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徐少賢引出霧障,吳道便扭頭回了陣法內部。
盤膝坐在藥田之中,吳道目光陰晴不定。
徐少賢來歷只是其一家之言,真假未必。
不過,靜下來細細思索,吳道卻是想到一事。
徐家村、徐少賢……
吳道自懷中摸出一個儲物袋。
正是從礦洞之中得到的,徐家修士的儲物袋。
這徐家村,和修仙家族徐家是否有什么牽連?
越想,吳道越覺得二者之間必定是有著某種聯系。
畢竟,徐家村乃是吳道在青牛山脈附近見到的唯一一個村落。
可若二者真有牽連,徐家村被魔修覆滅,連流云宗都有知曉,修仙家族徐家豈會無動于衷?
此界無論修仙者還是凡人,對于血脈親族都是頗為看重的,尤其是以血脈為聯系樞紐的修仙家族。
屠戮徐家村的熾焰老魔修為并不高,修仙徐家不至于投鼠忌器。
那么就只有兩個可能了。
其一自然就是徐家村和徐家無關。
其二便是這個修仙家族早就不存在了。
想到廢棄的鎏金沙礦洞,吳道覺得第二個可能或許就是答案。
一個曾經的筑基修仙家族由于某種原因消亡,只留下一小撮凡人后代留世,而到最后這一小撮凡人后代也亡于魔修之手。
“……”
有了猜想后,吳道心中頗有感慨。
世事無常,滄海桑田,不外如是!
……
山中無歲月,七年也只是一瞬。
這一日,吳道自打坐中醒來,目光閃爍。
他指尖是一團灰燼,乃是傳音符。
這還是同靳康分別之后,靳康第一次聯系吳道。
靳康壽元將盡,傳音給吳道乃是為了交代后事。
靳康為二人相見選的位置也頗為奇妙,并非是青囊山。
紫蔓幽魔藤在藥靈的操縱之下正在灌溉靈藥田。
白毛鼠和黑鱗蟒蛇在一旁吐納煉氣。
如今白毛鼠已然突破到了一階中期,但體型并未有太大變化。
黑鱗蟒蛇已有成年體型,修為也是一階中期。
作為吳道的妖獸,二妖自是不缺靈藥資源,修行極快。
白毛鼠天資不錯,沒遇到明顯的壁壘。
兩年前,黑鱗蟒蛇遇到了從一階初期到中期的壁壘。
思索之下,吳道將一枚赤炎果喂食了此妖,此妖也沒辜負吳道期望,成功突破。
吳道如今修為也到了煉氣八層。
從中期到后期之時,吳道還特意煉制了幾爐,蟒紋花被吳道分成了三份,只煉成了一爐三枚的破境丹。
不過他并未立刻服用,而是留做了后手。
未曾想,沒有服用破境丹,便成功突破到了后期。
那爐破境丹便留在了吳道儲物袋之中。
五年來,吳道修行之余也曾到青牛山脈內圍去,確實見到了不少徐家的家族遺跡。
證實了他對于此地曾存在一個修仙家族的猜想。
只是這些遺跡都已損毀嚴重,歷經不知多少歲月,也沒什么珍貴的東西留下。
期間,吳道也曾到過青囊觀,借著青囊老仙的關系,參與了幾場散修論道會。
在論道會上,吳道旁敲側推關于趙國徐姓筑基修仙家族一事,也沒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不過借著韓國論道會的關系,吳道卻是意外得到一枚趙國論道會的身份憑證。
拿著這枚憑證,吳道可前往一處名為長椅山的山巒,參加那里的論道會。
搜山之時,吳道那位鄰居,名為徐少賢的老嫗倒是經常遇到吳道,邀請吳道飲酒,同吳道交流一些江湖之事。
此人頗為健談,也帶有幾分江湖俠氣。
雖然對江湖事不太感興趣,但吳道有意從此人口中問出一些關于徐家的事,因而也沒拒人于千里之外。
只是沒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寒潭水中有幾條黑鱗靈鯉游曳,這些都是最初那兩只黑鱗靈鯉的孫兒輩。
最初的那兩條黑鱗靈鯉已經被食用,化作了吳道的一部分。
伸了個懶腰,吳道取了紫蔓幽魔藤,走出陣法。
這五年間,在青牛山脈尋藥之時,遇到不少妖獸,吳道便御使紫蔓幽魔藤吞噬這些妖獸血肉當中的精血。
再加上經脈丹田的輔助,紫蔓幽魔藤的進階速度也絲毫不慢。
如今其軀干已是八節的高度,和吳道氣息相當。
只是距離二階越近,紫蔓幽魔藤的生長速度越慢。
二階的紫蔓幽魔藤,熾焰老魔那般的魔藤閣靈植修士從未培養出來過。
但吳道知曉,此物是可以進階的,只是需要額外的陰寒之氣。
目前紫蔓幽魔藤生長緩慢,也是由于缺乏陰寒之氣的緣故。
得尋到一處陰寒之地,為此物進階二階做準備才行。
吳道心中暗道。
妖獸袋也可容納活物,吳道便將紫蔓幽魔藤放入了妖獸袋中。
雖然紫蔓幽魔藤可以變換形貌,但時刻戴在頭上,還是有些招搖了。
離開前,吳道尋到一處崖壁洞府,站在洞府外,道:“徐道友,近些時日我要閉關,你不要到我住處去,否則被陣法困住了,我可不會出關來救你。”
徐少賢自洞府中走出。
七年的不修邊幅,使得徐少賢頭發亂糟糟的,連帶著衣服也有些破爛,如今看起來宛若乞丐一般。
徐少賢點頭,道:“好,我知道了。”
五年鄰居相處下來,吳道倒是沒看出徐少賢有什么惡意的企圖,因而也不至于厭惡此人。
在山中清修,有個鄰居反倒能緩解一些枯燥。
同徐少賢說了幾句,吳道便朝著韓國青囊山方向遁行而去。
不過他并未直接到青囊觀,而是在一處仙山之外停了下來。
仙山霧氣繚繞。
這便是靳康特意挑選的見面地點。
吳道知曉這乃是流云宗‘仙道司’在韓國的駐地。
鏡州名義上的統治者乃是流云宗,但實際上的體系乃是流云宗與紫府以上家族共治。
畢竟,鏡州疆域遼闊,僅靠流云宗是管不過來的。
鏡州范圍內的各個家族正常發展,但是需要向流云宗支付‘賦稅’。
紫府、金丹家族,它們自家的老祖本身就可能是流云宗長老。
支付賦稅之后,鏡州范圍內的各個家族也可每年向流云宗輸送一定數量合格的弟子,由流云宗代為培養。
對于宗門內的弟子,流云宗實施的是貢獻值制度,并不養閑人。
但流云宗傳承精妙,即使是對于金丹家族的弟子也頗有吸引力。
在流云宗內部,數量最為龐大的弟子群體實際上是散修或者凡俗出身的‘身家清白’弟子。
而流云宗的太上長老,只能是由這些身家清白,不出身于任何家族的弟子發展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