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分 顧若憶江南(九鼎力天下)

第三章、九鼎力天下

九鼎力天下,開篇如下

鼎,國之重器、傳世之寶也

禹德,因為治水,而折服三苗,南方既已平,自將目光轉向東夷。

他順潁水南下,到涂山,發(fā)布號令,召集天下部落、方國首領會盟,史載“禹合諸侯于涂山,執(zhí)玉帛者萬國”

于是,中國歷史上首個國家形態(tài)的王朝橫空出世,史稱其為“夏”,九州大地第一次有了真正凝聚力,四海之民贊美他(她)為:華夏

禹四年,禹欲鑄造九鼎。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后鑄鼎,鼎鑄好后就成仙而去,于是禹決定用九州貢奉的金(銅)來鑄鼎…

顧若南看見:印刷字體照例是宋體(雖然創(chuàng)始人秦相有些讓人生厭但卻是書法界自王羲之之后的唯二人選),而在這開篇的空白處,則是字體方正的柳體進行了發(fā)展補充,是司馬遷的《鼎湖升天》: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龍七十余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龍胡髯號。故后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這批閱者,似乎意猶未盡,估計是在墨跡已干的后來幾日,而再次,在這些柳體旁邊,用偏瘦而勁力險峻的歐體(還好不是官家那邊的瘦金體),讓顧若南感覺頭皮發(fā)麻的再次標注

“有傳說跟隨者近萬人,如果屬于史實,則不亞于產生了,遠非我松目前所能企及的技術存在,這可是比后世哪怕是千年后的今天之科技都難以達到的,對,巨型陸地飛天器,而鼎或許是半圓形的信息接收天線或動力啟動引擎,原來從黃帝時期,對某星人的記載其實就已經有了???讓本松實在嘆為觀止(我必須控制住我那些沖動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這,本松,莫非就是,松子老師?

看來這《九鼎力天下》,并非是一宿,所能完成的了!

顧若南拿起骨笛,還是九孔的:自己嘗試過,用來吹“歸去來”,還是太有些小題大做了,這九孔骨笛,不僅音色優(yōu)美、空靈,音階完備,更是能實現多宮轉調…第九孔位前面還有一個小洞,居然可以用來調音…禮樂文明從那個時候,其實就開始了(但這骨頭是那種圣獸或神鳥的尺骨呢?第一次吹起就被帶入神禹的那邊去還是內室并且看見女嬌了?看來在看完《九鼎力天下》之前,這神禹的九孔骨笛,還是不要吹奏的為好,因為尋常的笛子為6孔,8孔的笛子就已經可以演奏儀式感很強、寬闊音域的絕大多數古樂了,除非?

即便是,顧若南此刻,就這么的只是簡單的拿著大禹的九孔骨笛,那書也只是擺放在視線范圍內,這一陣兒風來,不經意的,書給翻開,是,第一節(jié)…

居然感覺有些困倦,那就趴在桌子上睡會兒,等會再去給烏蘭掖掖被子,“其實她睡覺還是蠻老實的,今天應該不會打被子了呢,因為”

第一節(jié)、施黯領命,筑鼎與禹法起草

關于鼎的大小,過去各部落方國也不是沒有鼎,用于炊飲的陶鼎,不是大的都已經到鼐NAI級別了,放置小牛進去或2-3只羊進去烹飪,都是不在話下的,但這只是新石器時期…到了夏,特別是羌人已經從河西走廊的交流中,得來了關于高爐的冶煉技術,這對于已經掌握范鑄法的夏人來說,如果用青銅來筑鼎,即便青銅仍然是比較珍貴的,但自然界散落的隕鐵和天鐵在當時還是不算太稀罕,再加上工匠們已能精確控制銅錫比例,自然從上到下,都是希望,越大等級越高的,哪怕在后世看來,略微粗糙一點,也是可以被原諒的,但大卻是必須的,因為這是華夏有史以來第一次定鼎,而且是定鼎中原,雖然極大可能,大禹之后,夏后啟又進行了二次筑鼎…

大禹:此鼎鑄成,不僅能用于祭祀天帝,更能昭示九州一統(tǒng)、天下歸心之意,亦可供萬國來朝、頂禮膜拜之用,必須把各州的山川名物、珍禽異獸雕刻于鼎上,這對世人和百姓今后不再受那魑魅魍魎之害,肯定會益處良多,此乃,大大的好事一樁??!

(旁白)說干就干,埋頭苦干,大干巧干,誰最能干,自然而然的,大禹,他想到了施黯

施黯想:既然天時地利人和皆已齊備,好事一件,想來也是大禹的深思熟慮之后的重大決定,沒有不接受的道理???

大禹眉頭得以一展,因而繼續(xù)說道:自我夏萌生以來,人心不古,連諸侯王如今都變得開始貪心不足,‘象刑以治’已經不起作用了,所以,應該是重新起草一部治世法典的時候了,施黯你看,這事??于是,通用版的《禹刑》起草,就這么,也安排給了施黯…

那個時候,老實人占大多數,拐彎抹角的人不多,不然何以這么多年的忘我持續(xù)治水,可不只是大禹一個人啊,我華夏諸部,都是大有治水英雄所在,只是共識都在大巫禹這里。

施黯,二話不說,只是拱了拱手,喜笑顏開,接了活兒就走,大禹也滿面春風的轉過身,欣然離去。

(眼前這人,居然就是施黯,果然不修邊幅的那種質樸和帥氣,但我是誰,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趕緊得去找個鏡子看看,但這時代,也不知有沒有銅鏡子,算了,不遠處就有條河,清清亮亮的。

“喔,原來是我進到黃金屋中來了,既然來了這九鼎的現場,還是把后來那些做鼎的一些技術信息和參數(不對吧,我不應該有這些語素啊,這不經腦袋的就出來了,難道并非松那個時期的人,頭疼,禹在位到夏啟即位初期,據說都城可是從陽翟、陽城、平陽這般路徑來的,正好可以一問)

好了,定定神,有人走來了,不如上前一問,打聽一下?”

那人,并沒有看見走上前來的顧若南,而是自顧自的在吟誦: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瓌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攘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這里定然是在中原了,顧若南堅信這一點,因為自己的偶像來了,一個不穿繡衣而節(jié)儉的人,居然寫出了這曠世之作

“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感鄄賦

…后世稱為‘洛神賦’…想必閣下就是鄄城候曹植公子”顧若南穿著我松寬大的學士服在拱手行禮

(顧若南:唐,服裝追求雍容華麗,而到了松,衣服則更多的是追求風流儒雅,所以女扮男裝的學士服才會成為當下之流行…所以更多的漢服樣式出現,可少不了我松的推動,尤其是抹的褻衣貼身外,還有一件“腹圍”的帛巾,其繁簡不一,顏色以黃為貴,時稱“腰上黃”可是女兒蠻腰的極佳搭配…)

(曹植:覺得眼前這男子雖然英俊挺拔,但就是這身兒道袍,窄而保守的有些尷尬,如果是漢服女兒家的上著衫襖襦裙下套百褶裙,當我儒雅之冠才是,當然這個心里對話過程,二人都是不會說出來,因為能聽到對方心里想法,本就是細思極恐的事情,何況初次見面)

曹植非常平易近人客氣的回禮:正是在下,你說這《感鄄賦》,傳于后世就叫《洛神賦》,你又是從何而知而至的?

顧若南非常佩服這個三國時期的大才子,并沒有直接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就不知這里,你這個時候,是哪里了,鄄城還是洛陽或者陽城

曹植見怪不怪,背起手,回道:原來是個過路的,也罷,告訴你,這里是王侯將相,自無上王權出現后,皇帝們一直爭來爭去的中原,你那里來就回哪里去吧,天色漸晚,我一個落魄之人,可幫不了你

顧若南:你歷經三代帝王,最后葬于東阿魚山,并非這里

但這句話顯然勾起了曹植的興趣:說說看,那三代帝王?

顧若南對答如流:曹操、曹丕、曹睿

曹植:我父王英雄蓋世一生,但卻始終以漢臣相自稱(從曹植的眼中些許的閃躲顧若南還是知道了代漢自立是當時的恐懼所在),還把我曹家的三個女兒都嫁給了他劉協(xié),無非是圖個政治正確而已,根本未曾謀劃稱帝;倒是我兄長,雖然是著急了點而主動接受了漢獻帝的禪讓(估計是考慮到哥哥還在位),但還是把河內山陽郡那么個好地方世代給了他,總比我以前被封安鄉(xiāng)侯哪里,離洛陽近吧;至于我的侄兒,最后也成了皇帝,倒也不奇怪,只是我和他的關系…

顧若南:你這個叔叔,是在他即位后,寫過一封奏梳的《上疏陳審舉之義》,在這里我就不提前告知你這個當事人了,總之車到山前必有路,看似柳暗花明,但卻未必聽你的,他畢竟是你兄長親生兒子

(真實的歷史是,在曹植上疏之后,曹睿又給他換了封地“肯定不可能起用曹植及親近曹植的宗親,哪怕權力慢慢向士族傾斜,軍權旁落也在所不惜,反倒是這皇權,寸步不讓,其實曹睿也知道,那蜀漢和東吳,包括雍梁,這些一線戰(zhàn)略區(qū),可不能給自己這些皇親國戚和宗族包括夏侯去練手,萬一打點大敗仗,皇權只會衰落得更快,這是個死結,無解…何況大司馬曹真不是還在嘛)

“我知道他必然會不待見我,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但山陽公劉協(xié)和我妹妹的事情,我還是想打聽一二?別奇怪眼神的看著我??我曾經的謀士中就有一些知名隱士和玄乎來去者”

顧若南:曾是皇帝的他啊,后來愛上了醫(yī)學,在山間采集草藥,與農民嬉戲在一起,這些你應該是知道的,畢竟你但你所不知道的則是,在被篡漢后又活了14年,不僅懸壺濟世,還會拿自己的俸祿救濟當地的窮人,不愧是董太后教導出來的人啊,可惜生在亂世…

(說道曹睿是其兄長的親生兒子,這曹植,可是一點反應都沒有的,看來他不是那些野史和民間版本的陰謀者,而是始終放蕩而孤傲的一個人,《三國志.文帝紀》,記述了在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繼任為魏王,同年,曹睿被封為武德候一事…關于他無名母親甄氏大著肚子就隨了曹丕、而丕是接盤俠的說法,看來可以休也)

“謁者,他來了,這位兄臺,我們就此一別”,曹植轉身離去

“等等,你還沒告訴,這里是什么地方呢”

第二節(jié)、君臣商討,鼓筑之法及四陰五陽

顧若南,在曹植落寞而倉皇的離去中,直接坐在了河邊,見有陶片,

于是打起了水漂,就不知道,下一個和自己見面的是誰人了?

我還是靠著那顆挺拔的樹干,休息一會兒,你還別說,從那邊吃了蕭業(yè)親自做的面食,這都不知道過去多久了,還是不餓呢?

在夢中,蕭業(yè)突然來到自己床前,而顧若南正想抱進被窩里,卻發(fā)現烏蘭就叉著腰在鬧“延天北,這是我的床,你搞什么東東”…

然后他就醒了,在一個,感覺是土堆之上、一個宮殿式建筑的平房里,他入夢來所見到的那個人,正在忙活

施黯,繼續(xù)著手上未完成的細活,并不理會走向自己的顧若南,而是繼續(xù)自言自語:聽說孟涂來王城了,繼承皋陶主管刑獄,真是片刻也不想耽擱呀,要不是你冒然出現,我現在已經去他哪里了

(就想與他皋陶,辯駁與三苗‘肉刑立威’不同的理刑,理刑,是論是非曲直、以法律刑章為標準、讓那有罪之人無可抵賴、被明文規(guī)定并代表大多數人的集體意志)

但,眼下這手上的精致細活,也得做完才是啊,何況這身邊有一個不知道哪里來的小輩兒,一個響當當的男子漢,到處在行禮“叨擾了,抱歉,好”,可這里除了我,哪里又其他人?

施黯伸展十指、又精神抖擻的握了握拳,就當他不存在:好歹,一旦我刻完這些,即將精美呈現出來的神來圖騰器物,再去見孟涂?。?!

(然后他正繼續(xù)專注而堅定的拿起小刀,為了給青銅器物創(chuàng)造更惟妙惟肖的魂魄,在一塊同等大小的泥坯上雕刻字根的圖語,是燒印在青銅器上的關鍵,然后才是模樣雕琢與打磨)

顧若南并不覺得有多尷尬,這些可都是自己八輩子都見不到的老輩子些,上古時期的那些人物啊,所以唯有耐心的等…

等施黯回過神來,顧若南直奔主題,與神禹的九州鼎無關,我這里有后來那些試圖模仿的九鼎的一些情況,既然來了,就說與你:

在夏商周后,我華夏大地出現了一個叫唐朝的國家,而且這個國家到了兩代唐皇以后,就出現了一個女皇帝,叫則天,她用了五十六萬七百一十二斤銅(相當于330噸),重新鑄造了九鼎,因為你們正在構想和建設的禹九鼎,用了十余萬中央禁軍,才從玄武門(專門官方砍人頭的地方)外拉到98米的通天宮里面,并創(chuàng)作了“曳鼎歌”,讓群臣士兵們唱著這首歌將九鼎拉入明堂…然后不知所蹤

幾百年后,又一個朝代,松,出現了,分為上下兩端,北松和南松,北松末代,有一個文人氣息很濃的皇帝

(不是你們想的那個黃帝,而是后來這片土地上國家政權的主人,從秦開始,就叫了皇帝,其實是為了你們這個三皇五帝時代的繼承正統(tǒng)之合法性,您看為什么叫帝,還不是以為即便是大禹,天之下,即便屋子有房頂,但出得門來,可都還是要帶頭巾的不是都是)

施黯喔了一聲:原來你們后來的皇帝,就是這么祭奠我們和打著這樣的旗號的,所以,不打緊,您繼續(xù)說,我聽著就是

這北松時期啊,黃河不知怎么的,居然清了三次,所謂“圣人出,黃河清”,這皇帝就自然認為自己就是圣人,都知道大禹是圣人,所以他也要鑄造九鼎,這九鼎是1年時間、調撥銅材二十二萬斤、鑄成的(每只鼎重量約為1.5萬斤,差不多接近8噸了),并修建了九鼎殿,九鼎中心的鼎稱為帝鼎(禹九鼎的豫州鼎)…再后來

施黯,笑了笑:不用說,不知怎么的,也沒了是不是啊

轉臉過去,這施黯,就直接過來拿住顧若南的手腕,正準備…

就在顧若南,不知該如何應對的時候,猛的一個戰(zhàn)栗,就從夢中驚醒了,一看那“九鼎力天下”的書卷,已經被翻到第三頁…

還是合衣上床去睡吧,等明天再看這怪怪的書!

第三節(jié)、打馬西行,施黯擇地荊山筑鼎

(旁白)而在《九鼎力天下》里,施黯因為帶著不解和困惑,一宿不眠,不覺就忘我的雕刻手中的物件到響午,這專心致志的施黯并并不知,腳蹬西羌家鄉(xiāng)加厚‘勁草鞋’、穿著樸素而寬松袍服、腰插八孔骨笛的禹,正手持青銅爵,站在他面前好一會了!

這禹,可都是發(fā)明樂器的高手,青銅所做的鈕鐘,暫且不說…

而他此刻懷里正揣著“鼗”,如果給您當面掏出來,定然是要嚇你一跳,緣何,給玩具和樂器稀少的小孩子給準備的,小時候大家都有玩過的一個物件啊,撥浪鼓呀

至于為什么是八孔骨笛,而非九孔,其實九孔笛音技術是有的,也已經漸趨成熟,但怎么可能隨身攜帶這么招搖呢,除非是重大拜祭天地的場所之中,包括與人合奏

那,曲聲清澈如流水溢出、如泉水潺潺《禹操》,以“夏竹九成”伴奏的九章樂舞《大夏》,都其實是可以加上九孔骨笛(“九“在古代是一般人不可以使用的數字,到了周代,更有了九五之尊的皇權說法了,但大禹覺得沒必要如此彰顯,八孔足以)

(當施黯伸了個懶腰,猛地抬起頭,就看見面帶微笑的禹,站在自己的面前,或許來了好一會兒了吧?這可如何好意思呢,嘿嘿)

大禹揮揮手,示意道“不用說抱歉!你且先把手上的事停下來一會,我們今天不討論禹刑,重點還是,說說鑄造九鼎的事”

施黯拱拱手以示回稟,這精明的施黯啊,關注大禹手中青銅爵的喜悅神情,還是發(fā)出了疑問:不是說天下初定,大家少飲為宜,但這個裝滿酒的爵?看來又小了一圈啊,說不定我也可以單手舉起!

隨后,大禹開始解惑:這爵中,可是儀狄釀造的‘酒醪’,確實是忘憂之水啊,不僅能讓人胃口大開,消除疲勞緩解疼痛,更是有一天,讓我暢飲后,酣睡了二天兩夜,但這東西,缺點也自然明顯,就是上癮、容易誤事,所以我說‘大家少飲為宜’

我是怕自己控制不住抵擋不了誘惑,才故意遠離儀狄,他和其他人一起匠造的這個東西,必將匯入我華夏人的血液之中,即便我也無法阻擋,而我只是,清者自清罷了,財色酒氣,可不正是亡國的君臣之大敵嗎?

施黯憨憨的問道:像您這樣說,這酒,那喝是?還是不喝?

大禹直接把改良過的青銅爵,單手遞給了施黯,施黯二話不說,一飲而盡,然后就直接循問起鼓筑之法??

大禹說:就按照‘五應陽法,四象陰數”,擇雄金,鑄成五個陽鼎,擇雌金,鑄成四個陰鼎,中鼎為豫州,其余鼎你們看著辦。

當施黯,唯唯受命,轉身突然去想昨天碰到的那個怪怪的青年“應該就是自己的幻覺吧,又不是第一次,比他玄之又玄的事兒,咱們這塊兒,還少啊”

但大禹拍了拍施黯的肩:不是幻覺,是不亞于大巫的來去者,從一書中而來,書中有關于我們這段筑鼎事件真假參半的記錄,你就不用去想這件事了,那書生也是好心,時間緊任務重,這樣吧,就現在,你拿著我給你的旨諭,到伯益處,取了《山海經圖》,立即籌劃筑鼎事宜,以免天機有變,南海的龍又開始折騰了…

(當然《禹刑》編撰,也是耽擱不得的大事一件,雖然大禹沒有說,但施黯可是個生怕自己閑著的人,一個真正懂得時不我待的人)。

(旁白)禹,始終都是,腳踏實地又不乏天馬行空想法的一個人,你如何去做、在哪里去做、找什么人去做,他都授權給你,并不干預,但,您得自個兒去琢磨,所以,百廢待興中,誰人人,能行,也只有施黯了,他的策略思考和創(chuàng)新執(zhí)行與組織力,絕對是上古時期,頭幾把交椅,是能讓大禹信服的華夏治世之能臣。

施黯看著:這,華夏部落聯(lián)盟和九州朝貢來的青銅與黃金及隕石甚至天鐵,都雜亂無章的堆在這里,如小山一般,直接瞪眼,這預示著筑鼎的難度大于山啊,這時候他突然想起了昨天的那個袍裝的年輕人顧若南(所以那來去者,還是低估了我們目前的工程物資準備有多么充分和浩瀚,靈氣也十分充足,所以即便他說了不少未來的事情,但很顯然我們這個九鼎才是母體,所以我們怎么會去借鑒自己這些后輩的作業(yè)呢,務必讓他們震驚)

施黯想:光是這些各地來的貢金分類入庫入賬,怕就是個不小的工程,何況還要新增采購、建立供需通道、物質補給,協(xié)調各地工藝流程規(guī)范!!很顯然,如果嚴格按照各地貢捐來貢金來分別鑄造,只怕這九個鼎成型后放在一起,就是九口參差不齊的大銅鍋,不會有未來祭祀鎮(zhèn)地飛天寶物神器一說,所以‘必須統(tǒng)籌’,分段合圍?。?!

(旁白)施黯之所以厲害,就在于,并沒有“窮究其理、沉浸其中”,而是善行其事,邊策劃邊規(guī)劃邊計劃,然后就馬不停蹄的,去擇地經營、悉心摹鑄筑鼎的事宜了,如果事事匯報、凡事憑空想象,九鼎難成(通天的塔為什么建不成,只是因為神在搗蛋,大家不同語言而各懷鬼胎,未必)

大禹,要求簡單:都城之外,選擇那山川形勢秀美、黎民有鑄造技術的地方(潛臺詞,都市圈層,因地制宜,資源整合,產業(yè)鏈條)!

而在九州,換今人今天看來,適合這個條件的地方顯然不在少數,但在上古時期的此次筑鼎,不論是重量和難度上都可是遠超黃帝當時的規(guī)格和型制,考慮到九牧之山河圖一統(tǒng)的重大政治考量,資源獲得與人員管理調度安排和冶煉技術廣泛交流推廣,這根本就是破天荒、咱華夏九州第一次全國性的部落科技大會了不是?。?

所以地點,不能離陽城太遠,要利于及時決策,更不能生事惹禍端,其他的考量,暫時先放一邊?。。?

施黯想“中原、楚地、堯都、關中、巴蜀、東夷,都有青銅冶煉技術,但哪里,方為最佳筑鼎之所?既兼顧傳承又利于成本節(jié)約??

“頭簡直大了去,馬兒都不聽話了,是青草的誘惑嗎,且隨它”

不覺信馬由韁,西行到某山腳下,猛一抬頭,這可不正是,大禹所設想的那筑鼎之所嗎“真是的,也不與我明說,好歹是被我找著了”

這里的人們,正在興高采烈的開采、打石…

施黯腦洞大開,心里頓時浮現出“九州來的各地工匠,同吃同住,分工合作,友善交流,大家有說有笑,為筑鼎而來,好一派繁忙之生機和氣象”的宏大場景

就這里了,請快馬稟告大禹君上:九鼎筑荊山

第四節(jié)、鼓造中途,大禹繞道荊山巡視

(旁白)不知,是天意還是下意識,荊山鑄鼎,就這么定了下來。

為了接地氣,哪一州所貢之金屬,就拿來鑄哪一州的鼎,不夠的就地提煉或各州鼎之間陰陽采補亦為常態(tài)。

走遍了九州河流山川的大巫神禹,自然最清楚不過哪里為雌水哪里為雄火,所以給施黯畫過九宮河山圖。

將各州內的山川地理人文包括九牧徽章圖騰雕刻鼎上,在鍛造時添加天鐵混合其中,如何用明火和暗火,做到,金生水,四象九龍?

‘鼎中常滿,以占氣象之休否’,則是我華夏第一神鼎-禹九鼎,‘嘔心瀝血’鑄成的關鍵,順便的一個小物件九音盒和禹字小九鼎,且是后話,所謂無巧不成書,大小九鼎珠聯(lián)璧合,應了巧奪天工!

一時間,天下能工巧匠云集??!

包括三百名三苗冶煉工匠,也正從洞庭出發(fā)前往荊山!??!

鼓造中途

大禹至。

幾個月后,五歲一巡守開始

大禹心里惦記九鼎,故特地繞道,決定前往荊山視察一番。

大禹:確實能耐,被施黯整成了個非常有條理的大工地,數萬人在這里井然有序!

(抬眼望去,各地來的工匠們正在那里忙碌,繪圖的繪圖,造胚的造胚,錘煉的錘煉,設計的設計…)

居然沒人怎么理會大禹一行數人,但他們心里還是歡喜的,“都像這樣專心致志干活,何愁天下不昌盛富足”

(旁白)因,想著九鼎鑄成指日可待,禹邁開大步,一個人貿貿然的直奔中央那個最大的工棚而去。

那個最大的工棚里,除了部分倒班的人在休息,就是剛瞇了會,就又雙手端著大禹賜爵,一邊飲酒一邊在固定的甲骨上刻弄著極簡文字,嘴里還不忘自言自語抱怨的施黯

“緣何不是在竹木簡上,布帛絲綢也可以,印染也可以啊!非得用雕刻嗎?手都起繭了,耽誤我實實在在的干活了…”

大禹,人還未至,聲音先到,并隔空喊開了話:“施黯,我是來拿《禹法》的,想來這九鼎,也應該是要完工的關頭了吧”

大禹一連串爽朗的聲音,正穿過山谷,穿透布簾子,穿風而來,直接把施黯的瞌睡和毛發(fā)都給徹底驚醒了

“我的王啊,您咋這個時候,就來了呀,怎么匯報工作嘛?我得趕緊披掛一件衣服蓋在身上,裝睡,嘿,你說也怪,他一來,我日以繼日的不休不眠,竟然突然頓悟,被治愈、困了”。

第五節(jié)、太白晝見,施黯來報九鼎筑成

(太白晝見,九鼎鑄成)

不覺兩年已過,某日白晝,一連九日,大白天都能看見太白星在天空閃耀,引起滿朝大臣紛紛議論,都猜不出它是福是禍…

忽然施黯來報:“九鼎鑄成”

禹大喜:太白晝見是吉兆,便吩咐,將那九個鼎,都遷到都邑來。

于是施黯,又開始組織幾十萬人夫,足足費了三個多月時間,方才把九個何止于萬鈞的神鼎,給遷到了陽城,幸好上古時光緩緩,君王們,性子也不急,”咦,這又,問鼎中原,又那樣,逐鹿中原,但這鼎和鹿,又是什么一層或其它隱晦的關系啊,今人頭大?。?

九鼎非常之重大,因為代表了天下的九州,分別為冀州鼎、袞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已經從是各州標志物,轉化為國家政權的象征和傳國至寶了…

施黯用手撥弄了幾下頭發(fā),心里就愉快的想“所以,歡迎你們,可呼天喚地的九個大家伙…至于懷里這個小玖鼎-微藍夏啟龍西玉方,則是給禹親夏啟另行打造的一個禮物,龍血禹碼藏在東夷的九音合里,這妥妥的天才之見,難道不是嗎!”

(旁白1)

小玖鼎:是施黯安排人在古蜀地,做的九個音色不一的濃縮迷你型玉鼎把件,玉出岷山昆崗,打磨的金剛沙則來自汶川,以麂子皮條裹解玉沙拉磨切割玉石,通過寬窄不同的凹槽金屬刮刀,龍符號的圖形雕刻在玉器上。

九音合:則是東夷部落那邊自告奮勇送來的,原料取材居然包括堯都那邊的隕石,是工匠們選取九州之地的天然水晶雕琢出來、鳳鳥的九孔音枕的盒子。

(旁白2)

非常玄妙的是,蜀地和東夷雙方的工匠并沒有見面,只是大致知道尺寸,但在九音合依序放入蜀地來的玉方小玖鼎后,卻異常吻合,而且都把器物做到極致的華級,最珍貴的還是大禹治水得來的九龍之血,可謂畫龍點睛的神物,其血脈感應何止千里…

更有工匠說,在鼎合之時,放入小玖鼎,還能摩擦出七韻八聲九音。

所以,如果你能聽到八聲裊繞,就已經是有緣之人,至于,九音天外,音聲和諧深邃,非極為尊至貴之人才能聽見、感悟,其蘊含九天諸地合鳴之音,甚至借來神力,也不足為奇了!

(女旁白)

據說禹也聽到過,當時表情凝重,留下淚來,稱之為大地之淚“海問-隕星九音”,自他之后,夏-家天下470多年(17代王,之前為炎黃時代,包括虞和華),只夏桀在鳴條之戰(zhàn)前,差一點就聽到!如果當時桀聽到了九音天外,借來了所謂“神力”,歷史還是夏商周到今兒,這么發(fā)展的嗎?

(男旁白)

歷史哪里能做如此假設,顯然也不能這樣的推理!即便你鼓搗出傳送之門,進入那片時空,因為過去了就不會再來,即便輪回,那也不再是當時那時了,時空會像弦波一樣流浪出去…

施黯拱手,滿臉塵土之色,異常自豪的對大禹說:“幸不辱使命,九州的神鼎都在殿外,大家正在興奮的觀看,東夷來的九音合、蜀地來的小玖鼎則在臣懷里,是給夏啟的禮物”

禹點了點頭,對跟在身邊、一直學習和幫忙的夏啟說:“啟兒,我先幫你收著你施黯叔送的這份厚禮,我們還要說說話”

夏啟,頷首低眉,拱拱手,問父親:可還有其他訓示?

大禹溫情的看著夏啟,說道:希望你能真正向伯益學習,但愿你能不負眾望與百姓所托吧,或許你治理好幾個州還是可以的,至于開天辟地的立國創(chuàng)世紀,可能需要你慢慢去覺悟了,(禪讓是美好,家天下才是傳統(tǒng)),另外有個好消息,你涂山氏娘家人來了”

第六節(jié)、大禹九鼎,天地連通的神器物件

夏啟,對施黯也鞠了個躬,然后果斷轉聲離去。

施黯繼續(xù)對禹講述:這九個蜀地的小玖鼎,不僅匠心獨到,外形玲瓏錦繡,工藝技術水平也是極高,當它與東夷那邊送來的九音合,吻合后,會發(fā)出自然七韻地八聲天九音。這,鎮(zhèn)地-萬鈞禹九鼎、傳國-微藍小玖鼎龍西玉方、飛天-海問隕星九音,可不是三件套把件那么簡單!它,可分可合,有玄機、龍血、巫的一個天地連通物件,我把圖語的“禹”藏于玉中,不知道算不算泄露天機?

大禹:且在這里,和我細細道來

旁白:

最后只聽得施黯聲音越來越小,已經是耳語,“除非,萬不得已、九州生死存亡,砸碎飛天海問,進行星際鏈接、借神力扭轉乾坤…”

大禹:時間飛逝,酒也微醺,希望我們的擔心并非多余,可以持久一些,人算不如天算,總感覺時間不在我們這邊,天道無情啊,必須謀事在先,我們也到外面去看看大鼎,曬曬太陽吧!

君臣二人,并排出得大廳,看著殿外合理擺放,或偉岸如山或陰柔似水的九鼎,萬象山河百態(tài),不覺相視一笑?。?

之所以,費這么大勁兒去鑄造九鼎?

真正目的在于連地通天,在戰(zhàn)爭、異星人和天崩地裂面前,人太渺小了!

如何自救?

所以九鼎,大到海問飛天、中到華夏載天(成都載天而來)、小到九鼎祭天,是個‘全能鍋具’”

只有搬運過的人才知道,其實之重,何止萬鈞(鼎中內含拳頭大小天鐵萬斤重),遠不是人力所能稱量和理解的

甚至在陸地運輸中,每個木制的車輪,都是“一邊地下放木枕、一邊上面有人不停的澆水降溫(是不是有些熟悉,埃及金字塔建造大石的運輸過程中也是用了這種方法)”

只有參與設計的人才知道,每一個鼎都是注入了每一個州的魂魄的,因是將神魔刻畫鼎上,并進行了封鼎…

那些,魑魅魍魎,豈會如此就安心,也是個一路的折騰,雖有巫師隨行誦經彈壓,但最終還是直到山川群神之主的人間大禹,揮灑出他的鮮血,這鼎才得安身認命,而神化為連接天下的器物了。

鑄造九鼎,其實也是一種各地工匠之間的比賽,天下雖然形式上統(tǒng)一,但各自信仰和崇拜與精神圖騰還是有著顯著的差異,所以當這九個鼎按照河圖洛書的九宮格擺放時,其實就是為了他們擰在一起??!

關乎天老爺吃飯、關乎九牧部落山河圖景徽章、關乎天下一統(tǒng)威嚴象征,更是具有‘拜祭神靈溝通天地’之鼎力,未來具有“海天”使命,所以九鼎,在秦之前,為什么那么重大,自然是有原因的。

第七節(jié)、大禹治水期間的夢游列國

華夏河洛、東夷海岱和三苗江漢,三個地域集團,以北、東、南三系,真正形成大一統(tǒng)的華夏骨架和脈絡,是在堯舜禹三代接力征討,三苗遭到地震、水災、內部矛盾激化…才最終由大禹完成使命

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發(fā)祥地的長江流域,不僅幅員遼闊,江河湖水縱橫,氣候溫和,適合谷粟農耕稻種,更是包括三苗在內的部落從北到南、最后再輻射到亞細亞的壯闊遷移的母體家園,至今貴州一部分苗人(包括宗教人士)的懸棺,都是船頭對著黃河的,很顯然這些吃著長江水的上古華夏先民,他們是知道自己是從黃河哪里來的,不然不會采用這種隱晦的方式,來表達敬意和魂歸。

廣義上的三苗,是應龍與炎、黃、蚩三支部落通婚的后代子孫,和漢一樣,貨真價實的龍族的子孫,包括如今張家界一帶,歡兜的苗裔,而狹義的,則為蚩尤之后…這也是,苗家歷史傳說當中不僅有尤公,還有黃龍公和赤龍公的原因所在。

關于《山海經》更是把古巴蜀、荊楚都作為天下之中來看待,且詳記岷江中、上游,這里我么暫且不論不表,只是這里面透露的一個信息,生活在長江流域的史前先民同樣面臨過洪水暴發(fā)的困境,而鯀禹治水足跡顯然遍及長江流域…

直到,幾字形,從洛陽到鄭州、再到開封,這些黃河中下游位置,中原之中,已經有了準、繩、規(guī)、矩、玄圭這些器具,用來測量長度,用來畫圓,用來測角度,用來測量以太陽光照射影長來計算時間,同時還可以用來測量地理經緯度的城市集團,這對于大禹來說,不僅對未來創(chuàng)作禹貢九州圖大有裨益,更是對三苗展開大規(guī)模致命一擊的契機,給等來了,哪怕三苗的王都,已是目前這里的60倍,幾近和防風氏那邊的規(guī)模了,后來的人們,將上古時代的三苗視為一個地方性質的蠻族諸侯部落,顯然有違真實…但敗了就是敗了,為銘記敗亡和被迫遷移的慘痛,以危為姓的江西苗人出現

有人并不明白,這被中原大禹所討伐的三苗之后,苗裔的勾踐,為什么出現在紹興諸暨會籍山,其實他們是被禹封于越,以奉守冢與祭祀之責,不得僭越

這九鼎,就是要擺放在,天地之間的那個祭祀臺上,大禹是和九鼎交鋒過的,它們雖然都很驕傲,但對實干創(chuàng)未來的大巫神禹,還是非常忌憚和尊敬的,或許是突然之間的感到孤獨,大禹坐在豫鼎旁,與啟的孩子后,講起了他治水夢中周游列國的事情:

那是些,世外桃源的地方,在,人人都會有的,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我想起了小時候,也是有過這么相似的一天,或者在青年時候也有過的倦怠

因為我們大家一起,數百人,用了差不多一個月,才在長夾山的腰線上,差不多半山的位置,巧妙的開鑿出,一個大河由山谷通向外部海川,回旋上升的U形缺口

水剛旋起勁兒,帶著泥巖水的渾濁,還沒見流淌清澈呢,就見一尾金色的鯉魚,跳躍龍門而去了,它的擺尾異常有力,我看見魚尾分明有老龍涅槃新生后長出的那種鱗

河水向東導流一路歡暢啊,世人都說好,但只有連綿蜿蜒的長夾山不愿意了,在喊局部帶動全身的疼

我說“這已經是工程上目前傷你最小的方式了,等江河湖海都治理好了,我再來把泄口改到腰眼之下,就先忍忍吧,上天有好生之德,會記你一功的”

夾山說“上天,怎么記,誰又會記得喊疼的山”

我說“你這山叫什么名字?”,你明知故問“長夾皮子或者叫院山”

”但從今兒個開始,但凡受到恩情惠澤之人,只要記憶不消失,誓必世世代代都會念你的好,在老百姓眼里,你已經是龍門山了”

“只要這,曾經西海盆里的水,被卸力出了川”,龍門山(已經接受這個新名字了),建議我“二水中分”,那是自然,這是無數的實踐整理中,因勢利導得出來的變害為寶關鍵,導水入江,是要做多次分流和截斷的,“最難的還是那條大江上的夔門,讓水升入楚天啊”

當,山也累了,我就趁這和諧之際,在山梁上吹著風打盹兒,不覺酣然入夢,每一次夢,其實都穿越著和我們相關的另一個世界,因為蘊含著精神上導引,或者還有關于未發(fā)生的一些暗示,所以,以至于,我不知道,是在和你述說我夢中所見所聞,還是已經去了那些曾經存在的伴隨時空…既然都已成過往,無足輕重,權當故事聽。

海外北方,有個吾記國,120年為一個世的輪回,他們的死亡不過就是,好像舒服的睡了一覺,然后蘇醒過來就是了,所以這個國家的人雖然不會繁衍后代,但人口永遠也不會減少國家照常興旺發(fā)達,“這實在是太有趣了”,我(大禹)說

但聽著故事的后(大禹的孫女),卻不這么認為,她覺得“很恐怖,要絕后,因為如果那樣的話就沒有新生兒增加了,我們這些孩子的存在就顯然是多余出來的,而我們這些孩子的孩子們,永遠沒門“

大禹一想也是啊,必須要有新陳代謝和新個體,“后”,那幫助黃帝打敗蚩尤,窮山旁的軒轅之丘,最少活到800歲,2000歲也很常見,他們這些長壽的人們,“按照你的說話”,其實算是很自私的了

(看來,白民國和阿姓人,這么一個超越長壽的國家的故事,我就不講了,并非每個人都是把永生當做第一追求的,比如,后的想法)

大禹:因為咱們九州還在遭受著洪水的災難,我不得不離開,后來也是到過渤海東面大人國的,他們是龍的子孫所以也叫做龍伯之國。這個國家人都有七八丈或十多丈高,要在母親懷孕36年之后才出生。

后,吐了吐舌頭“那么久,那我以后還是不要孩子為妙,十月懷胎,都太久,何況”,大禹寬大的手掌摸摸她的頭,“未必由得了你,當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會換個角度思考這些,給你說吧,你還沒見著那些巨人呢,你看我夠巨大的吧,但和他們比,我跳起來,爬上一艘小船,才發(fā)現是到了巨人的腳上呢”

還好,他們沒有惡意,我當時的苦惱就是,這治水,天圓地方,多余出來的洪水,最終又該去往哪里呢,比已經裝得滿滿當當的大海,還遠還深的地方,眾水匯聚之處,又是哪里,但大堂之國的巨人告訴我,他們國家不遠處的海里有個叫歸墟的地方,是個無底深谷,無論多少水也灌不滿,可以考慮把洪水引入歸墟就行了。

“但是河口堵塞了,要疏通還是很大的工程,長江倒還好些”,我憂心忡忡地繼續(xù)搖頭,但巨人們忙說沒關系,我們大家都可以幫你。

幾個巨人跟隨著我來到黃河渤??冢麄冋驹谒校盟麄兊拇直鄞笫职讶牒L幍挠倌嗤诰虺鰜?,不到半天功夫,河水奔騰傾瀉而下。

是,很多很多年后,公元紀2018年,地球上的人們,終于知曉了這個,隱藏了6000多萬年的無底深淵,瑪利亞納海溝,也是目前地球上已知最深的海溝,在我華夏道家的傳說中“它與天界相通”

在這里,海水倒流,海溝無時無刻的不在吞噬著海水,每年3萬億噸,而這些海水又去了哪里?

聰明的華夏古人,不斷的總結和歸納出兩個字來解釋“歸墟”。

(天有黑洞,地有歸墟,朗朗乾坤,陰陽相生,互發(fā)轉動,山朝西,伴水沉入東,左為淵之土,右渡吞噬一切虛空)

大禹對孫女后深情的說:它是地獄,還是天界,我不知道,但在夢中,我問過比上古時代還久遠的龍,它說“泄洪口,作為智者,對于不確定的理解,是不是與或許和可能,都其實是一種認知的態(tài)度,是不是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呢,或許,是人類丟失的上一個文明么,我們曾經居住過的、如今已荒廢的廢址之地,字面意思看起來就是如此,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你之前,也有人曾經問我,它是烈焰海水地獄一般的另一個世界吧,我微笑著不語,未來之人在自以為科學已經走到盡頭的時候,也會嘗試著用推理和聯(lián)想與悖論去求證,是我們人類逃離星系黑洞吞噬的巨大能量脈沖舟吧,所以地球一直在遠去,我摸了摸那個夢中到了這里,黑頭發(fā)黃皮膚的孩子的頭

“你不怕我,我可是西方人視作妖魔和惡,會噴火的龍”

“我怕你做甚,我還想長大后成為您呢,因為我是龍的傳人,叱咤寰宇,呼風喚雨,拯救星球,義不容辭”

(華夏上古時代,只有一個神話秘境,那就是,對我們越來越遠,但真相卻越來越清晰的昆侖神系,昆侖墟,掌管者九尾陸吾。到了戰(zhàn)國時,齊人東遷,燕吳齊越等沿海濱區(qū),獨特的蓬萊仙系,快速形成,離我們原來越近,雖然真相仍然遙遠,但從大壑、尾閭、沃燋、落漈,再到歸墟,道家的影響始終伴隨,此間為共工所掌管)

這人間的華夏少年,就是大禹和后及中國龍的偌大夢凡空間里,一不小心擠進來的顧若南,口號是“思之而不通,鬼神將通之”的他,卻是膽夠大,一進來,就問大巫的禹“你和那個小女孩是誰,龍我認識”,龍捋了捋胡須,“你看看,時間越長,很多事就成了傳說,后,你不識,我倒理解,如果他,你都不知道,實在愧為華夏子弟”

顧若南,知道這是在夢中,恐怕還是在久遠的某人的夢中,映射而來的也說不定,幻象慢慢顯現出環(huán)境來:九鼎之豫鼎,巨大的中龍,已經進入沸騰的央鼎之中,與龍鱗紋路匯合,散發(fā)出血紅色的光芒,一個“必然是那位人皇的”老者,牽著小女孩,向他走來:

陸吾落敗,九戰(zhàn)于共工,其實是為了給我爭取時間,再不泄洪,不僅無華胥,蜀夏大夏,更不會有連綿不絕的華夏了,人間望月的祭天傳統(tǒng),也將不復再有,這也是開門獸,屢敗屢戰(zhàn)水神而硬著頭皮頂上的原因?至于老君的如意金箍棒,也是我借來放入東海的,我不知道天河和地上江河湖海之水,為何永遠都填不滿(其實人心所組成的一個個閃念欲望貪婪控制不當也是如此),所以我想用它來探測深淺,后來的事,就是那無支祁,你們叫悟空的,給順走了

“而以上這些,《大禹轉》中自然是難以涉及過多,你是手握九孔骨笛,來這里的,而那笛子,是我用相柳的頭骨,做成的,為了去除血污腥臭,不僅侵泡在圣潔的雪水之中,燃燒了芳香樹木和熏香,更是混合泥土放入沉香木之中,用了數年,才最后雕琢打磨而成”

聽完這些,一想到這骨笛是那大妖所做成的器物,顧若南就突然覺得嘴皮有些發(fā)麻,難怪耳朵邊總是有嘶嘶的聲音

好吧,老祖宗,我知道您是誰了,顧若南在知道了大禹的身份后,仍然忍不住好奇的問“那么她是誰”

“她叫后,承前啟后的后,夏啟的小女兒,我的孫女,你在我的意識中,看見了夢中的她,那么她就和你緣分非淺,在這里,沒有輩分老幼尊卑,只要喜歡就行,但因為是平行時空和位置偏移,你們再次遇見,怕是要到很多很多年之后,直到我老成傳說,而我把你的這個她,放在一個更能滋養(yǎng)愛的帝國時代,或許在那之后的千年,后會任意成任何人的時候,那個從背后抱住你的人,都是你的妻子”

有一天,當你們找到“沃燋山”,鼎上滴個汗珠,被瞬間蒸發(fā),則去往“開始變冷的”夜光之淵,不遠了,一處海面,巨大的漩渦,是,巨大的海眼,萬里長沙,桃木東枝之下,落溜不回,即未來你們獻祭九鼎入地上天之所,陸地上也有隱藏著的海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岑溪市| 隆德县| 永年县| 佛学| 宾阳县| 嫩江县| 合阳县| 平阳县| 沈丘县| 齐齐哈尔市| 松桃| 铜山县| 赣州市| 县级市| 澄城县| 内丘县| 琼中| 丰原市| 凤翔县| 久治县| 通城县| 昌邑市| 衡东县| 涟水县| 呈贡县| 新建县| 邢台县| 双牌县| 砀山县| 天峻县| 合阳县| 准格尔旗| 印江| 常德市| 潞城市| 丰原市| 古田县| 华宁县| 唐海县|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