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青山顫顫巍巍上前,抱起吳道仔細打量,良久眼中噙著淚花道:“好好……”
淚花瞬間涌成串,吳青山扭頭看向祠堂方向,喃喃道:“道兒回來了,可惜柔婉再也看不到了……”
聞言,吳道一愣。
許柔婉,乃是母親名諱。
他連忙看向吳旭。
吳旭嘆了口氣,眼眶微紅,道:“母親三年前就去世了。”
吳道眼眶微動,不自覺也浮出了淚花。
縱然多了一份記憶,此界溫情也并非虛假之物。
吳青山想到怎么一般,盯著吳道,問道:“道兒,你這是……癲病好了?”
吳道重重點頭,道:“遇到了一個道士,治好了我的病。”
接觸吳青山和吳旭后,吳道便有觀察二人同天地間靈氣交融的狀況。
他們同周圍天地間充斥的靈氣宛若兩個世界一般,并無修行資質。
修行資質,便是能夠同天地間靈氣產生交融。
至于資質高低,則是和交融程度有關,修仙界對資質實際上并沒有劃分出確定的評判標準。
不過有一些天縱奇才,若是誕生于靈氣極其充沛之地,出生后即使不修行功法,僅靠這種自覺靈氣交互,也能獨創傳承,步入修仙一途。
最初的那一批修仙者,沒有先人的功法可供修習,應就是完全憑借資質與靈氣環境走下去的。
既然二人沒有修行資質,他便不準備透露出自己修仙者的身份。
如今他在修仙界都只是一個小嘍啰,焉有保全家人的能力?
吳青山他們知道的越少越好。
凡俗的道士,便是如今吳道給自己尋覓的身份。
也算是為自己以后云游離家圓了一些說辭。
“道士?”
吳青山和吳旭這才注意到吳道頭頂的道髻。
吳旭只是面露驚訝,吳青山卻是臉色微動,想到了什么一般。
原地踱步片刻,吳青山拉著吳道,道:“道兒,你隨我來。”
“旭兒,你去準備一下晚膳,今晚咱爺仨一塊吃飯。”
帶著吳道進入書房,吳青山躊躇片刻,自書架上打開一個暗格,取出一本書來。
“道兒,你可識得此物?”
吳道接過書籍。
乃是一卷頗為普通的《百草雜鑒》。
他一時間有些不解,闊別多年再見,為何吳青山卻是給了自己一件這樣的書籍?
不過翻看了了幾頁,吳道察覺到了這書籍之上的異常之處。
吳道兩根手指夾住了一頁紙張。
這紙張比其他書頁要厚上一些,而當吳道手掌接觸到紙張的那一刻,卻有陣陣靈氣韻動傳來。
紙張上記載的乃是一段自傳,是一位名為吳明生之人記載。
此人乃是吳家有記錄以來供奉的第一位先祖,吳道幼年時闖入祖祠,曾見過其牌位。
自吳明生到今日,吳家已經傳過了十一代。
代代單傳,唯獨吳青山特別,誕下了兩個孩子。
感受著書頁內許是夾雜著某物,而且還帶有靈氣,吳道心中微動,看向吳青山,問道:“父親,您這是何意?”
吳青山神色復雜,試探道:“這本書乃是我吳家祖傳之物,你可曾在書中發現了什么?”
吳道想了想,也沒隱瞞,道:“這一頁紙張當中,隱藏著東西。”
吳青山露出一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表情。
他嘆了口氣,道:“取出來吧。”
吳道揮手,將紙張撕開,取出一頁青色紙張來。
紙張上沒有文字,而是一副圖卷,一個畫風簡陋之人,佝僂著身形,在采藥。
望著圖卷,吳道頓時感到腦海一陣眩暈,神魂仿佛都要被這圖卷吸入其中一般。
“呼!”
吳道來不及多想,連忙逆轉靈氣,經脈傳來的痛楚將吳道拉回了現實。
幻術?
但也不像。
吳道驚疑不定。
吳青山怎會有這種東西?
或者說,那位名為吳明生的先祖為何會有這等東西?
吳青山探手,拿過圖卷,也看了起來。
他好似并不受到這種影響。
“父親,此乃何物?”
吳道驚詫出口。
吳青山搖了搖頭,道:“代代相傳的祖宗遺物罷了,你既然能將其取出,便歸你了。”
見吳青山如此表現,吳道隱約覺得自己家或許并非只是簡單的凡俗之家。
吳道斟酌,問道:“父親,您可知修仙者?”
吳青山點了點頭,道:“知道一些,你爺爺暮年時給我講過一些故事,我吳家先祖應當也有你所說的修仙者存在。”
“故事當中涉及到了不少道士,因而你一提到自己做了道士,我便想到了這些事。”
“按照祖宗留下的規定,我吳家后輩兒孫在十歲那年都要接觸這本書。
我不會告知他們此書玄妙之處,他們也只當是一本藥草典籍看待,若是其能感受到典籍之中的異樣,便說明有資質,可以繼承此物。”
“若是不能感悟到書籍中異樣,只把它當做是凡物,也是他的命運。”
“你小時候癡傻,我也沒想過把這書給你看,沒想到倒是錯過了。”
“你今日能回來,也許是祖宗眷顧。”
而后吳青山盯著吳道,說道:“關于修仙者,你爺爺同我講的也并不多,他所知曉的也是我爺爺告訴他的。”
“代代口口相傳的一段話,一段故事罷了,故事的真假難辨。”
“你爺爺當年告訴我這本書有著異常,我也曾仔細研究過,但并未看出這紙張的異樣之處,也是我沒這資質。”
喟嘆一聲,繼而吳青山拍了拍吳道肩膀,道:“道兒,你既然能回來,多的我也不會問,人自出生那一刻起,便有很多條可以走的路,選好路,走下去就行了。”
吳道繼續問道:“父親,能否為我講講這些故事。”
吳青山點頭,道:“其實也沒什么好說的,甚至不如一些話本小說精彩……”
不多時,吳青山便將故事敘述完畢。
吳道卻是皺起了眉頭。
按照吳青山所說,自家曾有一個名號,喚作‘司農’,天生便對藥草敏感,因而先祖扎根昌邑縣后選擇了藥草生意。
至于一些同修仙有關的故事,祖先們只是留下了一些籠統的概念。
比如,只講述了修仙者的存在,但并沒有過多描述。
許是由于代代口口相傳的緣故,這些故事和描述也帶有了幾分莫名的神話色彩,并不真實。
對于修仙界,吳青山知曉的甚至還沒有未出炎魔觀時的吳道知曉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