勇氣。
但是面對建奴漢軍的火炮,這種密集的陣型,只會給乞活軍帶來慘重的傷亡。
不過即便是處于劣勢,乞活軍的將士依舊用憑借著一腔熱血,和敵軍展開血戰。
哪怕是遇到建奴的重騎兵帶來的壓迫,乞活軍的士兵也做到了將生死置之度外。
靠著兇猛的以命搏命,哪怕是節節敗退,各個小陣不斷的被建奴擊破,但也讓建奴各部付出了極為慘重的傷亡。
“臺吉,咱們不能再這樣繼續打下去了,要不然刺忽部落的勇士都要在這里拼光了。”
奇臺格作為刺忽部落里的第一勇士,在以前他從來不知道什么叫做害怕,可如今也是從心里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恐懼。
他們部落在蒙古草原上,只算是中型而已,所有的青壯加起來也只有七千多人,如今在著戰場上的青壯,超過了部落里一半家底。
在第一波進攻的時候,他們部落就死傷了千余人,如今和那些不怕死的明人死戰,又損失了大幾百人。
再打下去的話,刺忽部落這次入關就算劫掠到再多的東西,當沒有了爪牙去保護,也會成為草原上其他餓狼口中的戰利品。
“這些該死的明人,讓兒郎們不要沖那么猛了,不能把家底再這里白白的拼光。”
刺忽臺吉聽到奇臺格的苦苦哀求,在看看戰場上的情況后,也只能選擇從善如流。
就算再想表現好點,好在這次劫掠中撈多點好處,可也不能把自己的立身之本給葬送掉。
這支明人的部隊,兇殘程度遠遠超出自己想象,哪怕是被弓箭射成了刺猬,可只要一息尚存,都還拼命的給自己戰友,創造出擊殺敵人的機會。
不光是他們刺忽部落的士兵陷入苦戰,就連將蒙古草原徹底征服的大清鐵騎,在這支明人的部隊面前,也沒有討到太多的好處。
哪怕是大清那些身披三層重甲的白甲兵,也沒能夠讓那些明人退縮,他們像是瘋了一般,撲上去和這些大清的精銳同歸于盡。
靠著用人命堆,大清的那些精銳也不斷倒在了血泊之中,明人的部隊依舊沒有任何要崩潰的跡象。
他還算是醒悟晚的,像刺忽部落旁邊的馬哈出部,早就開始磨洋工了,根本不會上前和這些瘋狂的明人拼命。
自以為聰明的蒙古騎兵不會知道,他們這么做代表著自己,已經喪失了成吉思汗時代,蒙古人能夠爭霸天下的悍勇。
聰明人有很多,南宋的聰明人比蒙古帝國多出了太多太多,所以他們才會亡國。
如今他們也學會了這份聰明和識進退,也導致了他們只能夠作為建奴的附庸,再也沒有了問鼎天下的機會。
“殺——”
不同于這些開始偷奸耍滑的蒙古騎兵,尚可喜率領的漢軍,對這些自己曾經的同胞,發起了最兇猛的進攻。
身為一個明人,他必須要讓建奴的高層們看到,自己是有多么的忠心于大清。
哪怕自己麾下的漢軍,在和乞活軍交戰時死傷慘重,尚可喜也不斷的逼迫著他們繼續進攻。
作為一個漢奸,他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想要在自己的新主人這里得到重用,那就要表現出自己的價值。
在尚可喜的逼迫下,漢軍的士兵也只能是咬著牙,和這支不同于他們的部隊死戰。
雖然傷亡是最重的,但靠著他們舍生忘死的進攻,建奴的主力部隊,總算是在大汶河的南岸立穩了腳步。
在建奴的大股騎兵渡過大汶河之后,原本準備提前率領后軍撤離的高名衡,也不得不和周遇吉合兵一處。
哪怕乞活軍的士兵,能夠做到舍生忘死的與敵人死戰到底,可戰場上的局勢,對于乞活軍也是越來越不利。
如果這樣打下去,乞活軍注定會以全軍覆沒的結局而告終,當雙方都不缺乏勇氣時,武器裝備和兵員素質,將會成為戰場上的決定性因素。
“鐺鐺鐺——”
就在雙方陷入苦戰之時,此刻已經渡過大汶河的阿巴泰,卻敲響了退兵的號令。
不是阿巴泰不想徹底的剿滅乞活軍,實在是戰場上的情形,讓他不得不先把部隊召回來。
一個多時辰的戰斗,乞活軍雖然付出了近兩萬多人傷亡,可他們這邊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些偷奸耍滑的蒙古人,傷亡還好點,大概也就是三四千人,在戰斗中死傷。
真正賣力氣的漢軍,傷亡人數超過了七千多,為了能夠讓自己的主子滿意,尚可喜也算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這些傷亡都不會讓阿巴泰感覺到心疼,畢竟漢軍對建奴來說不過是條狗罷了,死再多也無所謂。
至于蒙古人,建奴在用他們的同時,也在想辦法削弱,以避免這群家伙不斷的做大。
真正讓阿巴泰下令退兵的,是因為他們大清的八旗子弟,在和乞活軍交戰中,也傷亡了超過一千多人,這才是阿巴泰完全接受不了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