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金秋營
- 都重生了,誰還不是學閥
- 我思故我菜
- 2439字
- 2024-06-05 18:17:12
沈銓參加完表揚大會之后就直接離開了。
現在他還不想見李易。
身份上還不對等。
雖然李易潛力很大,未來有去讀清北的可能。
可是他自己身份也不低,正處級官員,還尚且年輕。
還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未來成為副廳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變副為正也有機會。
不過這個機會還得看李易。
普通人又有多少人能夠混到這個位置,祁廳不是那一跪,現如今如何還不得而知。
要李易真能夠拿一個IMO滿分金牌,打破渝州首府的教育史,那他高升也不是不可能。
整個渝州府歷年,都沒有一個IMO滿分金牌。
想要拿IMO滿分金牌這何其的難,李易能夠進入國集保送去清北都已經很強了。
IMO舉辦這么多年以來,渝州府至今2013年,都沒一個滿分IMO,他不覺得李易有這個實力。
渝州府迄今為止,就一個人進入了國家隊,拿到了IMO金牌。
不過他得提醒一下女兒,不要與李易走太近。
今天李易這番話,未來從政就是一個好手。
他不想自己女兒走官路。
女子當個學者就很好了,在大學當教授比去當官好。
政海浮沉,僅僅是有能力是不夠的。
混到一定高位,哪個人又沒有能力呢。
或多或少都在某個領域有點水平。
但是為了自己的政途,他也不會吝嗇給李易一點幫助。
也算先還一點人情給李易。
而李易此刻心情大爽。
CMO之后拿到五萬塊錢,自己出書的費用就有了。
想要出版一本教材,要么走出版社,要么自費。
走出版社基本是行不通的。
出版社本質上是盈利,不可能把大量資金投入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的輔導教材手中。
還不如多印刷幾本暢銷小說。
李易也深知指望不上出版社,想要出書,只能靠自己。
一本書的書號至少3-5萬。
這筆錢只能從獎學金來賺。
就算是拿了IMO滿分金牌與高考狀元也不見得自己的書能夠賣很好。
每個地區的高校一般都會由教委制定用輔導教材。
原因嘛,懂的都懂。
李易想要自己的教材賣得出去,第一個需要覆蓋的地方就得是巴郡縣。
想要統一巴郡縣高中數學輔導資料,有這個能力的,只有沈夢瑤的父親,才有這個能力。
巴郡縣一年高考生一萬多萬,一本書凈利潤最少賺20-30。
一年下來也有二三十萬。
二三十萬,加上獎學金等等,第一桶金就賺到了。
等第一屆打響名氣之后,其余區縣發現巴郡縣數學平均分、高分都高出他們一大截,就會開始購買李易的教材。
或者銷路變多。
加上李易利用后面名氣帶來的影響力,教材肯定會像五三那般大賣。
甚至專門開一個教輔公司。
前期要搶市場,甚至可以把價錢定得更低一點,形成獨有的品牌。
搶占市場,比起前期盈利更為重要。
看看雷布斯怎么做的,就很值得李易學習。
這些計劃都在李易腦中謀劃。
龐大的商業帝國與龐大的學術門派,李易全部都要。
二者相輔相成,才能到達那學術界的至高位。
周五放學就可以去縣城買一臺2000多最便宜的筆記本電腦。
到時候就可以開始做了。
中午,李易在食堂吃飯的時候,林仕哲與周民強校長二人走到了李易旁邊。
“李易,我們找你商量一些事情。”
李易有些疑惑,他們二人找自己干嘛?
“周校長、林老師,你們好。有什么事情嗎?”
林仕哲說道:
“是這樣的,你不是進入了省隊嗎?要去巴蜀中學參加省隊培訓,我們遠在區縣又不方便。”
“所以與沈局長商量了一下,準備送你去巴蜀中學借讀兩個月。等CMO結束之后,就回來。”
“這期間的費用都由我們學校出了。你看如何?”
李易皺著眉頭說道:
“能不去?我去不去都一樣的。”
林仕哲則是說道:
“這兩個月很關鍵,很多人在高中數學聯賽取得了成績,但是不一定在CMO上獲得好的成績。”
“我們學校教育資源有限,你去了巴蜀中學有最頂尖的競賽教練教導,進入國集的機會就更大了。”
“為了自己的前途,我們覺得你還是去一下比較好。”
李易翻了個白眼,問道:
“這是那個沈局長爭取來的?”
一直沒說話的周校長說道:
“嗯。大家都覺得你天賦很好,不能在我們這里耽擱了。”
“另外金秋營我們也給你報名了,你要去嗎?”
李易皺著眉頭,說道:
“金秋營我想想,主要是金秋營不會直接把我給錄取了,去了有些耽擱時間。”
周民強說道:
“可是你有機會提前接觸清北的教授甚至院士。要是CMO沒能拿個好成績,后面...。”
金秋營李易也知道一些。
是清北舉辦的。
不過參營營員不會給予直接的錄取優惠,但金秋營針對營員會做優秀評級,一等獎、二等獎或者優秀、良好等等級,一般比例在參營人數的30%左右。
參加金秋營營員,后續可以被評為優秀營員,獲得強基考試資格或者在強基校測時會有一定的優勢。
僅此而已,對于李易來說沒啥用。
不過李易沒有第一時間拒絕。
而是在心中思索著。
高中知識都學完了,他現在需要的是單獨的時間來搞自己的事情。
創業什么的得趁早。
孿生素數間距推進的論文也要開始發了。
一般不知名的人的論文,審稿時間很長的。
要不是數學界這段時間對于孿生素數間距推進的熱情達到了一個高峰,李易也沒想發。
現在九月下旬,陶哲軒與梅納德等一眾解析數論領域的大咖,應該把間距壓縮到了4680多這個樣子。
想要推進到246,還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份。
至于今年11月20日梅納德發布的論文,也僅僅只是把間距推進到了600這個數字。
自己則是可以搶先一步,先行把間距推進到4680之內。
想要自己的論文得到快速審稿,就繞不開清北的教授。
這個金秋營倒是可以去。
不然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高中生寫的論文,可能會被編輯直接給刪除。
但是在金秋營展露出自己的天賦之后,就不用擔心這些問題。
而且這段時間,各路解析數論大神各顯神通,間距問題基本上是每周都有新的推進。
許多解析數論領域的博士也因為張益唐這篇論文而畢業。
在4680這個數字之上,再推進幾個數字或者改換一下方法,都能夠他們畢業了。
也不會顯得十分的驚世駭俗。
畢竟山大的數論碩士這個時期都能看懂張益唐的論文。
稍微展露出一些天賦,不足為奇。
頂多被認為超級天才。
“金秋營我去,至于省隊培訓就不去了。
你們放心,CMO我有把握。另外我想申請后面上課我坐在最后一排,自己學自己的,不用老師來管我。”
二人:...。
你咋個不上天?
李易咽下飯菜,十分認真的說道:
“我有我自己的節奏,你們別管。”
“下周的五省聯考,你要能夠考到全市前100,你以后甚至可以在辦公室學習。”
周民強被李易這態度氣得說不出話來。
李易想都沒想到的說道:
“行。”
隨后他們又勸了幾句,發現無法改變李易決定之后,就離開了。
一邊走一邊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