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廣告的威力,智嫻的助力
- 人在半島,一路狂飆
- 花貍胡少
- 3067字
- 2024-05-24 08:05:00
意外看到廣告后,陳俊便去了趟白東珠那里。
進入酒廠時,他欣喜地發現,原本懶散的工人們面帶振奮,再也不是過去的樣子了,流水線開足馬力,忙得熱火朝天的。
“你們代表呢?”隨手抓個人問道。
那名工人連忙鞠躬:“陳社長,白代表她在辦公室。”
“好的。”
在南韓,“代表”有公司法人的意思,不過白東珠這個法人多少顯得言過其實,本質上只是個花瓶。
她畢竟還欠著陳俊十個億,妥妥的社畜一枚。
“沒問題,我們供應得上,你可以直接去銷售點拿貨的,嗯嗯,謝謝……”
白東珠從未像今天這么忙碌過,接電話的嗓音都帶著幾分沙啞。
“東珠你好啊。”
“陳社長?”
白東珠趕緊從座椅上站起來,去給陳俊泡咖啡。不知道為什么,她的面龐突然換了顏色,紅撲撲的。
“哎呀,我說東珠,你的身材可是越來越好了。”某人的眼睛忍不住上下打量。
白東珠略顯局促,使勁夾著自己的腳指頭:“社長,現在可是白天……你……”
陳俊道:“好吧好吧,咱們說正經的,不跟你開玩笑。”
白東珠總算松了口氣。
這位債主就像一臺油料充足的發動機,說飆車就飆車,而且馬力還特別強,實在讓人吃不消,她是真的害怕。
“我們的廣告打了幾天了?”
“正式播出的話,應該是不到半個月。”
“效果呢?”
“從前我們只有合作的經銷商要貨,可這段日子以來,我已經接到幾十通電話,全是一些沒見過的新商家。”白東珠把咖啡遞過去,眉眼間洋溢著興奮。
陳俊慢騰騰地嘗了一口:“訂單多不多?”
“大概有從前三個月的量。我們正常的銷量只夠勉強保本的,這些計劃外的訂單就是額外的收入,也就是說,酒廠終于可以賺錢了。”
“能賺多少?”
“除去所有的開支,純利潤應該有四千六百萬韓幣左右。”
才三十來萬RMB?
“那也不算特別多。但開局是好的,相信下面還會越來越好。”
“是啊。”
白東珠笑道:“多虧了全智嫻小姐,她在去年拿過最佳新人獎,知名度和口碑超出了我的預期,這個代言人是選對了。”
陳俊突然板起臉:“光是代言人選得好,我的廣告難道就沒起作用?”
“當然有,社長天才般的創意作用更大,令人印象深刻。”白東珠慌忙順著他說話,語氣中帶著惶恐。
老板一旦不開心,倒霉的就是自己了,兩頭都受罪。
“這還差不多。”
陳俊接著問道:“如果訂單一下子猛漲起來,漲了十倍甚至一百倍,咱們的供應能跟上嗎?”
“我們的年產量在八百噸左右,生產上限是一千六百噸,超過這個數字……就很難供得上了。”
“有沒有辦法解決?”
白東珠秀眉微蹙,盤算道:“假如真到了那一天,除了擴建廠房之外,還有兩個辦法。”
“嗯,當銷量暴漲的時候,匆忙擴建恐怕來不及,你再說說那兩個辦法。”
“我對市場專門做過調研,南韓大大小小的,共有兩萬多家燒酒企業。第一點,我們可以從中挑選資質過硬的大企業做代工,嚴格按照配方生產。第二,還可以并購一些微型的作坊,經過培訓后再投入生產,這樣就能解決供應不足的問題。”
“不錯嘛,東珠你想得挺周全,但無論用什么法子,質量都是第一位的。”
陳俊聽得非常滿意,好好地夸獎了幾句。
在他幼年的時候,曾經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至今都難以忘懷。
故事的主角也是一家小酒廠。
九十年代初期,在廣袤的魯省大地上,這家小酒廠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縣級單位,在行業中艱難求活。
時間持續到1995年,改變命運的轉折點來了!
酒廠的領導嗅到了商機,他以不成功便成仁的勇氣,傾盡全部力量,耗費高達6666萬人民幣的巨資,成功地拿下了央視的廣告招標“標王”。
這個所謂的標王,就是《新聞聯播》開播前后的幾分鐘,最黃金的廣告時段。
標王級廣告的威力有多大?
就在1995年當年,他們的銷售份額便達到了9.5億,實現稅收2.5個億!
小酒廠從此一夜間名揚四海,以閃電般的速度紅遍全國,在它的巔峰時期,銷量甚至要排在老牌名酒五糧液之上。
1996年,他們再次震驚全國,用3.2億人民幣又一次拿下了央視標王。
然而這次的結局卻完全不同。
步子邁得太大,可是會摔跤的。
僅僅才兩年時間,如日中天的酒業就突然謝幕,徹底跌下了神壇。
原因是什么?
很簡單:訂單實在太多了,產能嚴重不足!
產能不足,全國的經銷商又催得緊,下面該怎么辦?
既然本廠做得不夠賣,他們便從別的酒廠秘密地收購散酒,再加入本廠的原酒和酒精,勾兌成低度產品,用自己的招牌對外銷售,湊合著完成了訂單。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拿別人的散酒當本廠的賣,相當于制假造假,欺騙消費者。
所以,后面的丑聞一經記者曝光,這個神話般的故事就黯然破滅,變成了歷史的一顆塵埃,被人們漸漸遺忘。
這個小酒廠的名字,叫做“Qin池”酒業。
陳俊之所以想到這些,就是想給自己敲個警鐘,提醒下面要嚴把質量關,杜絕以次充好的現象。
不過情況跟情況不同,他并不擔心自己的產能問題。
——因為燒酒和白酒完全是兩碼事!
燒酒的工藝要簡單得多,它一不講究味型,二不講究年份,出品的時間也更短,僅為白酒的三到四分之一。
出品時間短,意味著周轉效率更高。
效率高,必然賺錢快。
陳俊現在要考慮的,就是選擇代工呢,還是收購其它小作坊,從而完成生產的目的。
“東珠,如果真到了產量吃緊的那天,我建議先選代工。”
白東珠也露出笑容:“同意,我跟社長想到一塊去了。”
“借只雞過來生蛋,可以完美地解決訂單暴漲的問題。”
“是的……”
在南韓,代工完全合法。
只要你選的工廠資質過關,那誰也不能說什么,絕不屬于欺詐消費者。
如此一來,雖然利潤會有一部分縮減,但卻省掉了大筆收購的費用,明顯更劃算。
Qin池酒業當年也算是“變相的代工”,他們為什么失敗了?
還是那句話:生產白酒需要嚴格的工藝和流程,你在倉促間搞的貼牌酒難以保證質量,后面當然會暴雷。而燒酒卻沒有類似的顧慮,因為南韓人做的全是單一型產品,代工條件早就已經成熟。
兩個人又談了好多。
當然了,代工也只能算權宜之計,真的把“喜悅牌”做大了,等后期穩定下來,慢慢擴建自己的廠子才是王道,畢竟讓別人做可是要花錢的。
在什么位置說什么話吧,先走一步看一步。
……
接下來的日子里,全智嫻又給了陳俊一個意料之中的驚喜。
2000年六月,由她參與主演的家庭劇《歡樂時光》正式開播。
這部劇囊括了南韓眾多的一線明星,包括有大鐘影后趙敏秀、主演過《藍色生死戀》的宋成憲、鼎鼎大名的后門戰神李稟憲,還有不少優質的新人比如車泰賢等也參與了制作。
由于演員陣容強大,劇集品質過硬,所以一經播出,就創下了輝煌的記錄,收視率一度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37.9!
百分之37.9是什么概念?
2000年前后,因為智能機還沒有出現,人們主要的消遣方式還是在家看電視。
也就是說,在整個南韓半島,黃金時間收看電視的人群中,有將近四成的觀眾都選擇了《歡樂時光》。
這個數字很恐怖,起碼有幾百萬人!
毋庸置疑,《歡樂時光》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國民神劇。
在劇集之中,全智嫻飾演了一位獨立而堅強的少女,患有腎臟病。她的演技真誠而活潑,一干老前輩并不能掩蓋她的風采,得到了觀眾們廣泛的贊譽。
這部劇是全智嫻封神之路的重要拐點。
憑借出色的發揮,她獲得了電視臺演技大賞的最佳新人獎,比上次得到的最佳新人女演員獎分量更重。全智嫻上次獲獎的《白色戀人》雖然是電影,但觀影人數可沒有《歡樂時光》這么夸張。
電視劇火了!
她也跟著火了!
迅速躥紅的全智嫻,再加上黃金時間的洗腦廣告,喜悅酒廠的訂單就像雪片一樣飛來,辦公室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
僅僅一個七月份,酒廠的銷售額便達到十一億九千三百四十萬韓幣,實現盈利約為三億九千七百八十萬。
燒酒的利潤向來豐厚,可是很賺錢的。
以RMB換算,那就是260萬,一個月凈賺260萬!
陳俊樂得心花怒放。
照這么下去的話,他前期的所有投入,最多只要七八個月就能全部收回來,回本的速度堪稱迅猛。
但是啊!
你以為這就完了?
全智嫻的爆發才剛剛開始而已,人家可是罕見的現象級巨星,后勁特別大,一年會比一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