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南面防御的是牛誠,他看到突厥騎兵,猜到了他們要干什么,喊叫著傳達命令,讓將士們做好準備。
果然,從突厥騎兵的隊伍中沖出了八騎快馬。這些騎兵手中沒有握著刀槍和弓箭,而是套馬索。他們兩騎一組,沖向了唐軍的車架。
唐軍的弓箭手們紛紛放箭!由于距離較近,盡管突厥騎兵穿著厚厚的護甲,但是仍然有人暴露出來了面部或者咽喉,中箭落馬。
其余的突厥騎兵們沖到了唐軍營地的前面,將手中的套馬索拋向外面的車架。他們要利用戰馬的力量將這些車架拖開,為騎兵的沖鋒清理出通道來。
唐軍官兵們早已經按照牛誠的命令做好了準備,看到繩索拋了過來,套住了車架,不等突厥騎兵拖動車架,就有人冒著箭矢,從盾牌后面閃身出來,揮刀斬斷了套馬索。
為了便于出擊,部分車架之間留有一人進出的通道。唐軍中有不少長矛手,手中握著長槍,沖了出來。
秦川打造出來的長槍,唐軍士兵雖然還沒有進行過訓練,但是他們長期使用長矛,還是能夠駕馭得了。他們沖出車架筑成的屏障之后,紛紛將手中的長槍刺向突厥騎兵。
突厥騎兵為了拖開車架,已經勒住了戰馬。讓靜止的戰馬加速離開,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這就給唐軍的長槍手們創造了機會。
突厥騎兵們看到唐軍的長槍手刺殺過來,本能地揮舞刀槍進行反擊,可惜那些長槍實在是太長了,他們的刀槍夠不著敵人,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轉瞬之間一個個被刺翻在地。結果沖過來的八騎突厥騎兵,只有一騎跑得快,撿回了一條姓命。
突厥騎兵見到這種情景,一個個十分憤怒,紛紛朝著沖出來的唐軍士兵放箭。唐軍士兵們戳翻了戰馬上的突厥騎兵,轉身就往回跑,結果有幾人中箭,倒在地上。
唐軍中的刀盾手們揮舞著盾牌,沖了出去,將那些中箭的唐軍士兵拖了回來。
這一場交鋒,雖然雙方各有損失,然而突厥騎兵想用套馬索拉開唐軍車架的企圖落了空。
從北面發動攻擊的突厥騎兵遇到的情形也差不多。這邊是由趙虎負責防守的。程處默打仗不要命,趙虎是程處默的親兵,跟隨他經歷了無數戰斗,同樣是經驗豐富。在他的指揮下,突厥騎兵沒有得逞,派出來拖拽車架的騎兵也基本上是有來無回。
這一切被站在土丘上的葛那紅看得清清楚楚,氣得他七竅生煙,大罵唐軍蠻子都是孬種,只敢龜縮在營區里面,不敢出來應戰。
葛那紅望著唐軍的營區,不禁有些發愁。要想攻進唐軍的大營,突厥騎兵們只能下馬作戰,這不是他們的強項。而且唐軍的人馬眾多,他們恐怕也不是對手。
他認為要想打垮唐軍,最好的辦法是在營區外面空曠的地帶與他們交戰。葛那紅就派出一些大嗓門的突厥士兵進行罵戰。
從漢朝開始,草原上的各個部族以學習中原文化為榮。在突厥人當中有很多人會說漢話。他們使用各種粗鄙的語言侮辱唐軍,逼迫他們出來交戰。
唐軍官兵們得到了秦川下達的嚴令,任何人沒有命令不得擅自出戰。于是他們也扯開嗓門跟外面的突厥騎兵對罵。看到參與罵戰的唐軍官兵人數眾多,其他的突厥騎兵們也紛紛加入進來,以壯聲勢。
這一下激怒了唐軍,營區中的那些民夫和工匠們紛紛加入了對罵的行列,甚至連那些傷兵們也扯著嗓子在那里助威。一時間唐軍的營區內外,罵聲此起彼伏,聲勢浩大。
看到這種陣勢,秦川哈哈大笑,就連從小修煉、涵養功夫極佳的李淳風也忍俊不禁。
葛那紅看到唐軍的官兵依舊不肯出戰,環顧四周之后,心生一計。
他再次下達了命令,傳令兵迅速將命令傳達下去。不久以后,唐軍的大營火光沖天,突厥騎兵們不僅點燃了牛勁達等人的中軍大賬、唐軍官兵們的帳篷,就連那些工匠們的作坊以及糧倉、馬廄,也都給點燃了。一時間火光沖天,煙塵滾滾。
這幅情景,令唐軍官兵們一個個恨得咬牙切齒,紛紛叫喊著,要出去跟突厥騎兵決戰,就連李峻和牛誠等人也看不下去了,唐軍大營被突厥人摧毀,他們無法向程咬金和牛勁達交代。他們也提議殺出去。
秦川耐心地勸說他們,一定要保持冷靜,克制自己的行為,不能給突厥騎兵造成可乘之機。至于唐軍大營財物上造成的損失,算不了什么,只要人活著,一切都會有的。
看到唐軍官兵依舊不敢出來,突厥騎兵們哈哈大笑,叫罵得更加起勁了,言語中充滿了羞辱和蔑視,一個個顯得十分得意,舉止也極為囂張。
和這些突厥官兵們的輕松愜意不同,葛那紅卻在心中暗自叫苦。他知道唐軍肯定已派人去搬救兵了,自己手下就只有這千把人馬,如果短時間內不能攻破前面的唐軍大營,一旦唐軍的援軍趕到,自己的部隊就會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他仔細地考慮了一陣過后,扭頭喊道:“格蘭特。”
“末將在。”他的話音剛落,侍衛在他身后的一個百夫長大聲應道。此人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看上去孔武有力。他是葛那紅的堂弟,也是他的親兵衛隊長。
葛那紅吩咐道:“派你的人,去將蠻子營區外面的車架搬開。”
“遵命。”格蘭特聲如洪鐘地應了一聲,帶著他的人馬出發了,葛那紅指揮著大股人馬尾隨其后。突厥騎兵的主力移動到了唐軍營區的北面。
看到突厥主力的移動,秦川和李淳風等人也跟著來到北面。很快他們就看到突厥騎兵們一邊放箭,一邊緩緩地向前推進。到了營區外五六十步的地方,他們就停了下來,接著大約兩百名突厥士兵下馬,揮舞著刀槍,沖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