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我不是還在嗎
- 明初:帶皇爺爺教訓后世皇帝
- 玄心手背
- 2015字
- 2024-05-26 22:32:50
“但在滅亡時也給下一個時代留下了近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而大明滅亡時的國土,差不多就比人家賠出去的多一點,才四百多萬。
明明清朝之前,我們大明都還處于世界第一,幾百個國家,我們是第一。
或者說清朝之前,咱們一直是世界第一。
明朝末年,世界人口有數萬萬人,咱們便占了差不多一萬萬人口。
咱們便是天朝上國,哪怕是那個時候,只要軍餉到位,咱們依然能錘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口大國,被關外建奴幾十萬人便入主了中原。
更是在清朝的時候開始正式閉關鎖國,咱們從世界第一跌落了下來,到了后期,只要是個國家就能欺負咱們。
皇爺爺,您敢信嗎,一個不到應天大小的國家,他們全國還沒有咱們一個州府的人多。
就這,清朝他還是打不過,喪權辱國,割地賠款,連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都能說的出來。
而這一切在很早很早的時候便可以改變,像皇爺爺的時候,如果打下一個大大的國土,超越元朝的國土,誰還敢說您?
如果怕管理不過來,那沒關系,大明那么多藩王,就像四叔,不是想做皇帝嗎?
給他一國,讓他自己建國,后世猜測皇爺爺分封諸王其中之一的用意。
可能是肉爛鍋里了,但還是姓朱,藩王造反就造反吧,可孫兒說的這個也可以啊。
到時候別人敢打大明的主意,那他就要面對十幾個國家,幾十個國家,誰敢?
就像安南,被四叔的孫兒丟了,他認為太遠了不好管理,那為什么不丟個藩王過去呢?
丟過去你愛怎么玩怎么玩,和大明沒有關系,哪怕你將人全殺了,如此,大明何至于才兩百多年就滅國了,還被幾十萬人給打進了中原!”
朱雄英這一番話說的可謂是句句泣血,心疼先輩!
如果是這樣操作,怕是女真早就沒了,倭奴也沒了,就算大明也閉關鎖國了。
但是大明藩王建立的國家總不至于吧,只要有一國跟上腳步,其他藩王看到效果后難道會不心動?
不說其他,就憑那些槍炮,他們就能滅了大明,旁支入主中原,成為主脈。
而其他國家想要來欺負大明,那就不是大明孤軍奮戰了,中原人都看不起蠻夷。
大明只能自己人欺負,你們算什么?
而朱元璋等人聽完后震驚了,他們好像從來沒想過這事兒!
貌似真的可行,只要一想到大明才兩百多年,朱元璋就覺得鬧心。
那還封個屁的藩王,直接封國,真正的封國。
如此大明將遠邁漢唐,沒聽乖孫說嗎?那么多人口,世界第一,居然就那么窩囊的滅掉了。
朱棣聽的心跳加速,可行,但一想到自家大孫將他好不容易拿下的地盤丟了。
讓后人覺得他們大明的國土還不如那個清朝,他就覺得氣的不行。
清朝是什么東西,也配和大明比?什么檔次和我大明同在一個土地?
“可……可是,太孫殿下,咱們支持不了那么多的大型戰役啊”
李善長開口道,人大唐滅了那么多國家,那也是別人挑釁,只滅他們一國。
要是大明敢開這個頭,那么周邊的蠻夷必定會團結起來抗明啊。
對于這個問題,朱雄英覺得還好,支持不了只是利益沒到而已。
“可是,就像是土豆那些都是在其他地方發現的,還有好多好東西,這些都不要嗎?
像安南的土地,一年三熟,如果種下土豆會如何?
像倭寇,他們的土地上有金山銀山,走路都會踢到裸露的銀礦,這些就白送給他們了嗎?
還有剛剛說的那些,若是地盤足夠大,功勞足夠大,李大人就不想開個國試試?
中原之外皆蠻夷,若是用他們來取代百姓的徭役,那么史書上會如何書寫各位?
若是讓他們交稅來供養大明呢?若是參考井田制,廢除百姓所有賦稅,只保留基本的土地稅,種一畝田,只需要上交一成呢?史書又會如何記?
皇爺爺,還有各位,咱們正處于千年未有之變局之中,這是大爭之世。
一步快,步步快,一旦行錯,王朝覆滅。
后世有一場大戰,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家數十個,卷入戰爭的人口多達十數萬萬。
武裝力量超過萬萬人,全世界死亡武裝力量死亡人數多達幾千萬人。
被波及而死亡的更是不計其數,中華便差點亡國滅種,若是咱們還不思發展。
將大明扔在那個戰場去,大明能有希望嗎?不,大明沒有任何希望,死的徹徹底底!”
朱雄英一口氣說完后,現場靜的可怕。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承認,他們真的心動了。
尤其是他沒說一句,大家的心跳便加快一點。
皇上的想法他們不知道,但他們知道,如果太孫為皇,哪怕他們活不到那時候,但他們的子孫一定有機會立國。
退一步說,哪一樣不是對于他們的誘惑?錢,權,青史留名!
而太孫后面的話就讓他們嚇住了,世界大戰,參戰國數,人數,死亡人數,哪一樣不嚇人?
一場戰爭下來,光軍隊死亡人數便是大明的總人口了吧!
更別說那無法計數的百姓死亡人數,那便是地獄,真正的尸山血海。
可笑他們一直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當他們停止不前的時候,原來有那么多國家在追趕。
太孫的意思是,將這個時代,世界第一的他們扔進那個戰場去,必敗無疑。
他們懂,別說那么多國家和人數的戰爭,就算是現在周邊國家圍攻他們,他們也受不了。
好像問題又回到了原點,他們想發展,渴望太孫說的一切,但真扛不住啊。
像是知道眾人心中的疑惑,朱雄英開口了:“所以,我不是還活著嗎?
我們不是來到了這里嗎?若是國力發展起來,我們還能去到其他大明時空。
集大明近三百年之力,難道還怕干不過周邊的蠻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