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玄關一竅
- 靈氣復蘇,我有諸天萬界
- 古今兮
- 2078字
- 2024-07-25 08:10:00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江楓沒想到,自己此次全真教的目的,竟然如此輕松就達到了。
輕松的,讓他到現在都有些沒有反應過來,全真教的這些人,是不是太大方了。難道也不怕他將這些東西給帶走了。
看著手中這已經有些泛黃的手抄本,江楓的心情,那是相當的振奮。
王重陽的手稿到手了,而且還是對方親手書寫的,感受到上面的字,江楓能夠隱隱感覺到一股金戈的鋒芒。
想想也是,王重陽當年,那可是率領大軍和金人作戰過的,盡管失敗了,但也是軍隊出身,這字體中顯露一絲絲的鋒芒,也很符合對方的人設。
當然了,江楓更是注重的還是這里面的內容。
這是王重陽修煉一生的心得,從一開始到最后的沖擊先天,甚至還有對先天之境的一些暢想。
這才是最為寶貴的東西。
作為一代大家,王重陽的修煉心得,對于江楓現在而言,真的很寶貴。
所以在得到這些心得后,江楓就直接和郝大通他們溝通,自己要閉關,參悟這些心得了。
這一次參悟,就是半個月的時間。
江楓每日幾乎都在房間內,觀看王重陽的心得,從最基礎開始,到打通周天竅穴。
“想不到,和王重陽相比,我現在對人體竅穴的理解,實在是相差甚多”
江楓臉上露出了幾分復雜的神色,原本對于自己打通十二真經,貫通小周天,還有點沾沾自喜,畢竟完全是自己摸索沖擊成功的。
但是王重陽留下的心得,與之對照之后,才發現,自己沖擊竅穴的方式,莽撞太多。
要不是自己修煉的九陽內力,雖至罡至陽,卻不失中正平和之意,恐怕按照自己之前摸索修煉,自己的經脈竅穴,也都損傷不清了。
當真是僥幸,也多虧了這九陽神功暗合道家養生之氣,修煉的內力,雖說霸道,卻也有幾分蘊養肉身經脈的效果,使得他的肉身經脈竅穴,沒有什么損傷。
直到現在,他現在背后也有幾分的冷汗,果然這內力的修煉,不是那么簡單。
自己靠著一本內功,修煉到如今地步,真的是很幸運了。
“不過有了這本修煉心得,未來的路就更加順暢了”
江楓喃喃的道。
王重陽在貫通經脈竅穴留下的心得很多,也更加的詳細,顯然也是為了全真教,方便以后的弟子,走的更加安穩一些。
從最開始的經脈竅穴,到奇經八脈中的竅穴,每一個都有詳細的記載。
如今江楓正在貫通八脈之一的陽維脈,這份心得可謂是及時雨,有了它,江楓打通其中的竅穴,就更加輕松一些,也更加安全一點。
“當真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怪不得很多人,都愿意加入大派,其他的不說,單單這修煉有先人留下的經驗,還有師門長輩的親自指點,能少走太多的彎路了。
江楓之前如果能有這份心得,那么他突破小周天,恐怕時間還能至少提前一年的時間。
奇經八脈的穴道更困難,沖擊也更加危險,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并非是內力充足就可以的。
所以一直以來江楓修煉的速度也慢下來。
但是現在有了經驗,那就不一樣了。
至少他膽子可以大一些。
而后面沖擊先天的心得,更是讓江楓心神向往,而且也讓江楓對于任督二脈,天地雙橋有更多的理解,顯然沖擊先天,并非他之前猜測的那么簡單。
沖擊先天最重要的,第一步奇經八脈要全部貫通,尤其是最后的任督二脈。
而天地雙橋并非江楓所理解的。
反而王重陽留下的心得,貫通任督二脈后,奇經八脈全部貫通,接下來就是沖擊先天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打開玄關一竅了。
道家練氣之法,認為由后天煉至先天,即是從后天氣煉至先天氣。先天氣,則在玄關一竅之中,故開啟玄關一竅,捕捉先天,是養生長生、延緩衰老甚至逆轉生命的的關鍵。
先天氣則是天地元氣。
玄關一竅大開,人體經脈竅穴就仿佛只身天地之中,與天地元氣相連,屆時即可吸收天地元氣,來補充自身了。
而玄關一竅,卻是重中之重。
王重陽的心得中解釋:玄關一竅不能以一竅論之,《悟真篇》云:“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
凡竅者,是一般的竅穴,例如人體與外界接觸的眼耳口鼻、及肢體上針灸穴位等。神氣穴是無形穴,指神入氣中、神氣合一的情況,乾坤共合成者,可用老子之宇宙生成論解之。
人如天地,丹道逆修,由“三”歸“二”,由“二”歸“一”,由坎離歸于乾坤,乾坤混沌于“一”之中,后天為坎離,先天為乾坤,由后天返先天,其返還之關鍵,玄關是也。
老子謂“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就是玄關。所以,歷代丹家皆以先天論之,并力斥凡竅之謬。
這里面的玄關一竅,在王重陽的解釋中,并非是實質的竅穴,而是一種恍惚般的境界。
只有達到這種境界的時候,才能正真的開玄關。
當然按照江楓的理解,這不就是道家的天人合一嗎?
而王重陽也有解釋,這個時候,就是“神與氣合,神元動,天地茫,氣歸竅”。
不得不說,這里面的道家術語,要不是江楓這些年,一直專研,恐怕這時候參悟起來也相當的困難。
不過這時候,江楓也差不多對沖擊先天有一定的了解了。
貫通任督二脈后,沖擊先天最后一步,為何會那么困難,擋住了無數的高人,恐怕也就是這玄關一竅的困難。
差不多要進入天人合一的狀態,這需要不僅僅是修為,更多的是對自身境界的要求。
也怪不得大部分進入先天的武林人,幾乎都是道家,或者佛門真修,畢竟這些人參悟天地至理,可比那些純粹的武林人士,在境界修煉方面,要高深的多。
武林人士,大部分修煉,實際上都算是囫圇吞棗一般的,都是靠著先人指點,自身思考極少。
這也是為何,他們很難做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