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人工智能安全與法律
推進人工智能和數據安全相關方面的立法工作。在國家層面,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及人工智能相關法律的出臺,制定人工智能數據安全法律原則與標準,確立不同參與主體在人工智能生命周期各階段所享有的數據權利與承擔的安全責任,設立人工智能數據安全問責制和保護制度,并對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數據過度采集、偏見歧視、資源濫用、深度偽造等突出問題進行規制,為人工智能數據安全管理提供基本法律依據[81]。
完善人工智能數據安全領域相關部門規章制度。依據國家相關法律,結合人工智能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特色,針對各領域突出的數據安全風險問題,制定和細化相關部門規章,制定對所屬領域的人工智能算法設計、產品開發和成果應用等的數據安全要求。
加強人工智能數據安全執法監督。加強對人工智能數據采集、使用、共享等高風險環節的安全監督,特別是對數據過度采集、數據資源濫用、侵犯個人隱私、違背道德倫理等行為加大執法懲戒力度,規范人工智能數據安全事件調查取證方式和法定程序,促進人工智能數據安全法律和規章的有效落地執行。積累執法經驗并總結不足,形成反饋機制,持續完善相關法律和部門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