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6章 勇氣

  • 大唐國師
  • 愛唐朝
  • 4846字
  • 2024-08-09 22:50:44

玉龍川兩端谷口的安全,關系到整個突厥大軍的安危,阿史那思摩自然要派自己信得過的親信來把守。

阿史那北湖今年19歲,卻已經有了8年的征戰經驗,他麾下的官兵們大部分也都很年輕,同樣也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兵了。突厥人之所以成熟得這么早,跟游牧部族的特性姓有關。他們從小生活在馬背上,放下刀槍就是牧民,拿起刀槍就是戰士。他們追逐草場為生,為了能夠得到更好的牧場,各個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戰爭。

由于長期的戰爭鍛煉,他們一個個都變得驍勇善戰。阿史那北湖10歲的時候就跟隨在阿史那思摩的身邊,11歲的時候身上就已經有了兩條人命。

阿史那思摩原本有兩個成年的兒子,大兒子在與其他的游牧部族沖突中戰死,二兒子從小得了天花,早早的就夭折了。小兒子今年還不到兩歲。在這種情況下,他對阿史那北湖這個侄子就極為看重,將他從小帶在身邊,刻意的對他加以培養。

阿史那北湖也十分爭氣,不僅驍勇善戰,而且肯動腦筋,可謂是智勇雙全。他深知谷口對突厥大軍的重要,在接受了留守谷口的任務之后,率領著部下在谷口擺出了作戰隊形,隨時準備應付突發狀況。

為了避免遭遇襲擊,他派出了很多斥候,擴大了搜索范圍,以避免遭到突然襲擊。

阿力古多次出色地完成了偵察任務,不久前被提升為副百夫長。這次他奉命率領一隊斥候在谷口附近偵察,在突厥大軍進入玉龍川之前,他已經搜遍了方圓5里之內的范圍,甚至還派斥候登上了玉龍川兩側的山梁,并沒有發現唐軍的任何蹤跡。他才向突厥大軍發出了安全的信號。

此刻他帶著幾名斥候正站在谷口東北面的一面山坡上擔任警戒任務,忽然發現左前方影影綽綽地出現了很多黑影,頓時警覺了起來。

他仔細地觀察著,發現黑影移動的速度很快,不久以后就看清楚了,那是一隊騎兵。雖然在夜色中看不太清楚,但是看裝束應該是唐軍騎兵,而且人數不少于2000。

阿力古暗叫一聲不好,留下兩名斥候繼續監視,自己立刻打馬飛奔,去向留守在谷口的阿史那北湖報信。

正在趕來的隊伍正是唐軍騎兵,在隊伍前面的是李峻和程處默,身后是唐軍騎兵,緊隨其后的是牛誠和一部分火器營的官兵。秦川也趕了過來,他和裴元一起率領著火器營的火炮部隊,以及大批民夫,跟在后面。

阿力古快馬加鞭,直奔谷口。他看到正在谷口列隊的突厥騎兵,遠遠的就高聲喊道:“敵襲,敵襲。”

阿史那北湖此刻正站在隊伍前面,警惕地向四周觀望。聽到了阿力古的喊聲,他縱馬上前,不等他來到自己跟前,就厲聲喝問道:“敵襲?哪里來的敵襲?”

阿力古飛馬來到阿史那北湖的面前,顧不上下馬行禮,急切地稟報道:“是唐軍的騎兵,從東北方向過來的,少說有2000人。”

唐軍的騎兵來得很快,阿史那北湖已經聽到了隆隆的馬蹄聲。他一面派傳令兵趕緊去通知阿史那斯摩,一面命令手下的部隊做好戰斗的準備。

程處默和李峻率領著唐軍騎兵迅疾地來到了谷口,就已經看到了在前方列隊的突厥騎兵。此時他們率領的唐軍騎兵有2000余人,他們十分自信,只要一個沖鋒,可以擊潰把守谷口的突厥騎兵。

然而他們卻沒有這么做,在接近突厥騎兵百余步的距離,就停了下來。他們之所以這么做,是秦川事先交代過的。

唐軍騎兵數量本來就不多,不能夠跟突厥騎兵進行混戰。他們的任務不僅僅是要趕走谷口的突厥騎兵,還有把守谷口,堅守到唐軍主力的到達,因此不能產生大的損耗。畢竟兩軍交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唐軍騎兵人數太少,是經不起消耗的,必須以突然的手段擊潰把守谷口的突厥騎兵。

程處默、李峻等人指揮著唐軍騎兵們在谷口列隊,牛誠也指揮著唐軍的火槍兵們,在唐軍的騎兵隊伍后面列隊。

等列好隊之后,火槍手們來到唐軍騎兵隊伍的前面,緩緩地向前推進。程處默、李峻也率領著唐軍的大隊人馬隨后跟進。

阿史那北湖手下有2000名騎兵,他看到唐軍騎兵人多勢眾,很擔心他們全力進攻,自己抵擋不住。

當然,他知道自己的責任重大,早已經下了決心,死戰不退,哪怕拼到只剩下一兵一卒,也要牢牢地控制住谷口,等待援軍的到來。

他看到唐軍的騎兵們沒有直接發起進攻,而是在前方列隊,這是一般騎兵部隊發起進攻前的通常操作,他知道唐軍騎兵不久以后就會發動全力沖擊。

他命令突厥騎兵們張弓搭箭,做好迎戰的準備。

接下來唐軍的操作卻完全出乎阿史那北湖的意料。他看到在唐軍騎兵隊伍的前面,居然出現了唐軍步兵,這些唐軍步兵緩緩地向他們推進。

阿史那北湖覺得很奇怪,覺得唐軍指揮官是不是腦袋被驢踢了?放著騎兵快速沖鋒的優勢不用,反而先派步兵發起進攻。

唐軍步兵邁著整齊的步伐,默不作聲地向前推進。眼看著他們越來越近了,阿史那北湖也顧不得推測唐軍到底在采取什么戰術,趕緊下令突厥騎兵們放箭!當然這些箭矢都是對準了那些唐軍步兵,阿史那北湖打算首先消滅這些不知死活的唐軍步兵。

突厥騎兵們弓馬嫻熟,射箭的水平很高,成百上千的箭矢不停地射向那些唐軍的兵。然而這些箭射過去,唐軍步兵仿佛沒有受到絲毫影響,沒有人發出中箭后的慘叫聲,也沒有人跌倒,那整齊的隊伍依舊緩緩地向前推進著。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是突厥人射箭的技術不精。他們射出的很多箭矢都射在了唐軍火槍手的身上,然而卻并沒有傷到他們。

唐軍火槍兵的戰斗力并不是依靠他們的體力,而是依靠手中火槍的殺傷力,因此每個人的身上都穿上了雙層鎧甲,就連頭盔也加上了一面鐵質的面罩,只露出了一雙眼睛,突厥人的弓箭根本就射不穿。

突厥騎兵們都感到不可思議,他們快速連續射箭,然而仍然阻擋不住敵軍的緩慢推進

阿史那北湖感覺到了危險,他認為不能再等下去了,于是決定率先發起進攻,首先打垮唐軍的這些步兵。

他高舉彎刀,正要發出進攻的命令,就看到那些唐軍步兵已經停在80步開外,接著就聽到有人高聲地喊叫著什么,接著就閃動了一排火光,并且傳來了巨大的聲響。

突厥騎兵們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已經有很多人被鉛彈擊中,發出了凄厲的慘叫聲。阿史那北湖也不能幸免,被一顆彈丸擊中了右肩,翻身落馬。

隨著第二排、第三排火槍手持續的射擊,突厥騎兵們完全被打懵了。正在他們狐疑不定的時候,列在火槍手隊列兩端的兩隊唐軍步兵,快速沖了過來,向突厥騎兵們投擲出了大量手榴彈。

突厥騎兵們被這從未見過的恐怖打擊迅速擊潰了,他們紛紛調轉馬頭,向玉龍穿的深處逃竄,希望能夠跟自己的主力部隊匯合,以獲得安全感。

眼看著沒有損失一兵一卒,就擊潰了突厥騎兵,程處默、李峻和唐軍官兵們都十分興奮,忍不住歡呼了起來。

占領了谷口之后,他們并沒有去追擊潰逃的突厥騎兵,而是迅速在谷口列陣,防備突厥騎兵的反撲。

不久以后,秦川、裴元就率領著民夫們趕了過來。民夫們兩人一組,揮舞著木錘,將粗大的木樁敲進地面,迅速在湖口挖出了大量陷馬坑。

其他民夫們從馬車上卸下拒馬,排列開來。隨后就將那些馬車卸下來,堆放在谷口,形成路障,阻擋突厥騎兵的快速沖擊。

牛誠指揮著火器營的官兵們從馬車上卸下迫擊炮,開始構筑炮兵陣地。

程處默、李峻也率領唐軍的騎兵們重新展開了戰斗隊形,2000名騎兵都下了戰馬,手持著長槍,準備阻擋突厥騎兵的快速沖擊。

火槍手們排列在長槍兵的后面,在他們的身后是迫擊炮陣地,再后面是程處默和李峻率領的500名騎兵,作為機動部隊,做好了隨時增援的準備。

就在突厥大軍進入玉龍川之后,秦川已經給程咬金和牛勁達發出了信號。

信號彈是用火藥制成的竄天猴,這些竄天猴能夠飛得很高,在空中爆炸時產生的火光在夜色中十分醒目。

玉龍川距離唐軍的前軍大營有20多里,為了能夠及時傳遞信號,唐軍斥候們采用接力的方式,每相隔千米左右,按順序向天空釋放了信號彈。

突厥大軍離開了馬山口,向玉龍山方向移動,程咬金、牛勁達早已經得到了斥候們的報告。然而為了避免驚動突厥人,唐軍不能離開大營,只有等到秦川、程處默、秦懷玉他們封鎖了谷口之后,唐軍才能出動。

程咬金和牛勁達今夜十分緊張,二人久經戰陣,經歷過不知多少次戰斗,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緊張過。這是因為他們這一次采取的是一種全新的打法,他們很擔心秦川、程處默他們能否以相對薄弱的兵力,搶占玉龍川的谷口。

玉龍川的谷口地勢開闊,唐軍大部分是步兵,本身就不占優勢,更何況突厥的騎兵主力足足有近2萬人,一旦有個閃失,后果不堪設想。

不僅如此,他們還擔心,就算是秦川等人能夠按時奪占了谷口,可是他們很快就會面臨突厥大軍的全力突圍。能否守住谷口,堅持到唐軍主力的到達,這也是十分嚴峻的問題。

畢竟這里距離玉龍川20多里遠,唐軍都是步兵,又是在夜間行軍,趕到那里最快也需要兩個時辰。不要說秦川、程處默他們只有那么少的步兵,就算是由程咬金和牛勁達親自帶隊,把全部唐軍步兵都帶上,也沒有將突厥騎兵攔截住的把握。

一想到秦川、程處默、秦懷玉等人面臨的處境,程咬金和牛勁達都感到壓力巨大。然而作為經驗豐富的統軍大將,一定要穩定軍心,二人自然是不會把心中的焦慮表現出來,表面上都是一副鎮定的模樣,實際上都很揪心。

程咬金和牛勁達估算著時間,認為在玉龍川那邊應該已經打起來了,二人也按捺不住,走出了帳篷,朝著玉龍川的方向張望。

終于他們看到玉龍川方向的夜空閃動的亮光,那些亮光不斷地熄滅,又不斷地騰起,迅速地朝著這邊靠近。不久以后,他們就聽到了信號彈的爆炸聲。

程咬金和牛勁達知道這是秦川等人發出的信號,這表明突厥大軍已經進入了玉龍川,他們正在全力搶占谷口。于是立刻命令早已整裝待發的大隊人馬,朝著玉龍川的方向急行軍。

在玉龍川里,阿史那思摩率領著大隊人馬正在行軍,隱隱約約就聽到了谷口方向傳來的隆隆的聲響。眾人都以為要下雨了,于是抬頭向天上觀望,卻看到月色皎潔,哪里有下雨的樣子,甚至看不到一絲云彩。眾人都感到納悶,一時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情況。

作為經驗豐富的戰將,雖然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么情況,但是響聲來自玉龍川兩端的谷口,他馬上就意識到是那里出了問題,這也就意味著巨大的危險正在襲來。

他不敢冒險,當即決定大軍原路返回。他一面派人繼續向前尋找葛那洪,查看前面的情況;一面命令大軍調轉馬頭,后隊變前隊,打算迅速離開玉龍川。

在玉龍川里平坦的峽谷中央,隱藏著數十名唐軍官兵,其中就有二寶。

二寶之所以在這里,是因為秦川要抬舉他,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事先秦川征求了二寶的意見,二寶感激秦川對自己的抬舉,毫不猶豫地就接受了這個任務。

秦川對于二寶的機智勇敢也十分贊賞,任命他作為執行潛伏任務的指揮官,由他第一個起爆地雷。

二寶帶領擔任潛伏任務的唐軍官兵們,在土坑里足足潛伏了三天時間,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他們躲藏的地方是在地上挖了土坑,在上面覆蓋了木板,然后又撒上沙土進行偽裝。他們不能從里面出來,這樣就無法重新進行偽裝,因此吃喝拉撒全都得在土坑里解決,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不僅如此,長時間的孤獨寂寞以及恐懼感,也在考驗這些唐軍官兵們的意志和承受力。他們都是精選出來的最精銳的戰士,在執行這次任務之前,程處默又代表程咬金和牛勁達向他們許諾,只要能夠完成這次任務,一定給予他們重獎。這些官兵們才堅持了下來。

二寶坐在土坑里艱難地熬著時間。他也不知道突厥騎兵何時到達,因此隨時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然而這孤獨寂寞的時光實在是太難以打發了,他也漸漸的放松下來,經常處于半睡半醒的狀態。

“轟隆隆,”谷口方向傳來的猛烈的爆炸聲,將睡夢中的二寶驚醒過來。

他知道這是唐軍攻打谷口的戰斗已經打響了。他立刻豎起耳朵,傾聽山谷里的動靜,終于聽到了期盼已久的隆隆的馬蹄聲。

二寶直起腰來,把頭頂的木板掀開了一條縫,果然看到了山谷里浩浩蕩蕩的突厥大軍。

二寶拿起早已經填裝好火藥的隧發火槍,朝著天空放了一槍。

其他唐軍士兵們也早已被爆炸聲和馬蹄聲驚醒,也都支起耳朵等待二寶發出的信號。

當他們聽到隧發火槍發射的聲音,士兵們立刻掀開了蓋子,點燃了埋在土中的地雷的引線。

突厥官兵們被二寶發出的槍聲嚇了一跳,正在四處張望的時候,腳下突然發生了猛烈地爆炸,一時間埋在山谷里的數百枚地雷,幾乎在同時發生了爆炸。一連串的爆炸如同巨大的火龍一般在山谷中翻滾,同時發出震天動地的巨大聲響,整個玉龍川都晃動了起來。爆炸產生的巨大氣浪,將無數突厥官兵連人帶馬都掀上了天空。

很多突厥官兵和戰馬都被炸得肢體殘缺不全,地雷中填裝的大量鐵砂四處飛濺,狠狠的刺進了突厥官兵的身體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嘉县| 曲靖市| 兴海县| 陵川县| 宁波市| 武陟县| 太湖县| 白城市| 疏勒县| 偏关县| 乌恰县| 兴宁市| 普宁市| 佳木斯市| 敦化市| 青河县| 全州县| 通化县| 石屏县| 邓州市| 锡林郭勒盟| 门头沟区| 昆明市| 郓城县| 乌鲁木齐市| 遂平县| 新营市| 穆棱市| 清丰县| 惠水县| 紫云| 金乡县| 翁牛特旗| 新龙县| 广德县| 枝江市| 安化县| 石林| 上蔡县| 高密市|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