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從基礎開始
- 大時代從1980開始
- 晨風天堂
- 2051字
- 2024-06-06 19:02:00
阿美瑞克拳頭硬這一點,眼下沒什么值得懷疑了。
謝語問:“那對我們有什么影響呢?”
劉晨回答:“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我在協定內,他們肯定就要說,你們錯了,你們限制了某種產品的出口,你們應該改正?!?
謝語聽完就問:“我們自己的東西,賣是不賣,還輪得到別人指指點點。”
劉晨只是笑笑沒說話。
桂明月卻是點了點頭,他清楚的知道劉晨沒胡說。
劉晨看桂明月理解自己的意思了,這才接著講:“他們想要圖形計算器,更想要計算器內的芯片,因為他們還沒有。芯片這種東西,怎么說呢,與其他的產品競爭方式不同,但要想讓這個產業繼續發展下去,不能夠貼錢研究,要讓芯片自身產生價值?!?
“丹妮絲回去的真正原因,我猜測是兩個。頭一個,他們需要認真的分析,關于去工業化,產業轉移的方向。丹妮絲是親身接觸到在咱們這里代工廠的人,她的意見還是有些分量的?!?
“另一個原因,就是阿美瑞克突然發現,咱們有些東西,比他們的還好。那么,是騙呢,還是偷的,或者是搶呢?如果以上辦法都不管用,那就要看看,是買,還是換。這個時候,就看鬼哥你能不能頂得住了。”
桂明月反問:“我需要頂住什么,沒有人敢出賣咱們的技術,我指的是咱們,不是現在華科的。咱們這部分的技術,有人護著呢。”
劉晨:“帥?”
“那當然。”
劉晨:“我繼續往下說,我們真的想要領先一步,那么領先的行業首先要有一個良性的發展。圖形計算器,鬼哥認為買的人會多嗎?為什么是非賣品,因為客戶群體受限制了。能用上這個的,就想偷你的技術。其余的,他們用不上?!?
“鬼哥,你認為非洲有哪一國,需要這個?好吧,或許需要,但他們能用幾個?”
“消費品,是普通市場所需要的。其次,才是各種重型設施。世界最大的消費國,肯定是阿美瑞克。但第二呢,事實上就是我們。我們窮,可我們不會一直窮。”
“靠開放,靠外國人沒錯,但也要看靠誰。阿美瑞克有錢,可阿美瑞克的錢不是那么好用的,這事在我看來要謹慎些?!?
桂明月:“反正咱們這塊,眼下有親筆授權,你直說要怎么搞吧。”
劉晨:“先拉起家電產業鏈,從源頭開始,我們一步一步的完成全國產化,同時忽悠著阿美瑞克的公司,你相信我,忽悠他們是我的強項。不說別的,咱華國每家一臺電視臺,一臺洗衣機,一臺冰箱。減半吧,一半家庭有,這合計是多少錢呢?”
謝語在旁說道:“就算只有一億家庭擁有這三樣,至少也是六千億華幣?!?
劉晨看了謝語一眼,謝語知道劉晨的意思:“今年,按財部的預測,華國的生產總值應該在四千三百至四千五百億?!?
桂明月:“有搞頭。”
謝語:“鬼叔,這是直接產值,我們從源頭開始計算,電視機外殼用原料、半導體、線纜,還有周邊的配套產業。工廠還需要用到電、水。還有工人需要的食品、生活用品等等?!?
桂明月:“這個我懂,建鋼鐵廠的時候,經常會在附近再建一個服裝廠,或是紡織廠,這就是配套。”
劉晨:……
桂明月:“難道我說錯了?!?
劉晨趕緊說:“沒錯。”
桂明月:“說掙錢的事,我喜歡聽,以前沒太多感覺,現在發現錢是個好東西,有錢就有研究經費,有了研究經費咱們就能掙更多錢,而且腰板就硬。”
劉晨:“去軍電?!?
劉晨這邊猜的沒錯,丹妮絲突然回阿美瑞克,就是和家里在研究工業轉移的事情,華國這邊低廉的工人薪水,超出他們預測水準的工人素質等等。
都是可以讓家族產業獲利巨大的方向。
Hp公司已經看到了重新在阿美瑞克把倭島電器擠出去,重新占領市場的契機。
所以,丹妮絲回去了。
她能提供最有價值的建議。
同時,華國如一團迷霧,迷霧的角落里看到的半導體水平,高于倭島,幾乎追平阿美瑞克的技術。
那么,華國的半導體技術,到底有多高呢?
幾天后,關中軍電。
半導體技術,依此時廖仙蒂整備的各種資料,客觀的講,比阿美瑞克的公司差五年,與倭島的水平相差不大,高于南棒與蛙子,也不弱于漚州的各公司。
但是。
軍電還有一個外掛。
劉晨。
這個時代,人有多厲害呢,配上一個外掛劉晨,原地起飛可能夸張了一點,驚艷整個世界還是勉強可以的。
劉晨坐下之后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掙錢,沒錢就沒經費投入研究?!?
廖仙蒂拿起自己的小本本:“ASIC,這個名字已經不需要了,既然連編程都要用漢語,那么這個應該叫定制芯片,作為設計者,我們可以不去了解晶體管路設計的部分細節,將許多內容模塊化,甚至可以直接利用邏輯門元件的資料庫進行二次開發。”
“但是,過多的獨立定制芯片,會讓運行效率下降。這等同于造就了一門新的專業,在我看來,未來的獨立定制芯片會不斷的增加其集成度,減少芯片體積,同時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性能等等,所以,這是一門新的學科。全新的學科?!?
“那么,設計與生產,就會是兩個不同的地方。由我們來設計,由工廠來生產,我想這是未來最合適的方式。”
廖仙蒂的想法很簡單。
華國,所有的工廠都是公有的,給我們研究經費,我們研究好了,交給工廠去生產,這完全沒問題。
但她不知道的是,這就是未來。
也就是蛙積電之路。
劉晨說道:“我只講一句話,我個人認為,未來一定是芯片設計簡化,就像是搭積木,我個人希望,將這一項加入到學術的研究當中去,同時為我們積累足夠的技術,這么說吧,我們應該遙遙領先于全世界,而不是跟著他們追?!?/p>