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遼東狼動3
- 遼東鐵騎
- 倉鼠小肥
- 2727字
- 2014-07-25 09:57:29
各位讀者大大,麻煩大家在閱讀本小說的時候,點擊一下《加入書架》,給小肥一點鼓勵,謝謝大家
求推薦,求收藏,求打賞
殺李永芳可不單單是李如松一時興起,其實早在得知前者已經(jīng)成為撫順參將的時候,李如松已經(jīng)動了殺心。
萬歷十六年,野豬皮假借商貿(mào)之名偷襲撫順,要不是李永芳這個貪生怕死、貪圖財帛之人做內(nèi)應,主動命令撫順守軍放棄抵抗。野豬皮怎么可能輕松奪取撫順,大敗遼東總兵張承麂。擄走百姓三十多萬人!
一切的一切始作俑者都是這個該死的李永芳,而野豬皮收買他不過花了一個副將的職位和自己的一個孫女,便換的這個典數(shù)忘祖的家伙賣身投靠。李永芳也成為明朝第一個投降女真韃子的將領官員,算是給之后那些投降的家伙開了先河。
別看李永芳這個賣主求榮的王八蛋,打起韃子來膽小如鼠,但投降韃子之后,打起自己人那真叫一個身先士卒,地地道道的漢女干賣國賊一個。
這樣的混蛋如果不弄死了,對于李如松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他現(xiàn)在還不能確定能不能在這段時間就弄死野豬皮。如果自己沒能弄死野豬皮,那么萬歷十七年的薩爾滸之戰(zhàn)就有可能重演。到了那時候李永芳再投降了韃子,利用他在明軍之中的關系,大肆勸降、打探情報,對于李如松來說就太危險了。
別看李永芳這家伙貪生怕死、貪慕虛榮,但不得不說此人眼光獨到,很會拉關系之類的事情,與遼東很多官吏交好。如果這家伙利用女真韃子這邊的高官厚祿來勸降自己這邊人,險山軍是嫡系肯定沒什么可擔心的,別人可就說不好了。
“得盡快宰了野豬皮,李如松當年被土蠻大軍包圍,力戰(zhàn)而亡,說不定就要這王八羔子的手筆”李如松這邊琢磨著怎么弄死野豬皮,一旁的覺昌安卻是冷汗涔涔。
李如松的問話實在是一刀切中要害,他本來的計劃著看明軍與阿臺火拼,自己坐收漁翁之利,萬萬沒有想到李如松對自己跟阿臺的關系一清二楚。
對方不但利用這層關系,當場挑出來,引起遼東明軍將領對自己的敵視,還以此為借口,讓自己為了證明忠于朝廷,不得不全力出戰(zhàn)。
“這小子小小年紀居然如此歹毒,有他活著一天,我女真人在遼東永無出頭之日啊!”心中哀嘆了一時,覺昌安知道自己這次是躲不過了。
“啟稟少將軍,末將雖與阿臺有翁婿之情,但末將更是朝廷欽命的遼東建州女真左衛(wèi)督指揮。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末將元率領本部人馬為先鋒,跟隨少將軍討伐阿臺!”想通這點,覺昌安也不猶豫,主動站了出來,雙膝跪地說道。
“哦!?督指揮真是深明大義啊,建州女真左衛(wèi)有您這么一位深明大義、忠于朝廷的人帶領,以后定可成為朝廷得力臂膀啊!呵呵”聞言李如松呵呵一笑,幾步走到覺昌安面前,居高臨下的看著跪在地上的覺昌安說道。
“嘿嘿,有道是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兒會打洞。怪不得野豬皮如此狡詐善戰(zhàn),這覺昌安就不是個好東西,老女干巨猾。還想著看本大爺跟阿臺火拼,自己坐收漁翁之利!”此時李如松表面上看起來滿臉笑容,內(nèi)心已經(jīng)是殺機彌漫了。
“很好,督指揮聽令!”李如松心中一動,旋即大聲下令道:
“令你盡起麾下所有青壯年,務必于三日之后,自備干糧武器馬匹整裝待發(fā),跟隨本將軍討伐阿臺。若有半點差錯,軍法從事定斬不饒!”
聞言,跪在地上的覺昌安,險些趴在地上,心里這個難受啊!哇涼哇涼的!不帶這么欺負人的啊!
覺昌安的部落,可不是之前的孟格祿、清佳砮那樣的龐然大物,嚴格來說他就是個小強盜。麾下勉強能夠湊齊一千來人,就已經(jīng)是很不錯了。而且這一千多人,能有三百人有馬,五百來人有盔甲武器,那都是傾家蕩產(chǎn)。
這李如松一聲令下,就要他覺昌安動員所有部落青壯年,先不說到底有多少人。單單武裝這些人,覺昌安就沒有那個本事,沒有盔甲武器的人上戰(zhàn)場,那不是炮灰也是炮灰了!
“看來這位少將軍是對我動了殺心了,必須早作準備”心中一動,覺昌安也只好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末將遵命!”
“來人啊!把阿臺的使者壓上來!”說完覺昌安也不廢話,馬上命令把剛才那個阿臺的使者抓起來,獻給李如松以表忠心。
“呵呵,督指揮真是大義滅親啊。以后諸位跟督指揮打交道可得‘推心置腹’啊,說不定哪天就把你們賣了”李如松說的輕松,在座的遼東諸將看覺昌安的眼神可就不那么輕松了。
“桀桀,督指揮這點我祖承訓真是佩服啊。為了官位和權力,連自己的閨女和女婿都能賣,真是對朝廷忠心耿耿啊!”一旁的祖承訓怪笑著說的,看覺昌安的眼神充滿了殺機。
在座沒有傻子,李如松一說話就都明白了過來,女真韃子果然是一群豬狗不如的畜生。雖說這表面看上起覺昌安深明大義,但漢人歷來重視親情,阿臺就不說,覺昌安的女兒可是在阿臺手里,一旦覺昌安出兵攻打阿臺,他的女兒必死無疑!
“這家伙還真是心狠手辣啊,以后得多多提防才是”一瞬間所有在座的將領心里都冒出這樣的念頭,唯有一人除外!
佟養(yǎng)性,遼東人。先世本滿洲,居佟佳,以地為氏。有達爾哈齊者,入明邊為商,自開原徙撫順,遂家焉。
佟養(yǎng)性與其兄佟養(yǎng)正,身后是遼東本地豪強佟家,這個家族很早就遷居遼東。開始時候以販運貨物,與晉商都做買賣為生,之后逐漸壯大,成為遼東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家族和豪強。
別的遼東將領也就算是,他們與覺昌安也就是行賄受賄的關系,佟家可是每年與覺昌安進行大量的牛馬皮貨貿(mào)易,收入巨大的利潤。如果覺昌安完蛋了,佟家可是少了一大塊進項啊!
“該死的!這李將軍估計是看覺昌安不順眼,要借刀殺人,我得想辦法保全一二”實在舍不得巨大的利益,佟養(yǎng)性嘴上不說心里已經(jīng)打開了小算盤。
隨著李如松聯(lián)合晉商,大規(guī)模發(fā)展勢力,晉商也在李如松的幫助之下,全面進入遼東。在晉商雄厚的財力,以及朝中強大的人脈和權力面前,佟家引以為傲的實力幾乎就像大車車輪下的屎殼郎,根本不堪一擊。
對于李如松來說,支持交好晉商并不是心血來潮制筆,深層次的想法也是為了削弱遼東本地的豪族和勢力,同時大規(guī)模擴張自己的勢力。
當年薩爾滸之戰(zhàn),明軍還未出擊,所有計劃就都擺在野豬皮面前?之后野豬皮攻略遼東,為何能夠百戰(zhàn)百勝?孫承宗在遼東抵抗野豬皮,為何要各個將領擁兵自重?袁崇煥為何要擅自殺了毛文龍,給自己留下殺身之禍的后患?
這種種事情表面上看是明朝政策失誤,將領指揮失敗,深層次看其實都是這些遼東豪族在幕后推波助瀾,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朝廷和無數(shù)邊軍將士和百姓。
這樣的勢力,直接砍了是不可能的,畢竟在遼東經(jīng)營多年,身后的利益關系盤根錯節(jié),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的一點點的削弱他們,最終使其沒有足夠的利益來維持復雜的關系網(wǎng),使其自潰!
這樣就是佟家等豪族在晉商進駐之后,努力交好李如松,后者卻反應冷淡的原因。
佟家既不甘心成為晉商的附庸,又不愿意徹底放棄遼東巨大的利益,只好努力與覺昌安這樣的女真人實權人物交好,努力維持自己的商路不失。
如果覺昌安元氣大傷,失去了對這片土地的控制權,佟家的買賣必定一落千丈,這是佟養(yǎng)性不愿意看到的。
這也就為日后薩爾滸之戰(zhàn),李寧的戰(zhàn)死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