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論文見刊
- 都重生了,誰還不是學閥
- 我思故我菜
- 2293字
- 2024-06-20 21:10:51
李易擠出一個比哭還難受的笑容,說道:
“叔叔,說什么感謝不感謝的,我與文鴻都是兄弟,別說區(qū)區(qū)一個CMO金牌,就是IMO金牌,只要文鴻愿意跟著我說,也不在話下。”
周成發(fā)一臉驚喜的說道:
“文鴻有你這個好兄弟,當真是人生一大幸事。你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幫助的,盡管給叔叔說。”
“你電話多少,我們互相留一個電話。”
李易有些尷尬的說道:
“我還沒有手機,叔叔有事情可以聯(lián)系周文鴻。”
周成文說道:
“哈哈,好,文鴻這孩子就該跟你這樣優(yōu)秀的人多學習。”
“有什么困難一定要說。一些小忙還是能幫上的。”
周成文對李易十分客氣與熱情。
他可是問了不少的競賽金牌教練。
他兒子進個省隊就十分不容易了,基本上沒有機會拿到CMO金銀牌。
在金秋營能夠拿到P大的降30分錄取就是運氣好。
他兒子的天賦他一清二楚。
用數(shù)學教練的話來說,也許能夠拿銅牌,但是拿金牌,就很難了。
特別是還想要進入國家集訓隊,基本上不可能。
周文鴻之前要提出前往巴郡中學讀書的時候,他作為父親還反對過。
不過見他一再堅持,并且保證能夠拿到金牌,才送他去巴郡中學的。
本以為是兒子失了智,結(jié)果是他兒子來打臉他老子。
李易此刻咬牙切齒的說道:
“好的叔叔,一定有用得上你們的時候。”
這特么的可是好幾百萬,就這么飛走了。
他能不氣人嗎。
今天這個宴會,李易與林仕哲才算是見到了什么是上層人士。
一天的花費,可以說上百萬。
各種他們見都沒有見過的食物以及酒水。
茅臺基本上就沒有停下來過。
還有各種名貴的紅酒。
奢靡的程度讓李易一度陷入懵逼之中。
果然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種奢靡的生活才是正常人向往的生活,也是李易向往的生活。
真有人喜歡過那種苦行僧的生活?
這尼瑪?shù)某黾野桑€當什么人,這不是有病嗎。
想要出家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佛不渡本科以下的學歷。
宴會結(jié)束之后,周成發(fā)帶著李易等人來到了一個單獨的包房之中。
“李易同學,文鴻說你能帶他拿到IMO金牌?”
周成發(fā)此刻十分認真的問道。
從商人世家轉(zhuǎn)變成為學閥世家可不容易。
可不是你有錢就行的。
曹旺德花那么多錢搞個什么破大學,不是被受業(yè)內(nèi)嘲笑嗎。
花幾百億就能辦起一個頂級大學,這不扯淡嗎。
看看各個高校每年的經(jīng)費就知道普通企業(yè)根本無法支撐起一個大學的研究。
這貨就是典型的資本想要轉(zhuǎn)學閥,學國外一些民辦大學一樣。
想要搞出個頂級大學,跟那個馬云搞出來的差不多。
最經(jīng)典的話還是工資太高不利于年輕人奮斗。
國外資本家來了都得為他的言論流淚。
周成發(fā)家族企業(yè)跟曹德旺差不多,想要從商人轉(zhuǎn)變成為一方學閥巨擘,家族必須有一個懂行的內(nèi)行人。
現(xiàn)在周文鴻就是這個人。
所以他十分在意。
李易思考了前因后果之后,看著這個五十多歲的老頭,有了一絲防備之心。
王健林這些人都沒想過搞大學,而他就想到了。
“從此刻跟我回去,每天除了吃飯睡覺拉屎之外,就看IMO方面的內(nèi)容,我覺得有80%的機會能夠拿IMO金牌。”
李易對著周成發(fā)說道。
就算是沒有這個天賦,2014年的IMO真題改編給周文鴻做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拿個金牌還是容易。
不過做戲要做全套。
不努力怎么行呢。
周文鴻與周成發(fā)十分熱切的看著李易。
“要是文鴻能夠拿到IMO金牌,我們一定有厚禮相報。”
李易說道:
“都哥們,說那些。做兄弟,在心中。
叔叔你放心,包拿IMO金牌的。”
“之前聽文鴻說你在創(chuàng)業(yè),賣教材,他還想入股,被你給拒絕了。
那個時候我就在想你是個有自己想法的孩子,
后面你想要我們投資,直接說,投個一兩千萬還是輕輕松松,股份我們也不要多了,你跟文鴻商量著來就是了。”
李易說道:
“其實動用一下宣傳資源才是最重要的,保持教材的熱度...。”
“好,后續(xù)你想要營銷,我做主可以動用周氏集團的資源,狠狠的營銷。算是給你的一點小回報。”
聊了一會之后,李易就與林仕哲、周文鴻開始回渝州了。
CMO決賽就此告一段落。
這次競賽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高興的人保送了,傷心的人差了幾分。
回到渝州之后,周氏家族的專車送李易三人回巴郡縣。
教委與巴郡中學學校領(lǐng)導最后經(jīng)過商量,決定提高一點獎金。
獎勵李易五萬塊的獎學金。
拿到五萬的李易終于可以過一個肥年了。
不過最讓李易沒想到的還是又有學校要訂李易的輔導教材。
校長辦公室。
周民強此刻說道:
“是這樣的,月末縣里組織了一次考試,你們剛好沒在,成績出了之后。
有點讓人出乎意料。”
“我們學校與實驗中學數(shù)學成績遙遙領(lǐng)先。”
“原本縣一中數(shù)學成績與實驗中學不相上下,發(fā)現(xiàn)平均分差了十多分之后,才發(fā)現(xiàn)是教材的問題,所以想要提前訂一千多本。”
“如果成績相差太多,一中校長可能晉升無望。”
李易也沒想到還有這好事,說道:
“賣啊。”
“反正寒假高三只放半個月不到,現(xiàn)在買還來得及。”
“嗯,就是你要出本錢,大概五萬。”
李易:...。
錢還沒揣熱乎就沒了。
李易問道:
“那什么時候可以收到回款?”
周校長說道:
“放寒假之前,應該沒問題。”
“要不是你價錢太高,這筆錢他們印刷廠是可以先印刷的,幾萬塊還是能夠負擔得起,但是定價高,加上你跟他們不熟...。”
李易說道:
“行,這五萬獎學金就先給你們吧。”
還有半個月的時間,就能夠收到11萬的巨額財富。
要是之前選擇去巴蜀常春藤學校,哪里可能賺這么多。
目前賣教材已經(jīng)賺了十萬左右了。
“嗯,好,其余事情我?guī)湍戕k吧,算是你為我們學校在巴郡縣再次揚名。”
畢竟整個縣城以及縣城附屬的鄉(xiāng)鎮(zhèn),現(xiàn)在基本上掛上了巴郡中學李易同學榮獲大龍朝高中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滿分第一的橫幅。
要是李易選了學校,簽了合同,估計還得加上一個保送P大或者青華的消息。
就在李易忙著賺錢的時候,整個解析數(shù)論界有些坐不住了。
這幾天薩奈克與伊萬尼茨已經(jīng)閱讀完李易的論文。
確認無誤之后,直接發(fā)表在了《數(shù)論雜志》之上。
文章是提前發(fā)的,有點震驚解析數(shù)論這個領(lǐng)域的人。
然而就在無數(shù)人看的時候,這個消息不知不覺傳入了國內(nèi)。
引起了數(shù)學圈不小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