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李后主·李煜
文青國主的悲劇人生

亡國之君紀事之李后主:文青國主的悲劇人生

之前說到,漢朝亡國之君漢獻帝聰慧仁愛,為東漢苦撐31年,最后得以善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亡國之君,也是天性純良,而且比漢獻帝更聰慧,在某些方面堪稱天才,可惜最后死于非命,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話說五代十國時期,南吳天祚三年(937年),小乞丐出身的徐知誥代吳建齊,并把吳帝楊溥處死。兩年后,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

徐知誥篡了楊溥的位。

徐知誥(李昪)即李煜的爺爺,他死后傳位給李璟,也就是李煜的爸爸。李璟是一個文藝青年,“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一名句就是他寫的。

李璟有十個兒子,李煜排行第六,按“嫡長子繼承制”的規則,本來輪不到他來坐南唐的頭把交椅。因為老二、老三、老四、老五死得早,李煜就成了實際上的“老二”,這么一來,他就很有機會了。

李煜的大哥李弘冀也是這么想的,理由有二:一、七月七日這天出生的李煜,天生重瞳(一只眼中有兩個瞳孔),后來又有駢齒(兩個門牙合二為一)。在古代,重瞳駢齒可是圣王之相。

二、李弘冀殺伐果斷,搞政治、軍事是把好手,連周世宗都懼他三分,只可惜他不是文藝愛好者。而李煜和他老爸李璟很像,兩人都是文青。

當時,李璟將政務交由皇太弟李景遂全權處理,李弘冀與叔父李景遂爭奪皇儲之位,李弘冀入主東宮后,將叔父毒殺。李煜一看大哥這么殘忍,本來就無心政治的他,更是躲得遠遠的。

李璟覺得自己的大兒子太殘忍了,為了上位,連親叔叔都殺,且遇事不經請示,擅作主張,再加上后周向來反對李璟傳位給李弘冀,李璟逐漸對李弘冀不滿。

李弘冀擔心被老爸廢掉,又經常夢到叔叔來索命,不久后就“掛了”。于是,李煜成為太子,在老爸病逝后順利登基,尊母親鐘氏為圣尊后,立妃周娥皇為皇后(大周后),封諸弟為王。

在此一年前,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后周建宋。李煜登基后,下令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并先后多次上表宋廷,請求直呼其名,以示尊奉宋朝。

此外,李煜還想花錢買平安,給趙匡胤進貢了金器兩千兩、銀器兩萬兩、紗羅繒彩三萬匹。此后每逢節日慶典,南唐都會給北宋獻禮。

為了穩定南唐“高層”,李煜起用在楊吳時代就投奔江南的韓熙載、閩將林仁肇、皇甫暉之子皇甫繼勛等人,甚至對在淮南戰事中棄揚州化裝逃跑的馮延魯都給予了禮遇。

除了武將之外,文臣也需要補充,李煜命吏部侍郎韓熙載主持貢舉,錄取進士。李煜在位的十五年間,非常重視人才選拔,直至南唐亡國的開寶八年(975年)二月,李煜舉辦了最后一次科考。

大多數王朝到了中后期,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土地兼并嚴重,南唐也是如此。為了挽救危局,在內史舍人潘佑的推薦下,李煜任用戶部侍郎李平掌管司農寺,借鑒《周禮》實行變法,恢復井田制,創設民籍和牛籍,勸農耕桑。

但變法很快以失敗告終。一是因為觸犯了本土派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對。南唐黨爭貫穿始終,臣僚分為兩派。南唐的耕地大多集中在本土派大地主手中,變法必然會引起他們的抵制。

二是因為潘佑、李平在思想上和李煜存在矛盾。李煜禮佛,每次散朝以后,就和皇后換上僧服,誦經拜佛。而潘佑崇老莊,李平是道士出身,可見君臣聊不到一塊兒去。后來,在徐鉉、張洎的運作下,李煜將二人打入牢中,結果潘佑自殺于家中,李平自縊于獄中。

徐鉉、湯悅合撰《江南錄》,言及潘佑之死。北宋王安石讀后,撰《讀〈江南錄〉》為潘佑翻案。王安石說自己很多叔伯做過南唐的官員,他小時候就聽說過潘佑因為直言進諫而被害。有學者認為,潘佑變法對王安石的思想產生過影響。

說到李煜禮佛,有一個細節堪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據說李煜曾頭戴僧帽、身披袈裟,親自給和尚削“廁籌”,削好后在臉上擦拭,看看是否光滑……

除了禮佛,李煜還有一大愛好,那就是填詞。時人以為,李煜有幾首詞如實記錄了他和小周后互相傾心,其中有一首《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

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大周后、小周后均是周宗的女兒。周宗考慮到自己會失勢,派小女兒去接替大女兒的位子,于是有了上述的情況。面對壓力,李煜除了沉迷兒女私情外,還沉迷飲酒、弈棋、觀舞、游苑,越往后越悲觀,不知今夕何夕。

到971年,李煜做了十年的南唐后主。趙匡胤滅后蜀、平南漢后,對南唐形成合圍之勢。李煜感受到威脅,便采用陳喬、張洎之策,繕甲募兵,堅壁清野,打算拖垮長途奔襲的宋軍。

早在趙匡胤滅蜀平楚的時候,南唐虎將林仁肇就曾私下向李煜請兵數萬,打算趁北宋兵困馬乏之際,一舉收回淮南十四州。為了打消李煜的顧慮,林仁肇還想了一個兩全之策,打算以身許國。但李煜不僅沒有采納,還把他丟到南昌去了。

林仁肇戎馬出身,從士卒一路做到將帥,能與士卒同甘共苦,所以深孚眾望。之前,在與后周作戰時,林仁肇將對方將領射來的箭全部擋開,由此名揚南北。趙匡胤對林仁肇非常忌憚,便想借李煜之手除掉他。

趙匡胤重金購得林仁肇畫像一幅,掛在暗室中。李煜的弟弟出使北宋的時候,趙匡胤故意讓他看到,后來傳到李煜耳中,李煜不知這是反間計,再加上皇甫繼勛進讒,便命人將林仁肇鴆殺。

用反間計除掉林仁肇之后,趙匡胤又準備了兩年,志在江南。宋開寶七年(974年)九月,趙匡胤以南唐后主李煜抗命為由,令曹彬為主帥,率十萬大軍攻打南唐,并命吳越軍北上策應。曹彬率宋軍主力沿長江東進,水陸并進,大敗皇甫繼勛于秦淮河,一路打到了金陵城下。

李煜突然發現金陵城被包圍了,這才知道十萬南唐軍就這么讓皇甫繼勛“玩完”了,于是果斷滅了他。李煜又召朱令赟率十萬大軍來解圍。然而,朱令赟被曹彬活捉。

圍城期間,李煜遣大臣徐鉉出使開封,進奉財帛,求宋緩兵,趙匡胤回了一句經典的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宋開寶八年(975年)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將咼彥、馬承信、馬承俊等力戰而死,右內史侍郎陳喬自縊殉國,李煜率諸臣奉表投降,南唐覆亡。

李煜的爺爺徐知誥(李昪)曾封吳帝楊溥為“讓皇”,逼迫他領著楊氏家族離開揚州,前往潤州。而今,李煜也像楊溥一樣,不得不離開故土,被封為“違命侯”。

李煜身為階下囚,起初因為趙匡胤的照顧,還能夠勉強度日。不久后趙匡胤暴斃,趙光義繼位,李煜思念故國,悔恨不已,以至于經常以淚洗面。

三年后的一天,徐鉉奉趙光義之命探視故主李煜。李煜哀嘆,悔不該錯殺潘佑、李平!徐鉉退而告之,趙光義聞之大怒。

是年七夕,正值李煜42歲生日,他召集嬪妃宮娥,演奏新作,追思往事,懷念故國。這首詞便是流傳千古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趙光義聞之大怒,于是賜牽機藥鴆殺了李煜,南唐后主就此殞命。

南唐被北宋統一是形勢使然,畢竟經過唐末和五代亂戰,人心思定。李煜好歹撐了十五年,而且在金陵被圍的一年里,沒有百姓倒戈,表明他還是得人心的。其實,南唐也還不錯,南唐的文化和生活已經有了北宋的雛形。

與東吳后主孫皓、陳朝后主陳叔寶等亡國之君多遭后世非議不同,李煜留給后人更多的是惋惜和同情。他本是文人才士,卻誤成君王,注定其人生最終走向悲劇。

清末民初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李煜的點評深中肯綮。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

是后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章丘市| 米脂县| 巍山| 塘沽区| 鄱阳县| 宁国市| 晴隆县| 黄大仙区| 台江县| 和政县| 大城县| 方正县| 渭南市| 建宁县| 南乐县| 龙山县| 承德市| 扎兰屯市| 荆州市| 宝山区| 武鸣县| 泸定县| 宣汉县| 常熟市| 台南县| 师宗县| 井冈山市| 福鼎市| 汤原县| 千阳县| 遂溪县| 当涂县| 榆林市| 丰城市| 繁峙县| 永胜县| 黎城县| 阿瓦提县| 中阳县| 青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