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撤兵走江夏,孤軍戰(zhàn)新野
- 十萬大學(xué)生,愿助丞相北伐!
- 梁昊一鳴
- 2051字
- 2024-05-14 22:24:59
聽到楊謙這番話后,諸葛亮對于自己的行事部署,此時也變得更有信心了一些。
因為只要能將火藥煉成,到時候再去抵御曹兵,便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楊謙!”
“末將在。”
這楊謙雖然是個穿越者,但他對歷史了解得并不少。所以此時就算是依葫蘆畫瓢,他也知道該說些什么話來。
“今日午時時分,來我住處尋我。”
對于諸葛亮的吩咐,楊謙自然是不會有半點推辭。
“末將領(lǐng)令。”
說完,他隨即再度退回到了軍陣之中。
伍長管五人,什長管十人,而伯長下轄百人。
所以這算不上是什么大官,但多少也還是有些實際權(quán)力在手里的。
將楊謙的事情安排好后,諸葛亮再度看向劉關(guān)張三人。
“主公,既然糧食馬匹已經(jīng)到位,那還請你帶領(lǐng)眾士卒還有新野百姓,盡快投奔江夏去吧!”
關(guān)張二人聽聞此言,心中不由大為火光。
這諸葛亮故弄玄虛這么久,本以為他會有什么大動作。
可沒想到卻放了這么個啞屁。
說一千道一萬,這最后不還是要跑路嗎?
那花大把的銀子去買硝石木炭等物品,這又有什么意義?不純屬于是瞎子點燈白費油蠟嗎?!
“軍師,這就是你想出的辦法?!事到臨頭還要撤?”
“軍師,你要的東西,大哥都給你置辦齊備了,你也總該給個說法吧!你若是怯戰(zhàn),我們二人去迎敵即可,不勞你去操心!”
瞧見這兩人又要犯混,劉備當即想要阻攔。
然還不等他們二人開口。
趙云則從諸葛亮的后方站了出來,他也一早來到了校場。
不過由于其沉默寡言的性子。
所以很多人便沒有注意到他的存在。
此時見關(guān)羽、張飛情緒激動,他不由開口勸導(dǎo)。
“云長、翼德,諸葛軍師能在短短一夜功夫內(nèi),就將這十萬新兵訓(xùn)練有素。單是這一點,也遠非常人可及。”
“所以我想曹兵來犯,軍師必有對策,我等又何須去自亂陣腳呢?!”
聽完趙云的話后,關(guān)張二人再看了看劉備的臉色。
兩人隨即冷哼一聲,便不再多說什么。
至于沒有什么其他的事情,所以諸葛亮在點卯之后,便讓這十萬人馬自行離去了,同時諸葛亮還向他們下達了隨時撤離的準備。
一旦聽到命令,所有人直奔江夏而去。
由于這些大學(xué)生本身就沒有多少行李。
所以收拾起來的速度自然是極快。
至于劉關(guān)張趙這四人,此時見眾軍退去。
他們便跟著諸葛亮一同返回。
此時諸葛亮院門外的那十幾輛馬車已經(jīng)卸貨完畢。
整箱的貨物堆積在院落里,足足碼起了一座小山高。
一看到這些貨物,張飛便氣不打一處來。
但他此時卻早已經(jīng)懶得去多說什么了。
畢竟撤退的事情都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了,那自己就算再去多費唇舌也沒什么用。
而顯然關(guān)羽也是清楚這一點的。
此時大哥對于諸葛亮信任有加,自是聽不進去半句其他的話。
所以他也不去爭辯,到時候只等他諸葛亮在曹軍面前失利,那時自己的青龍偃月刀下,可并無半點情面可講。
至于趙云則與關(guān)張二人截然不同。
他對待諸葛亮一直是禮遇有加,至于行事更是進退有度,從沒有半點逾矩的行為。
因為他相信,這諸葛軍師,絕不是什么徒有虛名之輩。
就這樣幾人各懷心思,等在院中。
直到午時時分,楊謙這才帶著二十多名化學(xué)系的大學(xué)生一同來到了諸葛亮的小院之中。
眾人行過禮之后。
楊謙便開始辦起了正事。
他帶著眾人在查點完了院中所堆放的貨物之后,一時間不由大喜過望。
有著如此充足的原料,那什么威力的火藥造不出來?!
看到這些東西后,楊謙的腦海里不由生出了一絲疑惑的想法。
“難道諸葛丞相一早就知道了,可以用這些東西來制造火藥?不然怎么會提前準備這么多?”
楊謙一邊想著,一邊轉(zhuǎn)頭看向諸葛亮。
而此時見諸葛亮羽扇輕拂的模樣之后,楊謙便更加堅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諸葛丞相有著神鬼莫測的本事,就算知道制造火藥的方法這也沒有什么稀奇的,果然不愧是我的偶像啊!”
諸葛亮自然不知道楊謙在想些什么。
至于張飛此時則是看著楊謙等人說道。
“哼,看來軍師是將倚仗都放在你們身上了,那你們不妨說說看,這些貨物都能造出什么武器來?!”
“回張將軍的話,這些貨物所能制造出威力巨大的火藥,其威力之大,足以在頃刻之間,將整座新野城夷為平地。”
楊謙說的也是實話,但架不住劉關(guān)張等人根本不信啊!
因為他們從未聽說過,這世上能有威力如此巨大的武器,在他們的意識里,能在頃刻之間摧毀一座城池的,怕也只有地龍翻身這種不可預(yù)料的天地之威了。
以人力想要達到這個地步,那未免有些太過于癡人說夢了吧?
“呵呵,好一個毛頭小子,你還真是張嘴就來啊!軍師,你能縱容手下如此胡說八道嗎?”
諸葛亮依舊不改那從容氣魄。
他此時并沒有回答劉備的話,而是轉(zhuǎn)身看向劉備道。
“主公,臣只需這二十余人,再加子龍將軍,便可擋住曹軍虎狼之師。”
劉關(guān)張聽聞此言,神情大為驚愕。
“軍師,你可知軍中無戲言?你說退守江夏,備也依你,所以又何須逞強以區(qū)區(qū)二十幾人,來擋曹軍虎狼之師呢?!”
“亮愿立軍令狀,若不能勝曹軍,亮愿提頭以謝主公。”
話都已經(jīng)說到這個地步了,劉關(guān)張自然是無話可說。
于是一切便都按照諸葛亮的計劃進行。
劉關(guān)張帶領(lǐng)新野百姓和那些大學(xué)生奔赴江夏。
趙子龍和楊謙帶領(lǐng)著二十多名大學(xué)生研制火藥,阻擋曹兵。
在劉備看來,諸葛亮這種做法就是取死之道,他將自己置身于刀刃之上。
一旦出了差錯,就連自己也保不住他。
可諸葛亮對此,卻似乎渾然不差。
就在一切忙中有序地進行之時,諸葛亮突然想起了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