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根叔,這曲轅犁它好使不?
- 年代:從照顧知青嫂嫂開始
- 古月今年
- 2220字
- 2024-05-15 08:00:49
好說歹說,總算是搞定了。
主要是沒轍,來文的,不占理,不是對手,上武的,梁國華就杵在那,不敢。
至于私底下動手,那就更扯淡了。
真以為集體開玩笑的?
真以為大隊書記不要面子的?
這事要沒定也就罷了,但凡定了,有了確切的結論,以后誰特么挑事,就是質疑集體決定,破壞團結。
除了剛要到的兩份“說法”,這家里也沒什么好分的。
大牲口沒有。
值錢家具沒有。
非要說的話,就幾間夏天漏雨冬天漏風看著還不太安全的土坯房,以及五只雞,三只鴨。
剩下便是一些壇壇罐罐,鍋碗瓢盆。
至于存款……
嘿,欠款倒是有,不光欠款,還欠票,畢竟當時上醫院,那些錢,票,不少都是大家伙湊的。
也因此,陸強王芳兩口子一商量,最終決定拿三百塊錢,一個大隊內部的工作名額,些許口糧,此外,兩家切割,從此以后各過各,他們不承擔贍養義務。
這是底線。
用他們的話說,要是這都不行,那就干脆別談了,鬧吧,都快凈身出戶了,我還怕去鬧?
陸巖說實話是不想給。
因為即便如此,他感覺還是太便宜這兩口子了。
但相比不想給,作為一個男人,他更不想的是糾纏,麻煩,沒完沒了。
是以最終還是同意了,隨著雙方達成一致,簽文書,落手印,這事也徹底定死,當場兩口子就開始搬。
陸言懶得看。
眼看著時間還早,天色還亮堂,送走梁國華一行,又簡單交代了兩句,他拎著木桶出門。
這一趟看到的東西比較多。
除了回來時路上看到的棕樹,青桐,楊柳,還有楓楊,苦楝,等中部鄉下常見植物。
但其實他的專業方向是微生物,之所以認識這些,無非是專業基礎,畢竟生物這個東西,既離不開農業畜牧業,也離不開分子化學,更離不開動植物。
也正因為此,他甚至會給小白鼠扎針,他的解剖能力還很不錯。
而隨著腳步來到田埂上,青綠的麥苗,綻放的油菜,路邊的蠶豆,等等,相繼映入眼簾。
最惹眼還要屬那成片成片的紫紅色小花,那是一種固氮植物,是田間天然的氮肥,每年秋天在稻田播散,來年三月開花,學名紫云英,又稱紅花草。
為了保證每年都有足夠多種子,大隊還特意留了幾畝地,用于紫云英的種植,種子收集。
眼下也正是用到這些漂亮小花的時候,隔著老遠,他便看到田間拉犁的耕牛,以及掌犁人手里時不時揚起的趕牛鞭。
“大根叔,這曲轅犁它好使不?”
曲轅犁,筒車,穿越必備。
盡管眼下早已過了那個時代,但陸言還是有點忍不住,就想調侃兩句,體驗一下那種穿越的感覺。
萬一就不知道呢?
哪怕早就用上了,也未必知道名字的。
李大根四十來歲,背有點駝,屬于是上一輩的人。
如他一般,此時忙著趕牛耕地的漢子好幾個,大家分散在田里勞作,隨著耕犁推進,泥土被翻起,紫云英被掩埋。
聞聲笑罵:“你小子又來,什么屈原犁,要我說,這叫霸王犁,不信你看,多霸道?”
“那是挺霸道的,別說是土,鐵都能給犁了。”陸言哈哈大笑,嘴里叼著小花,隨手撿起一只腳邊曬背的王八。
李大根瞅了一眼,好笑:“要那玩意干嘛,又不能吃。”
“能吃??!”
“我就愛吃這個!”
陸言隨手在旁邊小水渠掏了掏,這玩意大抵是犁地被翻出來的,臟得很。
李大根就樂:“扯淡,沒事誰吃這個,你要真饞,就跟叔后頭,多不敢說,一兩斤鱔魚還是能撿到的。”
時下的水田,農藥奇缺,化肥匱乏,能翻出來的東西是很多的。
只是大多不受待見,比如甲魚,又比如泥鰍。
就好比此刻,李大根甚至都不愿意叫出泥鰍的名字,他唯一能瞧得上點的,也就鱔魚。
陸言瞅了瞅,笑著搖頭:“還是算了,有人撿呢,這玩意可是能賣錢的,不跟他們搶。
我呀,就撿幾只王八回去吃?!?
鱔魚是可以賣錢的。
在此之前,他也以為這年代很嚴厲,啥都不讓。
可實際情況是,供銷社收很多東西,有段時間,他們甚至連那些亂七八糟的骨頭都收。
此外,鄉下有集市,除了以糧食為代表的極少數物資,很多東西都可以拿到集市去賣。
就是價格不咋滴,比如鱔魚,沒記錯的話,拿到供銷社也就兩三毛錢一斤,集市是要貴些,可向來是賣的人多,買的人少,畢竟當下普遍缺油。
王八就不提了。
說白了,但凡它能值點錢,也不至于趴在田埂上曬太陽沒人理。
畢竟這玩意比鱔魚好弄多了,到處都是,別說水田,旱田都橫著爬。
還重,一天下來隨隨便便好幾十斤。
李大根一看,的確不少小孩拎著桶光著腿大呼小叫田里跑,便也沒再勸,轉而問道:“聽叔你三哥還在鬧分家,怎么樣,分了沒?”
“分了?!?
“文書都簽了,大隊書記親自見證,從今往后,兩家各過各。”
就這么短短幾句話的功夫,陸言桶里已經三只了。
這還是他篩選的結果,太小的他不要,他就要那種一看就兩三斤重以上的。
李大根詫異:“有那么容易啊,你那三嫂可不是個好相與的。”
“嗯,所以大隊給的補償,他們兩口子拿走一半?!?
陸言大致把情況說了說,又問:“這田一翻,接下來是不是就要育秧了?”
“差不多。”
“田翻出來,撒點石灰,曬一曬,再泡一泡,耙平,就該育秧了?!?
“總的來說就是趕在清明之前?!?
“是了,清明知道吧,不是屈原,屈原那是端午?!?
說著說著,李大根又咧嘴樂起來。
陸言也笑,聊了幾句,桶里裝得差不多,又一陣溜達,直到太陽快落山,才跟著地里的人們一起收工。
此時家里已經很安靜,陸強王芳兩口子已經走了,房里,嫂嫂岑婉靜靜坐著縫制小衣裳。
田女士不知跑哪去了,陸晴也沒在。
老六陸城八歲,原本帶著五歲的老幺陸萱在旁邊跟人玩耍,看他回來便立馬跑了過來。
“四哥你撿這玩意干嘛?”
小伙子很好奇。
王八他知道,不光喜歡曬太陽,還會下蛋。
往年他沒少去挖王八蛋,也沒少綁著王八到處溜。
可一次撿回來這么多,抱歉,他是真有點想不明白,總不能,宰了漚肥。
相比之下小丫頭就直接多了,看著桶里的王八吮著手指兩眼放光:“四哥哥,王八它好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