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老弟的謀算
- 大明:請東林諸君赴死
- 冬日里的暖陽喲
- 2060字
- 2024-06-03 22:54:50
在清河驛修整了一晚后,乞活軍再次出發(fā),接下來的他們就沒有如今這么輕松。
因為很快,他們就要面對流寇的大股部隊,那座被流寇包圍的西華縣城,距離他們已經(jīng)不遠了。
有了上一次的教訓,他們這次派出了斥候,騎著馬在退伍之前偵查前方的情況。
因為沒有合適的人選,這個重任又落到了陳三的頭上,也算是能者多勞了。
有了陳三這個身手不凡,又經(jīng)驗老道的游俠兒,很快西華縣城那邊的情報,就被他打探出來。
圍在外面的流寇,大概有一萬多人,雖然看上去人數(shù)眾多,但大多數(shù)都是被狹裹的百姓,真正的精銳,這支隊伍里都不一定存在。
也不怪陳三這么覺得,他開始還小心謹慎,怕自己被流寇發(fā)現(xiàn)了行蹤,引來他們?nèi)浩鸲ブ?
誰知道,這群圍攻西華縣城的流寇,完全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根本沒有絲毫的常識。
而且隊伍也極為的散漫,頭領有好幾個,可卻沒有真正能夠當家做主的存在。
要不然就憑借著百十人兵力得防守,流寇但凡有點戰(zhàn)斗力,西華縣城早就被他們攻下來了。
“哥,流寇的真正的主力,就在西華縣城的南邊,幾個頭領都是駐在那里待著,只要咱們把他們給殺了或者給趕跑,那西華縣城咱們就能夠拿下。”
在把情況告訴了陳澤羽后,陳三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嗯!不過這仗怎么打?咱們是直接沖過去,還是在夜里面對這伙流寇發(fā)起突襲?”
書到用時方恨少,陳澤羽雖然當初與朱浩然聊過明末局勢,不過都是站在高層面。
論到具體怎么去打仗,他還真的一頭霧水,畢竟在他看來,大明王朝的最大問題,或者說是整個華夏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專業(yè)的事情,并不是專業(yè)的人來做。
所以在侃侃而談時,他也沒有想過,若是讓他帶兵,應該如何的去打仗。
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在剛出發(fā)的時候,犯下了致命的錯誤,也就是現(xiàn)在面對的是流寇。
這群家伙說是部隊,那完全是抬舉他們了,說到底都是一些剛剛放下鋤頭的農(nóng)民,而率領這些農(nóng)民的,不過是一些青皮流氓。
要不然,就憑借他犯下的那個致命錯誤,真的遇到韃子,可能直接就被人家一鍋端了。
“想啥呢!還夜襲,哥你這是三國演義看多了吧!
夜里面人家是看不到咱們,可咱們乞活軍里的人,大多數(shù)到了晚上也是和瞎子差不多。
想要搞突襲,咱們最多也就是在天色剛剛蒙蒙亮時去玩,要不然純粹是自尋死路了。”
對于陳澤羽的餿主意,陳三直接嗤之以鼻,夜襲也就是三國演義里說的比較多。
但在真正的戰(zhàn)斗中,很少會出現(xiàn)夜襲的戰(zhàn)例,畢竟這時代的普通人,基本上都有夜盲癥。
除非是那些軍中精銳,因為營養(yǎng)充足,能夠在夜里不受影響,其他人想都不要想。
要不然自己的部隊,還沒有到敵人的大營,就會因為看不見路跑丟一大半。
“行吧!我也不出主意了,要不然我讓你做這個乞活軍大元帥,底下你率領乞活軍進行行動,我在后面幫著看后勤。”
陳澤羽也知道,相比于經(jīng)常在外闖蕩,有些豐富經(jīng)驗的弟弟,自己更是白脖子一個。
“可別,我才不做什么狗屁乞活軍的大帥,要不然腦袋都會變得不好使。”
張劉氏他們的前車之鑒,陳三可以說是歷歷在目,他可不想變成那樣的可憐蟲。
“放心好了,效果沒有你想的那么夸張,只要不在乞活軍里面正式擔任職務,就不會受到影響。”
聽到陳三的擔憂,陳澤羽哭笑不得的說道。
這家伙,開始的時候,一心想要搶了趙家柱的位置,如今是徹底沒有一點想法了。
不過這樣也好,普通人的話還無所謂,可只要想進入政府部門里任職,那就乖乖的做個人民公仆好了,畢竟這外掛也是一視同仁。
“那也不行,我瘆得慌,哥你也不用待在后面,這群流寇說是一支軍隊,實際上純粹的是流民。
到時候咱們一起就行,咱們隊伍里有這么多的大車和糧食,過去也不會有人懷疑,只會把咱們當作是去打劫回來的大人物。”
陳三還真不放心把自己這個哥哥放后面,與其那樣,還不如帶在身邊穩(wěn)妥一些。
“三你的意思,是咱們冒充出去搶劫的流寇,殺到那些頭目的營地之后,在表明自己的身份?”
陳澤羽聽他這么說,覺得也未嘗不可,他們乞活軍這支隊伍,還真的有點像是運糧隊。
“干嘛要表明身份,咱們到時候直接來個黑吃黑,把流寇里的頭目統(tǒng)統(tǒng)干掉,那樣城外的流寇,都會成為咱們的力量。
等把這萬把人收編了,咱們兄弟手里才算有了本錢,到時候一路殺過去,不停的收編人馬,才有可能解開開封之圍。”
這支流寇大軍,陳三已經(jīng)在算計著,怎么收編到自己隊伍中。
哪怕沒有自己哥哥那個神授的本事,憑借手里面的糧食,再加上其他的頭目被自己殺死,那些百姓肯定會投靠自己。
“不愧是你啊老弟,想的就是比哥哥我深遠,有你真是我的福氣。”
兩世為人,陳澤羽都算是一個嘴炮,雖然想法很多,可真沒做出什么成就出來。
就像這輩子,自己也知道要與建奴比速度,看誰滾雪球的速度更快一點。
可他在面對這萬把人流寇。想的卻不是去收編掉,而是想著怎么做才能先保全住自己。
沒辦法,人的經(jīng)歷,決定了人的眼界,他一直都是個普通人,第一輩子只是個混日子的佐官,后世更是一個四處漂泊的社畜,無論是見識與格局都很有限。
能夠想著跟建奴掰腕子,也都是靠后世的那些思想,同時更不甘心留豬尾巴。
但實際操作上,他還真的不怎么在行,和自己老弟比起來,可以說是相差甚遠。
打定了主意后,他們就在附近找個地方停下,準備按照陳三說的那樣,第二天拂曉對流寇頭目進行一場斬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