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看那女子長著一張鵝蛋臉,面容端莊,身材高挑。
只是倒豎著的眉毛,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破壞了美感。
用腳后跟猜,也能猜到她的身份。
祖巫,后土。
“道友,我是巫族后土,你為何抓我族人?”
后土質問。
太歲留意片刻,不見其余祖巫現身,這才放下心來。
這巫族果然夠莽,只尊盤古,不懂尊道貴德。
那十一個祖巫不來聽講,白白浪費大好機緣。
只有后土這個好說話的祖巫在,自己倒還方便應對。
“你的族人阻我來路,誤我時間,幾乎讓我來不到紫霄宮,實屬罪大莫及。后土道友,道祖面前,莫非你也要攔我?”
后土聞言,側身讓路,伸出右手。
“我不攔你,你還我族人。”
“聽課要緊,俗事稍后再說。”
太歲敷衍一句,抬腿便走,快步入宮。
后土下意識握拳,想到這里是紫霄宮,又是眾目睽睽之下,只能無奈松開。
太歲過目不忘,目光一掃便記住所有同學相貌,又在前排正中六個端坐于蒲團上的男女身上多停留片刻,便將目光落到鴻鈞道人身上,鎮定心神。
這是洪荒最高端的圈層,自己姍姍來遲,為鴻鈞和眾多同學所矚目,一定要尊師重道,萬萬不可失了禮數。
他一抖袍袖,邁步上前,面帶微笑,令人如沐春風。
而后,一語驚人。
“各位道友,煩請讓讓,容我上前拜見老師。”
老師二字一出,眾多同學齊齊變色,都是驚疑不定。
后土緊盯著太歲的目光中,滿是驚訝。
三清都是神情嚴肅,盯著太歲,目不轉睛。
鴻鈞古井無波的臉上,面皮微動。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接引道人的蒲團,是從鯤鵬那里搶來的。
我,太歲,要講道德,不能學接引道人明火執仗的西方做派。
不爭不搶,略施手段,往前擠擠總是可以的。
太歲一句話擾動眾多同學心境,趁機穿行于眾多同學中,擠到前排,來到一個道人身邊。
那道人端坐于蒲團上,面黃身瘦,挽雙抓髻,上面插著兩支花,看起來頗有種異域風情,只是一臉疾苦之相,破壞了整體的美感。
太歲與那道人目光相碰,微微頷首,目光轉到道人右邊,一個穿著紅色道袍,長著一張圓臉的道人身上。
左邊的必定是準提,右邊這個席地而坐的,莫非是紅云老祖?
帶著猜測,太歲仔細斟酌用詞,拿捏分寸,尋到一個合適的詞匯,對鴻鈞拜道:
“學生恭祝老師圣壽無疆,學生來遲,還請老師海涵。”
鴻鈞耷拉下眼皮。
“坐。”
太歲放下心來。
還好,還好,這分寸拿捏的不錯。
老師,是對講課者鴻鈞的尊稱。
學生,是聽課者自謙的說法。
不用弟子這兩個字稱呼自己,只是自稱學生,分寸剛剛好。
自己有一身天道功德護體,還制定出《鴻鈞歷》。
鴻鈞圣人大度,不會在稱呼這種小事上為難自己。
至于同學們會怎么想?
請自行腦補。
圓臉道人向右挪動屁股,讓出些許空間。
太歲掏出烈火紅蓮放在地上,充當蒲團,屈膝正坐。
昊天瑤池關閉宮門,鴻鈞復又開講。
一時間天花亂墜,地涌金蓮,無窮道韻充斥于紫霄宮中。
太歲聽得如癡如醉,物我兩忘。
不知道過了多久,鴻鈞停講,一聲鐘鳴,太歲回過神來。
鴻鈞言道:“此次傳道到此為止,爾等回去務必勤而行之,《鴻鈞歷》一元會又三千五百年再來聽講。”
諸多大能本來都是意猶未盡,忽然聞聽《鴻鈞歷》之名,不由得面露茫然,齊齊向鴻鈞行注目禮。
紫霄宮內鴉雀無聲,最終老子打破沉默,虛心問道:
“老師,《鴻鈞歷》是何意?”
“爾等身在混沌,不知洪荒之變,回歸洪荒后自會明白,去吧。”
鴻鈞發逐客令,眾多大能只能無奈起身,各回洞府。
太歲收起烈火蓮臺,對身邊圓臉道人稽首問道:“方才多謝道友讓座,我名太歲,請問道友如何稱呼?”
圓臉道人未言先笑,抬手回禮。
“貧道紅云,這是我好友鎮元子道友。”
太歲看向紅云身后的鎮元子。
就見鎮元子頭戴紫金冠,穿著土黃色道袍,外面套著一件褐色大氅,與紅云一般長著一張圓臉,還留有三縷胡須。
果然是紅云老祖和鎮元子,找的就是你們兩個。
太歲笑著招呼鎮元子。
禮畢。
三人一并向外走去。
紅云好奇問道:“太歲道友來得遲,可知洪荒內究竟發生了何等變故?道祖所言《鴻鈞歷》是何意?”
“《鴻鈞歷》乃是新出的紀年之法,以道祖成圣之年為鴻鈞元年······”
太歲一五一十,將《鴻鈞歷》內容講述給紅云和鎮元子,只是沒有講《鴻鈞歷》是自己所創。
宮內外諸多大能無不側耳傾聽。
紅云恍然大悟。
“算來道祖給咱們五百年時間趕路,講道三千年,今年該是《鴻鈞歷》三千五百年。下次傳道,乃是一個元會之后。”
太歲點頭。
“正是此意。”
三人說著,走出紫霄宮門。
太歲迎面看到祖巫后土盯著自己,便停下腳步。
后土上前。
“太歲道友,還我族人。”
紅云與鎮元子落后太歲半步,停下腳步。
宮門外,諸多大能或是放慢腳步,或是駐足觀望。
太歲將諸多大能動作看在眼里,又早知道其余十一個祖巫不在,便悠悠言道:
“后土道友,恕難從命。你們巫族阻我來路,幾乎讓我遲到,如此深仇大恨,豈能輕易揭過?”
后土皺眉,上下打量太歲一番,冷臉問道:
“你身上的巫族氣息從何而來?”
這是吃巫血豆腐的后遺癥。
只是當著后土的面,絕對不能說出口。
太歲打定主意,冷哼一聲,目光銳利。
“后土道友,此事說來話長。話說本太歲在洪荒中有一處道場,經營多年,乃是一塊上好的風水寶地。未曾料想,一群巫族遷移到道場附近,安家落戶。那些巫族蠻不講理,闖入山中,見妖就殺······”
聞聽見妖就殺四個字,又有諸多大能駐足觀望。
太歲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將細節變化了然于心,接著說道:
“······貧道不能眼看著他們闖入家園,便聯合周圍一些妖族,聯手對敵。一場大戰下來,雙方互有死傷。貧道身上的巫族氣息,想必是那時沾染上的。
你們巫族十二祖巫勢大,單打獨斗貧道自是不怕,奈何你們喜歡以多欺少,我親眼看著有諸多妖族慘死在巫族的圍攻之下。
我身邊有諸多家養的小妖,都是不成氣候。為了他們的安危,我不得不放棄道場,帶著他們背井離鄉,躲避災禍。沒想到,多年以后,就連來紫霄宮聽課,我也要遇到你們巫族攔路打劫,真是晦氣。”
太歲述說前因后果,義正詞嚴。
眾多大能觀望下,后土氣勢大衰,老大的尷尬。
畢竟同族的作風,她再清楚不過。
太歲見后土心虛,話鋒一轉。
“后土道友,你是祖巫,不能對同族見死不救,我能理解。咱們同學一場,我也不為難你,回去的路上,極有可能有巫族意欲半路截殺貧道。貧道為了自身安危,只能拿著你的同族當做盾牌防身,還望你理解。”
后土反應極快。
“太歲道友,我那族人傷勢很重,你先放他出來。眾多道友做個見證,我與你同路,若是有族人攔路,我定會保你周全。”
太歲不答,只是左顧右盼。
紅云率先說道:“太歲道友,后土道友,我與你們作見證如何?”
洪荒第一老好人,果然名不虛傳。
太歲對紅云好感倍增,急忙謝道:
“有紅云道友作見證,自是再好不過,多謝道友仗義援手。”
鎮元子:“也算貧道一個。”
“太歲道友,我們兄弟也來做個見證。”
太歲看去。
兩個相貌有九成相似,都是身穿錦衣的偉男子走上前來,仗義發聲。
“敢問兩位道友是·····”
“我名帝俊,這是我弟弟太一。”
隨著話音,太歲就覺得隱隱有熱浪襲來,不禁暗道,太陽真火,果然霸道。
“太歲道友,后土道友,我也來做個見證·····”
“我應龍也來做個見證。”
“貧道通天,也來做個見證。”
諸多同學紛紛發聲,太歲一一謝過,并記下姓名。
有了許多同學作見證,太歲便取出那個大巫,交給后土。
后土身上黃光閃耀,罩住那個大巫,大巫瞬間消失。
太歲與后土并肩,各展神通,回歸洪荒。
才一回到不周山頂,太歲便察覺到有無窮無盡的殺氣、煞氣與莽氣混而為一,撲面而來,當即笑道:
“諸位道友,你們看,巫族兇猛,跑這攔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